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2年报刊发表文章第5篇《粮油市场报》||英英木槿开

作者:白柳读史

文◆刘中才

对木槿花的认识,始于《三皇五帝》里的一记传说。书中讲述,上古时期河南濮阳以东有一处丘陵,人称历山。山虽不高,却巍巍耸立,山脚下长着三墩世所罕见的木槿树,高若两丈,冠可盈亩,每至夏秋,花开满树,烂漫如锦。某一年的孟秋时节,混沌、穷奇、木寿杌、饕餮“四凶”前往历山观光,见此美景,心生歹意,遂将三墩木槿树连根拔起,意欲挪走据为己有。不料在木槿树轰然倒地的一瞬间,花叶枯落,香消玉损,四人见状败兴离去。彼时,正在附近耕作的虞舜闻讯后赶往历山,同农夫一起把木槿树扶起,并汲水浇灌,木槿复活,花开如初。木槿为报答虞舜的恩情,化成仙子托梦虞舜,并取虞舜之讳为姓,以示纪念。

2022年报刊发表文章第5篇《粮油市场报》||英英木槿开

粉色木槿

这个美丽的传说寄托着古人对木槿的殷殷之情,千百年来不曾泯灭。我本知道传说的故事并不存在,但我一直把它记在心里,憧憬着有朝一日前往历山一探究竟。我也曾经幻想那三墩木槿树就在历山脚下,绿绿葱葱,四季葳蕤,粉白簇拥的花朵能盖过大地上的一切风物。

2022年报刊发表文章第5篇《粮油市场报》||英英木槿开

红色木槿

然而,一些奢望的期许最终没有说走就走的旅行,随着时间的流逝,看一看历山的风光已在心田上越走越远,对木槿的认识也止步于此。

但我明白一个事理,自己不知道的书中可以找到答案。比如木槿树,她揉进诗人的心里,化作锦绣文章,在水墨交织的案几上,随着光阴一寸一寸流淌至今。她的花色或粉艳或白润,朝开暮落,如潮来潮往,像戎昱在《红槿花》里的诗意表达。

2022年报刊发表文章第5篇《粮油市场报》||英英木槿开

白色木槿

“花是深红叶曲尘,不将桃李共争春。今日惊秋自怜客,折来持赠少年人。”这是我喜欢的样子,独立清秋,花开叶茂,挂着昨夜的寒露,醒来依旧平凡。在戎昱心里,一束槿花纯真无瑕,抵得过春风夏雨和世间疾苦,谁若有幸成为那个少年真的是再好不过。

戎昱家住江陵,那里槿花如簇,错落有致,每到夏秋之交,常常山野烂漫,繁盛不减当年。同为江陵诗人的崔道融也对槿花情有独钟,在浙江为官的数年里,崔道融思乡情切,但见木槿百感交集,却深知久寄离别苦,难以再回乡。他在《槿花》中说“槿花不见夕,一日一回新。东风吹桃李,需到明年春。”朝花夕拾,稍纵即逝,紧握的手还没有捂热便要说再见。一别经年,再相聚已是容颜苍老两鬓微霜,许多时候,人生都要在这种无奈中坚守,正因为时光短暂,年月悠长,那些不能长久陪伴的美好事物,才记住相离莫相忘,有了且行且珍惜。

2022年报刊发表文章第5篇《粮油市场报》||英英木槿开

英英木槿

正如薛涛,情窦初开,爱着元稹,也爱着韦皋,她坐在轩窗下看着朱槿,诗在红笺上流淌出来。“红开露脸误文君,司蒡芙蓉草绿云。造化大都排比巧,衣裳色泽总熏熏。”

她就是那朵艳丽的槿花,在热烈中奔放驰骋,把世人鄙夷唾弃的冷眼踩在脚下,含情脉脉,百媚千愁,守着一身哀愁,做一个有情有义的真女子。爱的时候不矫揉造作,不爱的时候换上粗布道衣,坦然面对人老珠黄的实事,哪怕孤身一人,也要活得自在洒脱。

2022年报刊发表文章第5篇《粮油市场报》||英英木槿开

《粮油市场报》英英木槿开

英英木槿开,千年一度红。在唐诗里,在百花中,木槿并不是最美的,但她可能是最温柔的。(原文发表于《粮油市场报》唐诗里的草木情缘专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