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古代,嫡出和庶出的孩子,差别有多大?

袁世凯生母刘氏去世后,他曾想让生母入袁氏祖坟,却被其兄长袁世敦所拒,当时的袁世敦不过寻常人,而袁世凯已是直隶总督,可袁世凯无可奈何,因为他是庶子,袁世敦是嫡子。

自古嫡庶分明,无论是在继承家业方面还是实际地位方面,嫡出与庶出的孩子都极其不同。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算嫡子的年纪比较小,依旧是要比庶子高贵的,很多的家业庶出的孩子无法继承,甚至都不能够称呼自己的生母为母亲,这些就是区别。

在古代,嫡出和庶出的孩子,差别有多大?

何为嫡,何为庶古代传统上遵循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在这种情况下,妻与妾室都会生养孩子,可妻乃是主而妾只不过是奴婢,她们所生的孩子,当然也是完全不同的。

正妻所生的孩子,就是嫡,而妾与其他没有名分的女子所生的孩子,都归为妾。

如果正妻元配没了,往往主君家会再娶一位正室,通常不会将妾室给扶正为妻,后娶的这位则称作续弦,这位续弦夫人所生的孩子也算作是嫡子。

除了正式纳入家中的良妾,古代任何除了正房妻子之外的女子所生的孩子,全都算作庶出的孩子,比方说通房等等,也就是说,妻生为嫡,旁生均为庶。

在古代,嫡出和庶出的孩子,差别有多大?

称呼上区分明显看过红楼梦的都知道,贾政的妾室赵姨娘虽然生下了贾环与贾探春,但是她依旧被自己的子女称作是姨娘。

在古代的时候,一个家庭中的子女,只能称呼自己父亲的正妻为母亲,自己的生母如果是妾室的话,那么也只能称作是姨娘或者是小娘。

这在《知否》当中就体现得很明显,只要是庶出的子女,都只能称生母为小娘。

不仅不可以名正言顺称呼自己的生母,在先秦与南北朝以前,家中的庶子女甚至也不能称呼自己的父亲为父亲,而要称其为大人,或者父亲身上其他的职位、爵位名称。

在古代,嫡出和庶出的孩子,差别有多大?

继承家业嫡出为先过去的继承规则,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其原则就是“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

说的明白些就是,选择继承人的时候,要看哪个尊贵选哪个,而不是看哪个年长选哪个,而从多个嫡子中选择继承人的时候,这才看谁年长,谁才优先。

如果生母是正妻,那么嫡子自然就尊贵,他的继承顺序优先于其他任何庶出,只有在嫡子不止一个的时候,才会按照长幼顺序来排列。

古代的时候,家庭之中的爵位、产业与财产、地位等,悉数由嫡长子继承,甚至于嫡长子的嫡长子也就是嫡长孙,其继承资格也要优先于其他的子孙。

在古代,嫡出和庶出的孩子,差别有多大?

大约是到了两宋时期,爵位依旧是由家中嫡长继承,而像是财产之类,其他的庶子则能够分配到一定的数量,倒也不是什么都得不到。

另外,像是家族祭祀的主持权等等,也都有嫡出的子孙继承,庶子甚至在未成年以前,都是不可以参与家族祭祀当中来的。

相较于嫡子,庶子自然要逊色很多,而庶出的女儿也比嫡女要悲催不少。

嫡子与庶子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继承家业家产方面,而嫡女与庶女的区别,往往体现在出嫁时娘家给的嫁妆,以及挑选的夫家门楣,存在着很大的高低不同。

在古代,嫡出和庶出的孩子,差别有多大?

古时候有句话叫做“宁为农人妻,不做富人妾”,就是因为妾室的地位实在是太低了,根本就像是一件物品,主君家只要不高兴,就可以随便处置。

跟妾室差不多,妾室所生的孩子,也永远要比嫡出的孩子低一等。

中原地区还算是比较好的,像是在古代的高丽与李朝,庶出的孩子甚至没有参加科举的资格也不能入仕,而庶出的女儿,不可以做正室夫人,只能做妾。

在古代大多数的时候,嫡出的孩子不管是在地位还是生活待遇等各个方面,都要远远优先于庶出的孩子,这也是数千年的宗族礼法所决定的,难以改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