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首展"新"中國"掀起波瀾

作者:蔡斯 說
"首展"新"中國"掀起波瀾

廣交會最後一天,不少參展商在會場内外合影留念。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偉子

"首展"新"中國"掀起波瀾

(1)廣交會上的外國企業面孔。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偉子

"首展"新"中國"掀起波瀾

(2)線下感受廣交會的魅力。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千紅紫排列,隻等新雷聲響起。

昨日第130屆廣交會發出了一個蒼亮的"新聲音"——即中國始終堅持擴大開放、促進自由貿易的聲音,是全面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聲音,是廣東外貿穩步推進、在數字浪潮中搶灘的号角,也是廣州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雙坐标, 在新的外貿管道中銳意進取。

這樣的"新聲音"回蕩了起來。廣交會發出的衆多重信号,凸顯了在目前全面推進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背景下舉辦重大國際會展活動的"廣州樣本",印證了中國擴大開放促進自由貿易、與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的堅定決心。 繪制發展藍圖,實作更好發展的更好願景。迎難而上,勇敢地打開頂風舟,"中國"正乘風浪,駛向新藍海的發展。

文/廣州日報 全媒體記者 徐曉芳、趙方遠

風羊城,潮湧珠江:廣交會N首次

第130屆廣交會落下帷幕,為期五天的盛會交出了一張出色的成績單。

數字可能很無聊,但大勢已經被喊出來,隻有積極擁抱新的發展模式,黨才有機會在新貿易趨勢中赢得機會。當這次廣交會以嶄新的姿态出現在世人面前時,人們驚喜地看到,65歲的廣交會"回歸還是少年",這次走出了一些"第一次",沒有承擔時代的信任。

——首次以國内外雙循環為主題,助力企業"兩條腿"行走。

服務打造國内外雙周期新發展格局,明确廣交會新主題和新使命。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這次"明鏡"看到自己在新格局下的發展道路,或者為其優質的出口商品尋找國内銷售管道,或者為日益完善的國内供應鍊尋找技術創新解決方案,或者在複雜的産業鍊中尋找新的藍海。

參展商呼籲廣交會做出回應。在疫情防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廣交會采取了多項措施,加大對大型企業、零售連鎖、行業批發、經銷代理商、電子商務、供應鍊管理等企業及相關行業協會的邀請力度。在幫助外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同時,幫助他們開拓更多的國内商機。10月16日,在"雙周期促銷"活動中,華潤萬佳、蘇甯樂購、名品等國内買家向衆多中小企業翹首以盼,期待開拓中國市場。

- 首次線上線下融合舉辦,突破時空連結,拓寬商機。

"好久不見!"我非常想念我的老朋友!"這是許多參展商和買家的聲音。面對面交流的魅力無與倫比。沒有什麼比信任的微笑或親密的姿态更令人心動的了,沒有什麼比親眼看到和觸摸它,讓人們全方位感受到産品的魅力。

病毒爆發會阻塞空間,但不會阻塞業務。現在人們回顧過去連續三屆"雲廣交會"會發現,在"雲"上積累了極好的經驗,以全新的形式在目前的廣交會上集中呈現。約26,000家企業線上展商,上傳展品超過300萬件,全部創下曆史新高,線下參展商不會"單薄"線上展台風格,而是兩者的融合綻放效率更高,給更多沒有機會參展的客戶帶來全新的沉浸式體驗和溝通便利。這一切,打破了疫情帶來的漣漪,引領中國對外貿易新走向新潮流。

- 首次向國内買家全面開放,共享廣闊的商機。

企業期待合作,展橋。廣交會對國内買家全面開放,是及時變化,以潮流為導向,展現與時俱進的開放性。

在廣東盛佳超市有限公司采購總監潘秀清的印象中,外貿産品品質高,價格也應該比較貴,但是"我們看一個出口陶瓷杯,款式和品質都很好,一般國内供貨價格至少10元,一個質詢價卻隻要8元。"在全面開放的背景下,外貿廠家需要國内買家幫他們轉售,但廣大國内買家不需要一些廉價的出口産品嗎?"廣交會這個大平台,通過一個小水杯在參展商中實作了新的命運。

- 珠江國際貿易論壇首次舉辦,共谕未來發展。

廣交會,一直是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标",如何更好地發揮中國經濟的指導作用?珠江國際貿易論壇,為廣交會打造新的業績平台。大咖喱,觀點碰撞,火花閃爍,大大豐富了廣交會的功能内涵。

乘風破浪,走:朝向廣交會"信号塔"前進

海外疫情層出不窮,國際經濟複蘇形勢尚不明朗,中國外貿人"出海"仍需面對風浪。雖然前方的道路艱難險峻,但幸運的是,中國經濟有一個堅韌如松的支撐,以及願意拿出一個新的廣交會作為伴侶的意願。

當外貿企業打開"不确定性"大霧時,廣交會看到了一個明确的信号——那就是巨輪長途航行的方向。

信号一:從采購研發到貿易,心中都有"數字"

數字浪潮正在興起。越來越多的傳統外貿企業"觸網",引進數字技術提升研發競争力。

近年來,廣州老牌紡織服裝外貿企業——廣州紡織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引進了數字化設計系統,用3D技術取代了傳統的設計制圖,研發闆和反應速度快,減去客戶色彩搭配複雜的工藝,不僅研發設計效率提高了30%, 模型成本也同比下降了10%。

"過去,客戶必須更改一次設計,即使他們更改了一次顔色。現在通過界面工具實體顔色,顔色,織物在系統中可以完成融合。公司負責人表示,智能供應鍊平台目前正在建設賦能業務,全面開放業務從開發、比對、傳遞、交易後全環節的資料環節,平台資料的建設将賦能供應鍊業務流程。

如今,參展商不僅帶來了全方位的新産品、新技術、新趨勢,更是現場開放之間的進度展廳與線上買家的實時互動。展位現場同步放置企業3D展廳2D碼,讓客戶在感受産品面料等細節的同時,線上可以看到産品展示效果。

信号二:再營銷,"練内功"成為企業普遍選擇

在數字浪潮中要"造潮","内在技能"是關鍵。依托過硬的産品品質和幾十年的海外貿易經驗,外貿企業每一座山路開,水橋。為了滿足國内市場的個性化需求,此前批量出口的"大單""長單"改為"短單"、"小美"柔性生産靈活定制,重構企業供應鍊體系。

第130屆廣交會雙周期推廣活動現場、華潤萬佳、蘇甯樂購、名品、網易燕精選、棒谷科技等10大領先采購集團紛紛到"淘寶",與31個省市約110家參展商面對面精準比對,為外貿企業開拓内貿增長新空間。

"目前,轉口已經成為我們外貿人士的共識,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市場,競争更加激烈,我們願意滿足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調整産業鍊。廣州康藝聯合紙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建庭表示,公司的生産線逐漸向定制化、個性化過渡,做"小精制"訂單周邊層層中間商,在服務上"辛勤耕耘",拉近與客戶的距離。

信号三:新行業頭發稀疏,展現生機與潛能

本屆廣交會首次向外貿新企業開放,是新行業濃密麻木的一個明确信号。去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規模達到1.69萬億元,同比增長31.1%,海外倉庫數量1800個,面積1200萬平方米,分别增長80%和50%。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保持良好發展勢頭,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額達8867億元,同比增長28.6%。其中,出口額達6036億元,增長率為44.1%。

大量企業已經看到了外貿新商業模式的活力和潛力。通過廣交會平台,他們的風格是更多人看到的:個性化、數字化、快速的電商産品都充滿了眼光。有一些"先驅者"正在"守護"中國産品和品牌。例如,在海外倉區多年深耕集團,他們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使命:搭建橋梁,幫助外貿企業在國外紮根。"首先是幫助中小企業把品質放好。集團倉儲事業部華南事業部業務經理陳志坦明白中國在建構雙周期服務新格局中的"不可告人的作用","此外,依托海外倉的物流體系,還将提升中國外貿産品在海外消費者心中的品牌滿意度。海外倉使用自己的直發和郵政物流系統,幫助外國客戶擁有更好的購物和物流體驗。最後,外貿企業在當地還可以通過我們的服務來提升售後服務。海外倉還可以對退貨進行二次包裝、二次加工和二次銷售。"

廣州,千家客商駛向"新航道"

廣州,因為商業和繁榮,因為香港的繁榮,數千年商業資本的積累深沉澱,未來萬裡正處在正确的時期。

廣州,讀千風帆,數百條競相流,站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正等着被安裝再啟航。

廣州通過廣交會獲得了哪些新機遇?

擁抱跨境電商新業務

在世界百年變化和世紀疫情交織在一起,在世界經貿深刻變化下,中國對外貿易品質穩步提升。放眼全國,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商品總值為28.33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2.7%。聚焦廣州,今年1-8月,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9.8%,外貿新格局發展加快,保稅物流進出口同比增長21.4%,占進出口總額的8.7%。

李克強總理在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暨珠江國際貿易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了廣州對外貿易的"新通道"——繼續擴大進口優質産品和服務;

開啟廣州"十四五"規劃,"服務建構新發展格局,打造大循環中心節點城市與國内外雙循環戰略連結城市"成為話題的意義所在。打造國内銷售管道,打造海外陣地,發展綜合外貿服務、數字貿易等新業務模式...未來,廣州将提升國際周期内國内流通的效率和水準,促進國内貿易與外貿、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實物貿易與數字貿易的協調發展,提升中國聯通國内與國際的雙循環功能。

作為全國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國家移動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廣州自2016年被準許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以來,面對跨境電子商務的諸多困難,率先探索引入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零售進出口資訊系統、"微警認證"體系、進口商品可追溯的"真知碼", 退貨合并包裝、"空鐵聯運"等五大舉措,有效破解資料應用對接難、消費者身份資訊驗證難、品質安全、消費者返還與交換難、跨境運輸難等五大問題爆發。

近年來,《關于推動電子商務跨越式發展》《廣州市推進跨境電子商務高品質發展的多項措施》《廣州市抓住RCEP機遇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創新發展的多項措施》等,大力營造跨境電子商務的良好生态,打造企業總量最大, 服務最廣泛,品類最齊全的跨境電商本地公共服務平台,進口基本覆寫所有省市,出口貨物覆寫黃埔208個國家和地區,廣州白雲機場綜合保稅區,初步建成華南保稅藥品集散中心、國際物流配送中心、跨境電商樞紐基地。目前,廣州已經聚集了全國最大的快時尚跨境電商企業——神信(喜銀)集團;到2020年,廣州跨境電商進口連續七年位居全國首位,《2020年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能源水準指數報告》顯示,全國10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城市中,廣州綜合能源指數超過深圳、上海等城市,位居梯隊第一,其中發展規模指數、配套指數兩個個體排名全國第一。

助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廣交會館内外,如人流,随着客流量大,就會有消費,這是最直覺的經濟觀察視角。廣交會在加強廣州貿易國際化、擴大優質商品進口、促進本地消費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當簡單的"賣天下"向"賣天下,買天下"的轉變,廣交會廣州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和建設的助力作用将更加明顯。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副秘書長蔣淮表示,"辦好會議,振興一座城市",絕對不是廣州的夢想。"廣州應以廣交會為核心,深入挖掘展覽資源,進一步推動展覽影響力延伸到消費領域,将廣交會的影響力與廣州消費的促進相結合。

"大灣區非常密集,其中廣交會應發揮主導作用,與粵港澳等世界級城市群聯手,加強世界級展覽中心。廣東外貿大學原副校長、教授、廣東港澳廣州智庫成員董曉林認為,全球最佳供應商集中在廣交會可以提高消費供應水準,吸引國際購買力的積累和回報, 助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發揮廣交會的引領作用,廣州可以率先建設粵港澳全球貿易數字化先導區,增強大灣區收集和配置全球資源的能力,推動大灣區在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好作用的重要支撐作用。具體而言,廣州将做好白雲機場商務航空展、世界超高清視訊産業發展大會等行業領先的展會,辦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産權交易會,加強汽車、家具、美容院、建材、家電、餐飲等傳統消費貿易展, 大力培育新的消費貿易展,提升國際化、品質水準。

此外,還将抓住粵港澳大灣區、深圳第一示範區和橫琴、前海合作區建設的重大機遇,以廣交會為平台,加強交通對接、規則彙聚、産業共建、環境共塑、消費促進,攜手香港、澳門,将大灣區建設成為全球最具活力、最具競争力的國際消費樞紐。

力量很難為之努力,風隻是在航行。面向未來,掀起"國内、國際雙循環"的新風帆,掌握"線上線下融合"的新舵,相信廣交會這艘巨輪将斬浪,繼續揚帆起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