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首展"新"中国"掀起波澜

作者:蔡斯 说
"首展"新"中国"掀起波澜

广交会最后一天,不少参展商在会场内外合影留念。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伟子

"首展"新"中国"掀起波澜

(1)广交会上的外国企业面孔。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伟子

"首展"新"中国"掀起波澜

(2)线下感受广交会的魅力。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千红紫排列,只等新雷声响起。

昨日第130届广交会发出了一个蒼亮的"新声音"——即中国始终坚持扩大开放、促进自由贸易的声音,是全面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声音,是广东外贸稳步推进、在数字浪潮中抢滩的号角,也是广州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双坐标, 在新的外贸渠道中锐意进取。

这样的"新声音"回荡了起来。广交会发出的众多重信号,凸显了在当前全面推进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举办重大国际会展活动的"广州样本",印证了中国扩大开放促进自由贸易、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的坚定决心。 绘制发展蓝图,实现更好发展的更好愿景。迎难而上,勇敢地打开顶风舟,"中国"正乘风浪,驶向新蓝海的发展。

文/广州日报 全媒体记者 徐晓芳、赵方远

风羊城,潮涌珠江:广交会N首次

第130届广交会落下帷幕,为期五天的盛会交出了一张出色的成绩单。

数字可能很无聊,但大势已经被喊出来,只有积极拥抱新的发展模式,党才有机会在新贸易趋势中赢得机会。当这次广交会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时,人们惊喜地看到,65岁的广交会"回归还是少年",这次走出了一些"第一次",没有承担时代的信任。

——首次以国内外双循环为主题,助力企业"两条腿"行走。

服务打造国内外双周期新发展格局,明确广交会新主题和新使命。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这次"明镜"看到自己在新格局下的发展道路,或者为其优质的出口商品寻找国内销售渠道,或者为日益完善的国内供应链寻找技术创新解决方案,或者在复杂的产业链中寻找新的蓝海。

参展商呼吁广交会做出回应。在疫情防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广交会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大对大型企业、零售连锁、行业批发、经销代理商、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等企业及相关行业协会的邀请力度。在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帮助他们开拓更多的国内商机。10月16日,在"双周期促销"活动中,华润万佳、苏宁乐购、名品等国内买家向众多中小企业翘首以盼,期待开拓中国市场。

- 首次线上线下融合举办,突破时空链接,拓宽商机。

"好久不见!"我非常想念我的老朋友!"这是许多参展商和买家的声音。面对面交流的魅力无与伦比。没有什么比信任的微笑或亲密的姿态更令人心动的了,没有什么比亲眼看到和触摸它,让人们全方位感受到产品的魅力。

病毒爆发会阻塞空间,但不会阻塞业务。现在人们回顾过去连续三届"云广交会"会发现,在"云"上积累了极好的经验,以全新的形式在当前的广交会上集中呈现。约26,000家企业在线展商,上传展品超过300万件,全部创下历史新高,线下参展商不会"单薄"在线展台风格,而是两者的融合绽放效率更高,给更多没有机会参展的客户带来全新的沉浸式体验和沟通便利。这一切,打破了疫情带来的涟漪,引领中国对外贸易新走向新潮流。

- 首次向国内买家全面开放,共享广阔的商机。

企业期待合作,展桥。广交会对国内买家全面开放,是及时变化,以潮流为导向,展现与时俱进的开放性。

在广东盛佳超市有限公司采购总监潘秀清的印象中,外贸产品质量高,价格也应该比较贵,但是"我们看一个出口陶瓷杯,款式和质量都很好,一般国内供货价格至少10元,一个质询价却只要8元。"在全面开放的背景下,外贸厂家需要国内买家帮他们转售,但广大国内买家不需要一些廉价的出口产品吗?"广交会这个大平台,通过一个小水杯在参展商中实现了新的命运。

- 珠江国际贸易论坛首次举办,共谕未来发展。

广交会,一直是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国经济的指导作用?珠江国际贸易论坛,为广交会打造新的业绩平台。大咖喱,观点碰撞,火花闪烁,大大丰富了广交会的功能内涵。

乘风破浪,走:朝向广交会"信号塔"前进

海外疫情层出不穷,国际经济复苏形势尚不明朗,中国外贸人"出海"仍需面对风浪。虽然前方的道路艰难险峻,但幸运的是,中国经济有一个坚韧如松的支撑,以及愿意拿出一个新的广交会作为伴侣的意愿。

当外贸企业打开"不确定性"大雾时,广交会看到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巨轮长途航行的方向。

信号一:从采购研发到贸易,心中都有"数字"

数字浪潮正在兴起。越来越多的传统外贸企业"触网",引进数字技术提升研发竞争力。

近年来,广州老牌纺织服装外贸企业——广州纺织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引进了数字化设计系统,用3D技术取代了传统的设计制图,研发板和反应速度快,减去客户色彩搭配复杂的工艺,不仅研发设计效率提高了30%, 模型成本也同比下降了10%。

"过去,客户必须更改一次设计,即使他们更改了一次颜色。现在通过界面工具物理颜色,颜色,织物在系统中可以完成融合。公司负责人表示,智能供应链平台目前正在建设赋能业务,全面开放业务从开发、匹配、交付、交易后全环节的数据环节,平台数据的建设将赋能供应链业务流程。

如今,参展商不仅带来了全方位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趋势,更是现场开放之间的进度展厅与在线买家的实时互动。展位现场同步放置企业3D展厅2D码,让客户在感受产品面料等细节的同时,在线可以看到产品展示效果。

信号二:再营销,"练内功"成为企业普遍选择

在数字浪潮中要"造潮","内在技能"是关键。依托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几十年的海外贸易经验,外贸企业每一座山路开,水桥。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个性化需求,此前批量出口的"大单""长单"改为"短单"、"小美"柔性生产灵活定制,重构企业供应链体系。

第130届广交会双周期推广活动现场、华润万佳、苏宁乐购、名品、网易燕精选、棒谷科技等10大领先采购集团纷纷到"淘宝",与31个省市约110家参展商面对面精准匹配,为外贸企业开拓内贸增长新空间。

"目前,转口已经成为我们外贸人士的共识,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我们愿意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调整产业链。广州康艺联合纸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建庭表示,公司的生产线逐步向定制化、个性化过渡,做"小精制"订单周边层层中间商,在服务上"辛勤耕耘",拉近与客户的距离。

信号三:新行业头发稀疏,展现生机与潜能

本届广交会首次向外贸新企业开放,是新行业浓密麻木的一个明确信号。去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规模达到1.69万亿元,同比增长31.1%,海外仓库数量1800个,面积1200万平方米,分别增长80%和50%。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额达8867亿元,同比增长28.6%。其中,出口额达6036亿元,增长率为44.1%。

大量企业已经看到了外贸新商业模式的活力和潜力。通过广交会平台,他们的风格是更多人看到的:个性化、数字化、快速的电商产品都充满了眼光。有一些"先驱者"正在"守护"中国产品和品牌。例如,在海外仓区多年深耕集团,他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搭建桥梁,帮助外贸企业在国外扎根。"首先是帮助中小企业把质量放好。集团仓储事业部华南事业部业务经理陈志坦明白中国在构建双周期服务新格局中的"不可告人的作用","此外,依托海外仓的物流体系,还将提升中国外贸产品在海外消费者心中的品牌满意度。海外仓使用自己的直发和邮政物流系统,帮助外国客户拥有更好的购物和物流体验。最后,外贸企业在当地还可以通过我们的服务来提升售后服务。海外仓还可以对退货进行二次包装、二次加工和二次销售。"

广州,千家客商驶向"新航道"

广州,因为商业和繁荣,因为香港的繁荣,数千年商业资本的积累深沉淀,未来万里正处在正确的时期。

广州,读千风帆,数百条竞相流,站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正等着被安装再启航。

广州通过广交会获得了哪些新机遇?

拥抱跨境电商新业务

在世界百年变化和世纪疫情交织在一起,在世界经贸深刻变化下,中国对外贸易质量稳步提升。放眼全国,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商品总值为28.3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7%。聚焦广州,今年1-8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9.8%,外贸新格局发展加快,保税物流进出口同比增长21.4%,占进出口总额的8.7%。

李克强总理在第13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暨珠江国际贸易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了广州对外贸易的"新通道"——继续扩大进口优质产品和服务;

开启广州"十四五"规划,"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大循环中心节点城市与国内外双循环战略链接城市"成为话题的意义所在。打造国内销售渠道,打造海外阵地,发展综合外贸服务、数字贸易等新业务模式...未来,广州将提升国际周期内国内流通的效率和水平,促进国内贸易与外贸、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实物贸易与数字贸易的协调发展,提升中国联通国内与国际的双循环功能。

作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广州自2016年被批准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来,面对跨境电子商务的诸多困难,率先探索引入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信息系统、"微警认证"体系、进口商品可追溯的"真知码", 退货合并包装、"空铁联运"等五大举措,有效破解数据应用对接难、消费者身份信息验证难、质量安全、消费者返还与交换难、跨境运输难等五大问题爆发。

近年来,《关于推动电子商务跨越式发展》《广州市推进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多项措施》《广州市抓住RCEP机遇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多项措施》等,大力营造跨境电子商务的良好生态,打造企业总量最大, 服务最广泛,品类最齐全的跨境电商本地公共服务平台,进口基本覆盖所有省市,出口货物覆盖黄埔208个国家和地区,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初步建成华南保税药品集散中心、国际物流配送中心、跨境电商枢纽基地。目前,广州已经聚集了全国最大的快时尚跨境电商企业——神信(喜银)集团;到2020年,广州跨境电商进口连续七年位居全国首位,《2020年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能源水平指数报告》显示,全国10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城市中,广州综合能源指数超过深圳、上海等城市,位居梯队第一,其中发展规模指数、配套指数两个个体排名全国第一。

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广交会馆内外,如人流,随着客流量大,就会有消费,这是最直观的经济观察视角。广交会在加强广州贸易国际化、扩大优质商品进口、促进本地消费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当简单的"卖天下"向"卖天下,买天下"的转变,广交会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和建设的助力作用将更加明显。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蒋淮表示,"办好会议,振兴一座城市",绝对不是广州的梦想。"广州应以广交会为核心,深入挖掘展览资源,进一步推动展览影响力延伸到消费领域,将广交会的影响力与广州消费的促进相结合。

"大湾区非常密集,其中广交会应发挥主导作用,与粤港澳等世界级城市群联手,加强世界级展览中心。广东外贸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广东港澳广州智库成员董晓林认为,全球最佳供应商集中在广交会可以提高消费供应水平,吸引国际购买力的积累和回报, 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发挥广交会的引领作用,广州可以率先建设粤港澳全球贸易数字化先导区,增强大湾区收集和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推动大湾区在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好作用的重要支撑作用。具体而言,广州将做好白云机场商务航空展、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等行业领先的展会,办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会,加强汽车、家具、美容院、建材、家电、餐饮等传统消费贸易展, 大力培育新的消费贸易展,提升国际化、质量水平。

此外,还将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深圳第一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合作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以广交会为平台,加强交通对接、规则汇聚、产业共建、环境共塑、消费促进,携手香港、澳门,将大湾区建设成为全球最具活力、最具竞争力的国际消费枢纽。

力量很难为之努力,风只是在航行。面向未来,掀起"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风帆,掌握"线上线下融合"的新舵,相信广交会这艘巨轮将斩浪,继续扬帆起航!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