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德意志君王谱】神圣罗马帝国(十四):西吉斯蒙德

神圣罗马帝国(十四):西吉斯蒙德

28.西吉斯蒙德

西吉斯蒙德(德语:Sigismundvon Luxemburg,英语:Sigismund,捷克语:Zikmund,克罗地亚语: igmund,匈牙利语:Zsigmond,1368年2月15日-1437年12月9日)是卢森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433年—1437年在位)。生于纽伦堡,是查理四世的儿子。他是勃兰登堡选帝侯(1378年—1388年,1411年—1415年),1411年被选举为罗马人民的国王,1433年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同时还是匈牙利和克罗地亚国王(1387年—1437年在位)和波希米亚国王(1420年—1437年在位)。他被认为受过高等教育,会讲多国语言(包括匈牙利语、德语、拉丁语、法语和意大利语),并热衷于参加马上比武在内的骑士比赛。

他致力于终结教会大分裂,终于在1414年至1418年在德国康士坦兹召开大公会议,选出新任教宗马丁五世,结束大分裂;但是在康斯坦茨会议期间,因为捷克(当时为波希米亚王国)神学家胡斯被处死,导致了波希米亚长达十四年的胡斯战争,严重困扰著西吉斯蒙德晚年的生命。

【德意志君王谱】神圣罗马帝国(十四):西吉斯蒙德

(1)统治

他的能力不弱,但是统治作风很受争议,因此有功过两极的评价。他的核心王国──波希米亚王国与匈牙利王国,原本在他的父辈前任时极为强大,堪称中、东欧最强的两国,但是等到他哥哥与他即位之后,原本强盛的国家与王权快速衰落(匈牙利王室领地从全国的20%减为5%),国家权力落入大贵族手中(匈牙利贵族攫取了全国40%的土地),使他必须辛苦地与贵族斗争,才能逐步振作王权。

他本人一手倡导的尼科波利斯十字军,在1396年的尼科波利斯战役大败给奥斯曼土耳其,不但象征奥斯曼取代匈牙利成为东欧第一强国,更让西吉斯蒙德在匈牙利的威信大衰,好几个贵族巨头要求他为战败负责,而将其权力剥夺(他在1401年还被贵族软禁了几个月)。这使他耗费十数年,才在匈牙利重建权势。

奥斯曼对匈牙利的威胁,因为1402年“跛子”帖木儿大胜奥斯曼而暂时消失。1403年,西吉斯蒙德扑灭了匈牙利贵族中,支持前王之子——拉迪斯劳(那不勒斯国王)的势力,拉迪斯劳虽然率兵登陆匈牙利西侧的达尔马提亚,以争取匈牙利王位,但是他行动过于迟缓,西吉斯蒙德很快就镇压下反叛的贵族,让拉迪斯劳悻悻而归。这件事也成为西吉斯蒙德将王权从谷底中振作的契机(他在1404年颁布法令,大幅削弱教宗对匈牙利教会与政治的控制),等到1414年拉迪斯劳过世后,他在匈牙利的独大也就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1408年,西吉斯蒙德创设龙骑士团,用以守护匈牙利王室,并和天主教之敌作战。

1411年,西吉斯蒙德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414年他在康士坦兹召开宗教大会,终于在费时数年的会议中,解决了数十年来的教会大分裂,但是会议中神学家胡斯被处死,引发了波希米亚长达十四年的胡斯战争。1415年,他把自身的勃兰登堡选帝侯,封给对己有功的霍亨索伦家族,霍亨索伦在18世纪崛起为普鲁士王国,并在1871年统一德国。1419年他兼任波希米亚国王,被迫经常离开匈牙利,把心神与注意力集中在处理神圣罗马帝国与波希米亚的难题上。

因为他长期不在匈牙利国内,只能把国家大事交给他信任的几个代理贵族处理。这样的做法虽然确保了他在匈牙利的权威与财政收入,但是代理人无法有效地解决民政问题,时常招致民怨的不满。当时城市中产阶级的兴起,大幅增加了这样的不满,使得中央级的国家议会(有城市代表参予)被赋予了更多的治国权责,大贵族和巨头的地方大权虽无法打破,但被要求向国家提供佣兵或代役金,确实地增加了中央权力。这样的发展,和西吉斯蒙德在政治上支持中小贵族、促进城市发展的积极政策密不可分,这可算是他最正面有效的施政成果。

他晚年的心力都消耗在平定胡斯战争(1420-1434年)上面。1420年,著名将军扬·杰式卡领导的农民武装,和胡斯派军队一起,在维科山战役(英语:Battle of Vítkov Hill)中击败了西吉斯蒙德。西吉斯蒙德派出了更多的十字军,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杰式卡去世后,胡斯派分裂,其中的温和派和捷克天主教徒联合,一同支持西吉斯蒙德。在1434年的里潘尼战役(英语:Battle of Lipany)中,最激进的胡斯派最终战败,西吉斯蒙德终于成功平乱,开始在波希米亚王国进行统治(1436年正式加冕)。

但是,捷克分裂的教派势力与自治权大增的贵族运动,使他的王权可有可无。事实证明,不管是皇帝的头衔还是波希米亚的王位,都远不如匈牙利王位带给他的实质财富与权势,这也是他积极仿效匈牙利文化和穿着(甚至留着匈牙利大胡),以及熟练匈牙利语来争取匈牙利民心的原因和成效。

1430年代初,波希米亚的胡斯战争一度蔓延到匈牙利境内,他为了杜绝并镇压响应胡斯派的匈牙利人,以残忍强硬的手段将反叛扑灭,恶化了自己在匈牙利苦心经营的形象。他治下的匈牙利,在经济方面蓬勃多产,譬如他为促进城市发展而立法保护本国商人、扩大城市法庭的权力、招引外国技师、提高本国消费的产业水准,并计划统一度量衡等等,使得行会制度普遍地在全国建立,城市的繁荣富庶及政治影响也越来越大(等级制议会的出现与掌权)。但是,佃农在这样的经济繁荣中却几无受益,生活很少改善,因此当宣扬平等与革命的胡斯运动渗入匈牙利时,终于在1437年(西吉斯蒙德于当年年底过世),于匈牙利南部和外西凡尼亚地区爆发了农民叛变与暴乱。后来是在他雇佣的德意志士兵和匈牙利贵族的积极合作之下,才在同年把叛乱给平定。

1437年西吉斯蒙德过世,只留下一个女儿。在他生前的安排下,王位由女婿——哈布斯堡的阿尔布雷希特二世继承,显赫一时的卢森堡王朝,就在1437年画下句点。

【德意志君王谱】神圣罗马帝国(十四):西吉斯蒙德

(2)杀妻疑云

西吉斯蒙德很早就被和匈牙利国王拉约什一世的女儿玛丽亚订婚,两人在1385年结婚,他也被岳父视为继承人。就在他结婚那年,匈牙利贵族拥立那不勒斯国王卡洛三世为王,史称匈牙利国王查理二世,然而民间盛传幕后的西吉斯蒙德才是掌权者。

1387年,玛丽亚一世复位,并把西吉斯蒙德立为共治国王。八年后的1395年,玛丽亚死于一场可疑的骑马意外,身怀六甲的她从马上摔下来伤重不治。当时玛丽亚二人虽然同为匈牙利君王,但夫妻间早已貌合神离,甚至是在各自的宫廷生活,玛丽亚也任由西吉斯蒙德掌权。也有传闻指出,玛丽亚怀的小孩不是西吉斯蒙德的。

妻子过世后,西吉斯蒙德成为匈牙利的唯一君王,后再娶采列的芭芭拉为妻,第二任妻子为他生下了独生女伊丽莎白。由于玛丽亚的近亲皆无缘匈牙利王位,史家便视1387年为匈牙利卢森堡王朝。由于外曾祖父波兰国王卡齐米日三世曾与匈牙利阿尔帕德王朝(英语: rpád dynasty)联姻,西吉斯蒙德身为贝拉四世的七世孙,也称得上是匈牙利王室的远亲。

【德意志君王谱】神圣罗马帝国(十四):西吉斯蒙德

(3)财政

鲁伯特能干的继承者、卢森堡的西吉斯蒙德从不为什么顾忌而烦恼。在他统治的大多数时间里,他未能有效地控制住自己广袤的德意志土地,德意志的皇室收入也不能为他的雄心壮志提供足够的金钱。然而,西吉斯蒙德在1412年抱怨说他每年从德意志得到的收益不超过13000荷兰盾时,是过度夸张了。他巧妙地利用了他在内部争斗中作为仲裁者的地位,随意收取贿赂。因此,在1414年科隆城为了赢得他的支持反对它的大主教,付给他30000弗罗林:其中25000弗罗林作为贷款,其他则作为“礼物”,后来科隆又借给他9000弗罗林,而大主教付给他18000弗罗林。有时西吉斯蒙德能够从特殊来源得到大笔收入。在他于1433年5月加冕成为皇帝到1434年统治结束时,他主要从德意志城镇和犹太人那里得到大约150000弗罗林。然而,他太不顾将来和铺张浪费的习惯常使他在无节制的消费和完全的贫穷之间游移。

在他整个执政时期,他都在借贷。他的令人鄙薄的财政计策和习惯性的无法偿还贷款使他名誉扫地。纽伦堡市政账目上的一个条目对西吉斯蒙德的坏名声进行了中肯的评价。西吉斯蒙德在1437年向纽伦堡要求一份4000荷兰盾的贷款,纽伦堡便送去了2000荷兰盾,并收到皇室的收条;然而,在市政账目中,这笔钱被登记为礼物,因为并不指望能被偿还。令人惊讶的是,在他整个统治时期,西吉斯蒙德都能找到放贷人。他的主要官员都乐于向他贷款,因为他们知道西吉斯蒙德会对在他任期内猖獗的腐败行为视而不见。西吉斯蒙德的大臣卡西铂·西里克在1437年同另一位大法官法庭官员借给他1500莱茵荷兰盾。西吉斯蒙德的女婿及继承者奥尔布雷克特在他统治结束时(1439年10月)欠西里克20000荷兰盾。

据估计,在1415—1439年间,西吉斯蒙德的主要财政部长、韦斯堡的康拉德共借给这两位统治者20000荷兰盾。西吉斯蒙德以皇室财产为担保的贷款的不完全名单总计390000弗罗林,大大少于他的父亲查理四世在相同统治期内以这种方式得到的贷款。皇室财产的减少和帝国直辖市对抵押的强烈抵制可能是造成这个结果的部分原因。这个数字不包括西吉斯蒙德家族地产的抵押。他的皇冠在康斯坦茨会议期间以及后来在纽伦堡被典当了15000莱茵荷兰盾。在1434年5月3日将它赎回的3天内,它又被连同其他珍贵财产一起被以5100荷兰盾的价格抵押给了巴塞尔的市民。

29.腓特烈三世

腓特烈三世(英语: FrederickIII,1415年9月21日—1493年8月19日)。生于因斯布鲁克卒于林茨)哈布斯堡王朝的罗马人民的国王(1440年—1493年在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452年加冕)。他是最后一位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也是德意志的施蒂里亚公爵(1424年起)和奥地利大公(以腓特烈五世的名义,1453年起)。

【德意志君王谱】神圣罗马帝国(十四):西吉斯蒙德

(1)家族起源

哈布斯堡家族发源于瑞士北部的阿尔高州,并在1020年筑起鹰堡(哈布斯堡城堡)。并逐渐将势力扩展到当代的奥地利和德国南部。1273年,哈布斯堡公爵鲁道夫一世当选德意志国王(但未加冕为皇帝)。1282年12月27日鲁道夫一世夺取被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占有的奥地利公国,旋即划归哈布斯堡皇室拥有。

鲁道夫一世最终于1291年逝世,哈布斯堡家族虽暂时失去帝位,但南阿尔萨斯、布赖施高(Breisgau)和帝国内的其他一些领地都被划入哈布斯堡家族。14世纪期间,新成立的瑞士联邦不断向德国南部扩张,导致哈布斯堡家族失去祖先建立的鹰堡。

自此,哈布斯堡王朝的基地由瑞士南部的鹰堡,转移到下奥地利的维也纳,开始哈布斯堡王朝的进一步发展。

哈布斯堡家族在失去神圣罗马帝位后,继续持有奥地利公爵的爵位。历任奥地利公爵都不断地扩大公国的统治范围,并将公国划分为若干个省统治。但这些划分最终导致内外奥地利分治。

哈布斯堡家族两位公爵艾伯特(Albert)和利奥波德(Leopold)签定协议。艾伯特的子孙将拥有内奥地利公国,即当代的奥地利中东部,利奥波德的后裔则坐拥外奥地利公国,统治领域包括当代奥地利西部、南阿尔萨斯和位于德国西南领地。

奥地利内外分治的局面,直至1490年外奥地利公爵家族绝后才得以结束。哈布斯堡家族领地再次归由一位公爵统领。

(2)腓特烈三世称帝

1422年,内奥地利公爵阿尔布雷希特五世迎娶了神圣罗马皇帝兼匈牙利及波希米亚国王西吉斯蒙德惟一的庶女卢森堡的伊丽莎白,并被指定为西吉斯蒙德的继承人。1437年,西吉斯蒙德病逝,阿尔布雷希特于次年陆续即位为德意志国王、匈牙利国王及波希米亚国王(阿尔布雷希特二世,未加冕为皇帝)。由此以后,哈布斯堡家族一直把持神圣罗马帝国皇位(1742年-1745年间除外),直至帝国覆亡。

但不久后的1439年,阿尔布雷希特葬身沙场,遗下一名遗腹子拉迪斯劳斯。奥地利公爵和神圣罗马帝国皇位随后由阿尔布雷希特的一位表亲继承,这就是腓特烈三世,拉迪斯劳斯一出生就继承了匈牙利及波希米亚国王(分别称拉斯洛五世/拉迪斯拉夫一世)。但很不幸,这位哈布斯堡幼主很快被人所害,使家族丧失了对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的统治。

腓特烈三世在1452年在罗马由教皇尼古拉五世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由于德国的一切都取决于那些各自为政的诸侯,腓特烈三世实际上不能在德意志内政方面做出任何决定。所以他把精力集中在扩大哈布斯堡王朝自身的领地上。1453年11月23日,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三世将奥地利公国提升为大公国,使哈布斯堡王室在奥地利乃至欧洲的地位都大大提高,也为皇朝的进一步扩展提供了基础,王朝也逐渐步入鼎盛期。到1464年,除蒂罗尔以外的全部奥地利领地已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

1480年代,腓特烈三世在与匈牙利国王马加什一世的战争中,几乎失去了全部的奥地利领地(包括维也纳)。

腓特烈三世晚年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研究星象学和炼金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