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钟振振教授陪您读古诗词(210)

钟振振教授陪您读古诗词(210)

钟振振博士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教授陪您读古诗词(210)

钟振振教授陪您读古诗词(210)

满江红·于湖怀古

[宋]张孝祥

千古凄凉,兴亡事、但悲陈迹。凝望眼、吴波不动,楚山丛碧。巴滇绿骏追风远,武昌云旆连江赤。笑老奸、遗臭到如今,留空壁。〇边书静,烽烟息。通轺传,销锋镝。仰太平天子,坐收长策。蹙踏扬州开帝里,渡江天马龙为匹。看东南、佳气郁葱葱,传千亿。

【注释】

“于湖”,古县名。晋武帝太康二年(281)置。隋时废。旧治在今安徽当涂南。

按,西晋为匈奴族刘聪所灭,晋镇东大将军王敦与族弟王导拥护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政权,是为晋元帝。东晋初,王敦、王导权倾一时,有“王与马(司马氏),共天下”之说。后元帝为抑制王氏势力,以讨伐后赵石勒为名,于大兴四年(321)组建了旨在对付王敦的军事力量。次年,即永昌元年(322),王敦自武昌率军东下,攻入建康,东晋大权尽落其手,元帝忧愤而死。明帝司马绍继位,王敦移镇姑孰(今安徽当涂),拟夺取东晋政权。太宁二年(324)六月,王敦将举兵,明帝密知之,乃乘巴滇骏马,微行至于湖,暗中侦察王敦军营垒。王敦发觉后,遣五骑追明帝,未获。明帝乘王敦病重,下诏讨伐。七月,王敦亦以其兄王含为元帅,率军攻建康。同月,王敦病死,所部被击溃,其乱始平。详见《晋书》元帝、明帝二纪及王敦传。本篇即咏明帝平王敦叛乱事。

“凝望眼”,凝眸眺望。

“吴波不动,楚山丛碧”,语本唐温庭筠《湖阴词》诗:“吴波不动楚山晚。”(宋祝穆《方舆胜览·太平州》引此句,作“吴波不动楚山碧”。)温诗亦咏明帝微行侦察于湖王敦营垒及统军平叛事。于湖一带,春秋战国时期历属吴、楚。丛碧,谓山势丛聚,山色青碧。

“巴滇绿骏追风远”,语本宋张耒《于湖曲》诗:“巴滇騄骏风作蹄。”(宋祝穆《方舆胜览·太平州》引此句,作“巴滇绿骏风作蹄”。)张诗亦咏明帝微行侦察于湖王敦营垒及统军平叛事。巴滇绿骏,西南地区出产的青毛骏马。巴,今重庆、川东、鄂西地区。滇,今云南东部滇池附近地区。追风,谓马驰之速。

“武昌云旆连江赤”,语本宋张耒《于湖曲》诗:“武昌云旗蔽天赤。”武昌,当时是王敦长期盘踞之地。云旆,以云气为图饰的大旗。此句谓王敦自武昌举兵叛乱,声势浩大,旌旗相望,连江皆赤。

“老奸”,谓王敦。王敦死时年五十九,见《晋书·王敦传》。

“遗臭”,宋贺铸《芜湖王敦城下作》诗曰:“首揭大航遗臭在。”

“空壁”,谓当年王敦的营垒,今已空空如也。

“边书”,边防告急文书。

“轺传”,朝廷使者所乘的驿车。

“锋镝”,刀刃与箭镞。

钟振振教授陪您读古诗词(210)

“边书”四句,写王敦之乱平息后的景象:边书不复纷至沓来,烽燧烟火业已止灭,中央朝廷的政令在国内畅行无阻,武器销毁,天下安宁。

“仰”,仰仗。

“太平天子”,能致天下于太平的皇帝。唐郑綮《开天传信记》载,武则天曾赞皇孙李隆基曰:“此儿气概,终当为吾家太平天子也。”宋李昉等《太平广记·神仙》引唐胡璩《谈宾录》亦载,唐李世民尝微服谒见道士王远知,远知曰:“方作太平天子,愿自爱也。”本篇指晋明帝。

“长策”,长马鞭。汉贾谊《过秦论》曰:“振长策而御宇内。”盖以驾驭马车为喻,谓秦王嬴政挥动长鞭,控制其他六国诸侯。本篇喻指对于天下的统治权。

“仰太平天子”二句,承前申述安定局面的出现,全仗晋明帝雄才大略,端坐庙堂,从从容容地收回了先前为王敦所攫取的军政大权。

“蹙踏”二句,语本宋张耒《于湖曲》诗:“浮江天马是龙儿,蹙踏扬州开帝里。”谓晋元帝司马睿以扬州为根本,纵横驰骋,奠定了东晋的基业。

“蹙踏”,践踏。

“扬州”,东晋时的扬州,北至今安徽蚌埠,南至今浙江温州,西至今合肥,东至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治所建康即今南京。

“帝里”,帝都。

“渡江天马”,《宋书·五行志》载,西晋惠帝太安中童谣曰:“五马游度江,一马化为龙。”后中原大乱,晋宗室多死于难,唯琅邪王、汝南王、西阳王、南顿王、彭城王等五王因在江南,得以幸免。而琅邪王司马睿终在江东称帝,应验了童谣。天马,喻指晋元帝司马睿。

“龙为匹”,《史记·乐书》载,汉武帝时尝得神马于渥洼水中,为太一之歌曰:“太一贡兮天马下……今安匹兮龙为友。”盖谓天马神骏,只有龙才可以与它相比。匹,配、比。

“佳气郁葱葱”,《后汉书·光武帝纪》载,王莽统治时期,望气者苏伯阿至南阳(今属河南),遥望刘秀所居的舂陵(在今湖北枣阳东,当时属南阳郡),叹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后来,刘秀果然建立了东汉王朝。张词移用于建康。佳气,古代迷信之说,命中注定的帝王,其所在地上空必有祥瑞之气。按,晋孙盛《晋阳秋》载,秦始皇东游,望气者云:“五百年后,金陵(即东晋之建康)有天子气。”

“看东南”二句,谓晋元帝既渡江开创东晋帝业,明帝又平定王敦之乱,试看金陵王气,可传千秋万世。

本篇押用一部入声韵,韵脚分别是“迹”“碧”“赤”“壁”“息”“镝”“策”“匹”“亿”。

钟振振教授陪您读古诗词(210)

词咏晋明帝平定王敦叛乱之事。“巴滇绿骏追风远,武昌云旆连江赤”一联对仗,将明帝单骑觇敌营的孤胆之勇,置于叛军声势浩大的背景之中,倍加凸出了明帝的英武形象。

在词人之前,吟咏此历史事件的诗词不多。其最著者,为唐温庭筠《湖阴曲》与宋张耒《于湖曲》。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评曰:此词“虽间采温、张语,而词气亦不在其下”。又记曰:“尝见安国(张孝祥字安国)大书此词,后题云‘乾道元年(1165)正月十日’,笔势奇伟可爱。”是年,词人三十四岁。

词人青少年时期,其家即移居芜湖(今属安徽)。芜湖、于湖相近,或以“芜湖”即“于湖”,故词人自号于湖居士。东晋王敦镇姑孰时,即屯兵于湖,是此词所咏史事之发生地。词人对发生在这里的这一段历史,特别熟悉并有着浓厚的兴趣,可谓自然而然,顺理成章。这是此词创作契机之所在,纯然咏史怀古而已,似别无深意。

【编后语】

欢迎楼友们继续在公众号专辑后面,留言您想请教钟教授的有关诗词方面所有问题。答案会在本刊陆续公布。

作者/钟振振编辑/冯 晓

钟振振教授陪您读古诗词(210)

点击回顾

小楼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

声明:部分图片仅为欣赏、交流、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在《小楼听雨诗刊》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百度】【今日头条】【华人号】【都市头条】【搜狐网】【凤凰新闻网】【天天快报】【腾讯新闻】【QQ浏览器】【QQ看点】【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自行关注并查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