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名字叫林徽因,一个天生自带热搜体质,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
她是上帝的宠儿,家世好,颜值高,被称作民国四大美女之首。
她才华出众,在建筑和文学领域成绩斐然。
她是大陆第一位女建筑学家,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她写给儿子的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更是文坛的经典之作。 但世人偏偏不关心她所取得的成就,却一直对她的情感生活津津乐道。
她和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三位男神横跨半个世纪的纠葛,至今仍是人们茶余饭后的八卦。
这本《刹那芳华,念念不忘:林徽因传》,还原了一代才女林徽因真实的一生。自古以来,美女总是容易招来非议,林徽因也不例外。

人们喜欢编造她的绯闻,勾勒她的心机,只因看到了她生命中流光溢彩的时刻,却忽略了她从未沉沦在纸醉金迷之中。
相反,她从始至终都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道路。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热爱的建筑事业,哪怕为此献身也在所不惜。她人格独立、思想自由。
她在短暂的一生活出了自我,活出了精彩,也活成了很多人生命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本书的作者是畅销书作家朱云乔,她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个善于以诗词来诠释社会的美好的灵犀女子。《刹那芳华,念念不忘:林徽因传》是她传奇女性系列作品之一,还有《因为喜欢,可迎万难:张爱玲传》、《坚守浪漫,不惧人间:陆小曼传》以及《别让爱情再流浪:三毛传》,上市后广受好评。
绝代风华,才貌双全
“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便是民国才女林徽因名字的出处,“徽”即美;“音”即声誉。她典雅的言行、深厚的造诣足以映照她的名字。
后因与一名男作家相似,便改为了“徽因”。
5岁起,林徽因便随姑母修习诗文,并练得一手王羲之体小楷;
12岁,就读英国人创办的北京培华女子中学,打下了良好的英文基础;
16岁,随父亲游历欧洲,在伦敦生活期间,阅读了大量的英文原版文学作品;
被古代文学浸泡着长大的林徽因骨子里就透着强烈的文学气质,自幼聪颖灵秀的她对外物有着一种天然的洞察力。
到欧洲后,林徽因的父亲奔走于欧洲各国,带着女儿游历了许多城市。名胜古迹、博物馆、报馆、工厂,父亲带着徽因一一走过,只为开阔女儿的眼界。
大部分的时间林徽因都是一个人呆在住处,或者跟着女房东出去写生、画画。女房东是位建筑师,从她那里林徽因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大量的文学摄入,让原本就敏感细腻的她多了一份睿智。而作画、写生的时光则让她产生了对建筑设计的向往。
梁上君子,林下美人
林徽因在十几岁时跟随父亲到欧洲期间认识了徐志摩,徐志摩此时已有家室,她是知道的,以她的资质,她是绝对不屑于介入到徐志摩的婚姻之中的。
就好比诗人徐志摩,称林徽因为自己的缪斯女神,他觉得,林徽因的魅力不仅在她的外貌,更在她活泼跳跃的思维,明澈清新的识见。
而他们之间的感情更多的是,彼此欣赏,彼此促进;维系他们的是对诗歌、文学的共同认知。
哲学家金岳霖和林徽因毗邻而居,并以“林下美人”来赞扬她的美貌。
林徽因毫不领情地说:“真讨厌,什么美人不美人,好像一个女人没有什么可做似的。我还有好些事要做呢”,她的反应引得金岳霖鼓掌称赞。
妖娆的女人终究比不上自食自力、努力工作的女人更能令人刮目相看。
林徽因与梁思成两个人在性格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也都是把婚姻看得很重要的人,两个人最终的结合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两个人婚后感情甚好,多年的考察工作,他们一直互相扶持,感情出于爱情,又胜于爱情。
耳濡目染,业精于勤
除了拥有令人称羡的感情生活,徽因在事业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更让人惊叹不已。
徽因是一个外柔内刚的女子,她把自己的柔软留给了文字,又把自己的刚强留给了建筑。
根据徽因的家人回忆,当年徽因写诗时,特别重视仪式感。她总要点上一炷香,摆上一瓶插花,身穿白绸睡袍,面对庭院中的荷叶,在徐徐清风中吟诗。
徽因的诗词像她本人那样精致美好,带有空灵的意境。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她写给儿子的那首诗《你是人间四月天》,诗中写道“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徽因的文字充满了感性,总带着一种浪漫的情怀和优雅的态度。
目前,徽因共有63首诗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它们大多发表在当年最负盛名的期刊上。她的部分作品因为战乱不慎丢失了。除了写诗,徽因还擅长写散文、小说和编排剧本。
徽因20岁那年,恰逢印度诗哲泰戈尔访华。为了迎接泰戈尔的到来,北京文人做了很多准备。
整个欢迎会的压轴好戏是徽因编排的泰戈尔剧作《齐德拉》,徽因不仅在剧中饰演女主角,还自己设计舞台布景,为泰戈尔做翻译。
1924年9月,林徽因和相知相恋的梁思成两人,一起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学习,梁思成在美术学院建筑系。
因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便注册在美术系,但她为了实现了自己的志愿,她仍选修了建筑系的主要课程。
1930年到1945年,她与梁思成两个人开始了对于国内古建筑物的考察,其实,美其名曰考察,实际上就是去寻找史料上记载的他们从未见过的古代建筑,进行统计,再将建筑数据进行测绘,保留数据。
考察的过程极其辛苦,但是她还是坚持了下来。在这期间,他们考察了中国五十个省的两百多处古建筑,这些考察对于后来的古建筑保护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在重病缠身的阶段,还是处于战火纷飞的时局中,她同梁思成的建筑工作都未曾停止过。
而在后来国徽的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中,林徽因做出的贡献更是不容忽视的。 所以现在我们谈到林徽因时,说她是“才情满溢”实在是委屈了她。
她不仅是“才情满溢”的创作者,她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身份,那便是新中国建筑学的拓荒者,一代建筑大师。
在她的身上,我学到了对于梦想的坚持,需要我们拿出不认命、不服输,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勇气,还有她乐观向上的求知精神!美貌会随着时光流逝而渐渐消逝,而女人内在的才情才能够与时俱进,历久弥香。爱读书、爱思考、爱艺术,生活乐观,心地善良,为人豁达是才情女性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也是永葆青春的关键所在!
之所以称她是民国一代才女,绝不仅仅因为她的显赫的家庭背景、她的美丽和优雅的气质,她会写诗、会演剧。
在和平时期,她有着浪漫的情怀、敏锐的才思,追求精彩生活的同时从未放弃过自己的建筑事业,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她闪耀着迷人的魅力。
在战乱和困难时期,她又迸发出惊人的毅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始终顽强而自信地活着,永远高昂着倔强的头颅,从未向命运低过头,甚至于做好了如果居住的地方被日军占领,则会选择投河自尽也绝不委曲求全的准备。
上天赋予了林徽因美貌,但林徽因却用她的智慧和人格魅力,用力地为自己的建筑师梦想拼搏,哪怕是风餐露宿,哪怕是疾病缠绕。
她让自己的“美丽”更加地大放光彩,成为一代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