天天看点

《爱情神话》刷爆上海人的朋友圈,到底嗲在哪里......

作者:四季豆的花园
《爱情神话》刷爆上海人的朋友圈,到底嗲在哪里......

《爱情神话》正在热映,累计票房破2亿,豆瓣8.3高分,这是一部沪语电影,上海元素很多,即使听不懂上海话,也看不懂中年人的爱情神话,可依然令人向往。

影片中的上海,在浦西的衡复风貌区,有街边的咖啡馆、进口食品小店、狭窄的弄堂、时髦的大叔, 小小的甜品屋、市井气息的水果摊、还有在梧桐树下穿行的单车。市井与海派并存的生活质感,是很多人的诗和远方。

几个主人公对待情感与生活的态度,也流露出一种独特的“上海风情”:它是优雅的,有仪式感的;它是讲究面子的,无论里子如何,面子上总要做得好看;它有小市民的俗气,又是有情有义的;它是“放纵”的,纸醉金迷,纵情声色,却也渴望真情,热爱着人间烟火……

《爱情神话》刷爆上海人的朋友圈,到底嗲在哪里......

上海人看完《爱情神话》,都会说一句“嗲额”,那么上海究竟嗲在哪里?

01 小皮匠的coffee time

《爱情神话》刷爆上海人的朋友圈,到底嗲在哪里......

导演邵艺辉在一个访谈里说:上海是全球咖啡馆最多的城市,大概有8000多家,是全球第一。所以说不管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喝咖啡早就成为一个生活元素。办一个全家超市的会员卡,就可以每天去全家喝咖啡,10块钱一杯美式,就像你喝豆浆一样正常。你可以喝10块钱的或者15块钱的,也可以喝更贵的,是很正常的生活状态,片子里面也有很多露天咖啡馆的呈现。

但是当你看到弄堂口修鞋铺的小皮匠 ,说着一口“洋泾浜“的上海话,能一眼认出Jimmy Choo,还会用英文跟老白聊哲学,一边修鞋一边调制出一杯手冲咖啡,要享受固定的咖啡时间时,还是会惊讶于咖啡文化已刻入上海人的骨髓。从小皮匠简单的对白中可以看出,他活得很通透, 享受生活其实和物质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哪怕少做一笔生意,他也要坚持自己的所爱,这种讲究,与周围的花园洋房融合在一起,竟有一种不刻意的腔调。

02 优雅与烟火气共存的生活方式

《爱情神话》刷爆上海人的朋友圈,到底嗲在哪里......

《爱情神话》展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既优雅精致又有烟火气。在上海即使没有钱,也能过一种很体面的生活,小资却不拜金,文艺而不矫情。

离了婚的上海爷叔老白有钱有闲,住在上海一幢小洋房里,平日喜欢画画、烧菜、打鼓,是个杂家。老白平日里会骑着自行车去买进口食品小店的临期打折商品,懂得烧红烧肉要加啤酒的生活小妙招,也会亲手为李小姐准备精致的法式早餐和奢华晚餐,毅然决然买了那双一万多的鞋子想要还给她,无不体现出了上海男人的体贴、绅士又精打细算的传统特质,这些小细节,也是上海市井中年小男人的生活常态。

李小姐某广告公司制片人,带着个英国小女孩的单亲妈妈,很精致的上海女人。在此前的涉外婚姻中赔掉两套房子后,只能带着女儿住在母亲家破旧的老房子里,每天听母亲碎碎念。不过,狼狈的家庭生活并没有让她放弃优雅的生活品质,出门时依然精心打扮,穿着一双近2万的高跟鞋送女儿去国际学校。上海女人哪怕生活再难,也会让自己看起来光鲜亮丽。

03 多元文化的包容

《爱情神话》刷爆上海人的朋友圈,到底嗲在哪里......

该片取景地是最地道的上海“上只角”,精准传递了上海老城区的生活方式。不同于陆家嘴、新天地的摩登时尚,徐汇、静安这些老城区拥有更纯正的上海味道,是海派文化的灵魂所在,也呈现了新老上海人的生活及国际化大都市的开放性。

只有在这里,做西式早餐不显刻意,喝咖啡是刻入骨髓的记忆,英国人英语不好并不突兀,意大利人沪语贼溜也特别正常,就连路边的小鞋匠都能说两句阿姆斯特朗和哲学。什么样的人在这里都能活得很舒服。

多元文化的包容形成了上海的文化特征,也是一种上海腔调。

上海腔调,就是上海人对待生活的态度。纵然人生就算白辛苦,也要活得不辛苦,他们总是能在窘迫的生活中找到一些乐趣,用幽默化解乏味。中年人的生活不是只有一地鸡毛或者是鸡零狗碎,还是可以很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