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传说很“丧”的《人间失格》,讲的其实是“真善美”

作者:浮沉书摘
传说很“丧”的《人间失格》,讲的其实是“真善美”

这两天,来来回回地看了三四遍《人间失格》中的“手记一”,这在我的课外阅读经历中是从来没有过的。以往看书,通常是看完一整本才会从头再看第二遍,除非是看了一部分后隔的时间太长而忘了前面的。而我这次为什么会反反复复看前十分之一的“手记一”呢?我想,大概就是因为它的“丧”。

《人间失格》的“丧”感,与《百年孤独》的“孤独”感一样,从书名就能感受到。一个仿佛说“整个人间都不好”,一个好像说“一生都是孤独的”。看起来,确实消极颓丧到极致,感觉毫无希望的样子。

可是,这与我们普遍的价值观是相违背的,社会要求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而这两本偏偏又是经典中的经典。如果一本书只能带给人们消极颓丧的东西,那我感觉它存在的意义就不大了,至少,不可能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对于《人间失格》,我早有耳闻,几乎每一个安利它的人都说它很“丧”,而作者太宰治也是在这本书出版后不久就自杀身亡了,我也因此一直想看而没敢看。

因为我本身也是一个自以为很消极悲观的人,如果看了很“丧”的书,我不敢保证自己能不与之产生强烈的共情,从而导致对我自己不太好的后果。毕竟,总体来说,我还是很想陪伴文到白头的。

而这次能够鼓起勇气翻开来看,主要也是因为上周六学堂老师的领读,她分享了一些书中的经典语录,让我很有感触,觉得是时候阅读它了。

为了防止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我决定把这本书跟《被讨厌的勇气》搭配来看,还跟学堂同学戏称“这是我最后的倔强”。

意料之中,在我阅读第一遍“手记一”的时候,就很有共鸣,感觉处处都是在说我。比如,开篇就写道的:“回首前尘,我的人生充满了惭耻的记忆。对我而言,究竟应该拥有怎样的人生,我完全参悟不透。”我想,应该有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触,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应该怎样走,很迷惘,完全摸不透。

我们也很想像身边许多人一样,每天乐呵乐呵的,甚至一生只为一套房一辆车而拼命奔波。至少,他们的目标是明确的,看起来也很满足。

传说很“丧”的《人间失格》,讲的其实是“真善美”

可是,我又常常觉得,我的人生不应该这样过。我不想成为房奴、车奴,更不想为了一套房一辆车而被迫做一些自己不喜欢或不认可的事情,也不想因此必须跟讨厌的人待在一起。

想到电影《迷途罪恶》中的一句台词:没有酒,何必长寿?对于极度爱喝酒的人来说,没有酒,人生可能就没了盼头。小时候,我不理解外曾祖父说的“没有酒,给我满汉全席我也觉得无菜可吃。”就像我现在不能理解很多人很多事,也像别人不能理解我的想法。

而让我庆幸的是,我感觉我非常能理解太宰治的所作所为和所想,这也同样让我不得不警惕。

又比如书中这样写道:“一旦受人指责,我便觉得完全是因为自己的想法有误,因而总是默默地忍受对方的攻击,内心则恐惧到几乎发疯。”

在工作中,我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追求完美,但凡出现一点儿纰漏,我就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曾经有一次线上会议,因为设备出问题而中断,作为联络人的我瞬间就脸红耳赤了,非常着急地想要赶快解决,后来还是他们不断地安慰我,一直跟我说“没事儿,慢慢来”。

其实细细想来,那的确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只要不是领导故意找茬,设备出问题在所难免,跟我没有关系。可是我到底害怕什么呢?我想,应该就是恐惧领导和同事的指责吧。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毕竟我只是个普通人,做不到事事完美。而每一次出现状况,无论大小,都让我如临大敌般难捱难堪受煎熬。庆幸的是,在我过去的职业生涯中,只有一位领导真的让我当众难堪过。

在生活中也是一样的。去年中旬从北京回到成都,住进文家里,和父母同住。当时婆婆性格比较暴躁,脾气不太好,说话声音也大,让我特别不习惯。虽然她的吵闹指责并不是对我,但让我倍感煎熬、压抑,几个月之后,我终于受不了了,向文提议搬出去单住。甚至下定决心,如果他不同意,就只好终止我们五年的感情。

或许这在许多人看来都是不能理解的,包括我妈。而我也没有办法说清楚这种感觉,是玻璃心吗?是神经质吗?我也不得而知。幸好,文和公婆最终都同意了,而因为不住在一起,我更加愿意和公婆亲近,也更容易感受到他们的关爱。

传说很“丧”的《人间失格》,讲的其实是“真善美”

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显然,我是幸运的,因为有文可以理解我支持我。而本书作者太宰治,他只能孤独地战斗。结局,大家都知道,他在39岁的年纪就与世长辞了。

但他,虽败犹荣。我想,这也是《人间失格》成功的原因。作者向我们表明了他的思想,如他所说,与整个世界格格不入,同时,也揭露了他的战斗过程。而他最后的那一跃,依旧是对他认为的真、善、美的追求和坚持。这是我读第三,四遍的收获。

关于对“真”的追求,“手记一”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他幼年的时候,某一下雪天,他父亲所属政党的一位名人到他家所在小镇上演讲,他父亲作为开场致辞者。于是,跟他父亲关系要好的人都来了,现场座无虚席,包括他们家下人都到了。

整个过程中,大家都使劲拍掌助威,但演讲结束后,无人不咒骂、吐嘈演讲的失败。他在路上听到甚至跟他父亲特别要好的人批评他父亲的开场致辞一点儿也不精彩。他们家下人也说再没有比这更加糟糕的演讲了。

然而,当那群人顺道走进他们家客堂小坐时,面对他的父亲,无人不表现出对演讲的满意和赞赏。下人也面不改色地回应他的母亲,说“讲得真好”。

最后,作者是这样总结的:“彼此间相互欺蒙,而且不可思议的是,双方竟然都毫发无损,甚至似乎毫不在意彼此的欺骗,如此高明因而也称得上是光明磊落、公平而令人欣愉的人间失信的例子,在人类生活中俯拾皆是。”

但是,他做不到,也无法理解。我觉得我也是。

对于我由衷喜爱、认可的东西,我愿意用世间最美好的语言来形容、夸赞;如果不是,我做不到言不由衷地附和,宁愿闭嘴。也因为这样,我的历届领导都说我很有棱角。我知道他们什么意思,大家都不喜欢太有棱角的人。

而他们不知道,这是我为数不多的要做真实的自己的表现之一。幸而在成长过程中,也遇到几个欣赏或者说肯定我的棱角的前辈,他们鼓励我坚持做自己。想来,很是感激。

同样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善”的追求和理解。

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被认可被赞赏,虽然听众们说的是假话,但他父亲听了倒是由衷的高兴。就跟现在许多教学或培训一样,学员可能并没有什么收获,但处于一种特殊的善意,很可能把教员吹上天。我也发现,有很多被吹得神乎其神的东西,其实也就那样而已。

这是世人认为的善良,与“善意的谎言”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作者不认可,他也没有兴趣了解。如果非要说这是善的话,那也只是伪善吧。

传说很“丧”的《人间失格》,讲的其实是“真善美”

另一个关于“真”的追求例子,讲的是他“假痴假呆、诈哑佯聋”的事迹。

他非常聪明能干,看了很多书,虽然从小体弱多病,小学时经常请一两个月的病假,甚至最长有休学一年,严重时躺在床上,根本没有做功课。但尽管如此,他总是能考班上第一。于是,他就成了“受人尊敬”的人。

但他知道,他并不可能时时刻刻都能做受人尊敬的事,自己是怎样的人,他再清楚不过了。“近乎完美地骗倒一众人,然后却被某个全知全能的智者识破,当众一股脑儿揭了个原形毕现,那种惭耻比死更可怕。”这是他对“受人尊敬”的理解。

于是,为了避免这一幕的发生,他千方百计摆脱这个标签。比如,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课,乱涂乱画,下课的时候就使出浑身解数逗同学们笑,写作文故意写一些滑稽的故事。用“淘气”、“搞笑”来替代“受人尊敬”,他真的做到了,其他学科10分,而品行方面,永远只有6、7分。

这是他对“真”的追求,同时也是对世界的适应,书中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这是我向人类最后的求爱。尽管我对人类极度恐惧,但似乎始终割不断对人类的缘情,于是借着装傻这一缕细丝,来维系与人类的贯联。表面上我总是笑脸迎人,暗中则是拼了死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般才艰难万分做出这样的奉侍。”

还比如拍照时,他故意做出搞笑的表情来取悦家人;跳夸张的印第安舞蹈令人发笑;在大热天,睡衣里套大红毛衣袖子,让家人误以为他穿着毛衣不知冷暖而讥笑他;夜里偷偷在父亲的笔记本上写上父亲认为他应该喜欢,而他一点儿也不感兴趣的礼物,以博得父亲欣喜……

几乎人人都会说“要做真实的自己”,可是,真的太难了。进入一个团队,要么融合进去,要么逃离。没有骨气的我,常常做的就是逃离,我经常想逃离城市住进山里,像陶渊明一样隐居。这样一想,就感觉作者是更加高级的逃离,有种“大隐隐于市”的大家之风。

关于“美”,作者的审美,我感觉高不可及,也是我从未想过的一面。

开篇就讲了一个故事:生活在东北乡下的他,第一次坐火车时,对架在火车上面的天桥非常感兴趣,多次上上下下,以为是像游乐园那样的专门供玩耍的,感觉妙趣横生。然而,当他知道那只是为了方面行人赶火车,是一种实用工具时,就感觉大为扫兴。

他甚至觉得床单、被套、枕头套这些都是无聊的装饰品,直到快二十岁才知道他们是生活实用品,“不禁心中黯然,为人生之贫乏而暗自窃悲。”

传说很“丧”的《人间失格》,讲的其实是“真善美”

他与世界格格不入,因为世界是功利的,什么都是为了实用,而他想要的,却是美的世界。

另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是他觉得吃饭是最痛苦的事情。“我家属于乡下那种古板守旧家庭,菜色几乎一成不变,别指望会出现什么珍馐或是豪华大餐,所以我愈加对这一刻感觉恐惧。我坐在昏暗屋子的末座,因寒冷而浑身打战,一点一点将饭送至嘴边,塞入口中,心中却在暗暗思忖——人为什么非得每日三餐不可呢?有时我甚至想:用餐时每个人都一脸严肃,宛如某种仪式,全家人每天三次准时聚在昏暗的屋子里,秩序井然地摆好饭菜,即使毫无食欲也必须低头默默地嚼着饭菜,这或许是在向隐伏在家中的亡灵们祈祷吧?”

大人告诉他,人不吃饭会饿死,但他从来没感受到过饥饿,只有那种珍馐或者看起来豪华的大餐才能让他感兴趣。然而他们家的餐桌上又是很难出现的,所以他很讨厌吃饭,虽然他很能吃。给我第一感觉,这应该与他生在富裕家庭有关。

“出生即巅峰”。人一生的追求无非就是物质与精神的富足,而对于作者来说,他的物质生活已经很富足了,所以脑子里想的都是精神方面的东西。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许多人达不到这种阶层的原因。

前两天,朋友家乔迁,我们赶去凑人气。回家的路上,文问我:“人一辈子就必须要为一套房子吗?”我回:“不一定啊,如果精神富足的话,物质方面无所谓的,能吃饱穿暖就好。”

说完我就想到太宰治。或许,对于他这类人而言,物质永远不在他的追求范围内。就像他吃饭只是为了续命,一点儿也不觉得享受,自然也就不会成为他的内驱力。而他对“真善美”等精神层面的理解和追求,远远超过我等凡夫俗子。否则,也不会有《人间失格》这本书了,它更不会成为太宰治的绝笔之作。

最后,我想说,这本很“丧”的书,其实表达出来的是积极的东西,就看你要怎么理解了。有人说,《人间失格》讲的其实是作者与整个世界的战斗,但我感觉,他曾也想要融入其中,最后发现无能为力,但他那种对“真、善、美”的极致追求,真真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反思的。你觉得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