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卡辛”级在南亚的艰辛旅程

作者:熊style

苏联研制的“卡辛”级从1956年开始设计,1962年起开始建造,苏联为了对抗美国核潜艇设计的第一种大型反潜艇艇,也是全球第一种使用燃气涡轮主机的水面作战舰艇以及全球第一种设计之初便配备直升机库与飞行甲板的水面舰艇。苏联从1962年开始建造Type-61卡辛级,总共完成26艘;起初,卡辛级并未配备反舰导弹。1973年底,苏联最后一艘卡辛级服役,该舰拥有改良型的对空搜索雷达并加装AK-230 30mm近防炮以及四枚P-15M(SS-N-2C)反舰导弹来强化对空与对海自卫能力;这艘改良型的卡辛级称为Type-61M,随后苏联又将另外五艘卡辛级进行相同的改良,称为Type-61MP;

“卡辛”级在南亚的艰辛旅程
1974年,印度向苏联采购Type-61M导弹驱逐舰并获得苏联同意:苏联Nikolayev厂在1970年代末期开始为印度建造五艘此种改良版卡辛级,并依照印度的需求进行若干修改,印度称之为拉杰普特级,这也是卡辛级系列最后建造的五艘。五艘拉杰普特级以“R”开头字词命名,它们在1980至1988年陆续服役。本级舰拥有两对烟囱,第一对烟囱位于两座桅杆之间,第二座烟囱位于舰舯之后,每对烟囱分别朝左、右两侧倾斜。相较于蒸汽涡轮推进系统,燃气涡轮不仅加速快、不需热待机、节省人力且噪音降低,而且排水量比使用蒸汽涡轮的同等级舰艇减少15%,显示苏联的独到眼光。本级舰在大体设计上与苏联卡辛级驱逐舰后期型相同;
“卡辛”级在南亚的艰辛旅程

1993至1994年,本级舰换装新的电子战系统、加装意大利Selenia的IPN-10作战系统。2000年代初期,最后两艘本级舰(D-54、55)中的一艘或者两艘进行改良工程,安装以色列制雷达、射控与导弹系统:Elta公司的EL/ M-2238 STAR多波束搜索雷达以及闪电(Barak-1)防空导弹系统,为此又以两具EL/M-2221 STGR照射雷达取代原MR-123。此外,据说至少三艘本级舰在改良时换装印度DORO开发、BEL制造的HUMSA Mk1舰首主/被动声纳;

“卡辛”级在南亚的艰辛旅程

舰桥前方舰炮射控雷达的两侧各有一座12联装RBU-6000反潜火箭发射器,射程6000m,最大攻击深度500m左右,弹头重31kg。舰艏艛基部两侧各装有两枚纵列的P-20M(北约代号SS-N-2D)反舰导弹发射器,采用主动雷达或红外线寻标器(Mod2型),射程83km,速度0.9马赫,弹头重513kg。尾艛两侧各装有两座30mm近迫防空机炮,其中前两艘本级舰(D-51、52)使用AK-230型双联装30mm机炮,射速500发/分,射程5km,最大仰角85度;后三艘本级舰(D-53~55)换用AK-630 30mm机炮,使用六管旋转炮身,射速3000发/分,最大仰角85度;拉杰普特级舰首拥有一门俄制双联装76mm舰炮,射速90发/分,射程15km。舰炮后方的平台以及第二对烟囱后方各有一座单臂旋转式防空导弹发射器,每座能装填22枚SA-N-1 Volna防空导弹。SA-N-1采用雷达指挥导引,射程31.5km,最大射高22860m,飞行速度超过2马赫,弹头重60kg;2007年起,印度为"拉吉普特"级驱逐舰换装4联PJ-10"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导弹倾斜发射装置,其中D55 蓝维杰伊号 Ranvijay 装备"布拉莫斯"垂直发射型;后来,印度又向以色列购买了巴拉克-8安装在卡辛级上;

“卡辛”级在南亚的艰辛旅程

舰尾设有一座飞行甲板,舰上能容纳一架俄制Ka-28同轴反转双主旋翼反潜直升机,或者一架法国授权印度生产的云雀三型轻型直升机,印度称之为HAL Chetak。采用伸缩机库目的为了节省空间,它将飞行甲板的面积缩至最小;机库向上伸出并将直升机推至舰尾飞行甲板后,便再度向下缩回,腾出足够空间让直升机的主旋翼运转——起降效率很低下,不能满足当代反潜/预警/搜索/攻舰等战术需求;但是,印度没有技术能力提升它们,而中国的旅大级驱逐舰后期型开始改装固定机库为大中型直升机上舰做准备,同时也演练了许多新战法。时至今日,两国驱逐舰舰载直升机作战水准高低立见;

“卡辛”级在南亚的艰辛旅程

5艘卡辛级入役以后,印度海军获得了航母编队的远洋防空中距作战能力:当时,中国海军只有旅大级与之对抗——编队中距防空能力方面远远落后于印度海军;不过,由于印度严重缺乏中大型驱逐舰、新舰建造周期过长,卡辛级一直过度使用——2019年5月6日,舷号D53的3号舰“兰杰特”(INS Ranjit)在服役36年后退役;首舰D51于2021年5月退役:由此可见印度海军驱逐舰多么匮乏!

“卡辛”级在南亚的艰辛旅程

本来,卡辛级可以对印度海军的驱逐舰发展起借鉴作用:从放大版德里级开始,印度驱逐舰都是模仿卡辛级武器和感应系统乱哄哄堆砌甲板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带来安全感,实际上可以看出印度军舰整体设计/系统集成能力严重不足;借鉴的作用起到了反面效果:印度需要找俄罗斯、法国、意大利的舰艇设计局帮忙,该给的钱一分不能少;

“卡辛”级在南亚的艰辛旅程

卡辛级丝毫不影响印度造舰效率:印度在过去30年,一共建成3艘P15型“德里”级和3艘P15A型“加尔各答”级驱逐舰—-劳模卡辛级分分钟过劳死!

“卡辛”级在南亚的艰辛旅程

所以,卡辛级剩余三艘舰只能填充印度海军驱逐舰的缺口,指望它们还能发挥多大作用就得依靠印度媒体能量了。

“卡辛”级在南亚的艰辛旅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