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歼敌165人,回国后差点被判死刑,这个一等功臣经历了什么

1980年的一天,北京的军事博物馆里走进来一位特别的访客,他年纪看起来不过四五十,却已经生出了满头的白发。走到三楼的抗美援朝展览馆,来人一眼就认出,馆内左手边摆着的那一挺机枪,正是自己当年在朝鲜战场打仗时候手中的武器,型号、规格,甚至是枪托上那道裂痕是怎么来的他都历历在目。看着曾经的武器,来人心绪波动,怀念起了以前和战友在前线并肩作战时的情景。但是曾经的战友大多都已经埋骨沙场,自己虽然是从战争中存活下来,却多年背负着种种莫须有的罪名,明明是立了功,却被组织上撤销了所有的职位和荣誉,甚至还差一点被判处了死刑。想到这里,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不经悲从中来,蹲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这个曾经的志愿军战士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为什么一个战后统计杀敌最多、获得勋章也最多的战斗英雄,最后却差一点被国家判处死刑呢?是误判还是他做了错事?

歼敌165人,回国后差点被判死刑,这个一等功臣经历了什么

图|金珍彪的武器

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点点关注,既可以翻看往期的视频,也不会错过以后的精彩内容,点赞和关注就是我们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大家。

来人叫做金珍彪,曾经因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奋勇杀敌,表现英勇,被部队将士们称赞为“最坚强的机枪手”,荣获一等功臣、二等战斗英雄等荣誉称号。

当时朝鲜方面的领导人还曾经亲自接见过他,送给他一块奖励勋章。战争刚结束的时候,金珍彪风光无限,因为他在战场上歼灭了165个敌军,光荣事迹被前线和后勤所有的将士们争相传颂,回国以后还成了军校的教官。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命运在之后就和他开了一个大玩笑,因为

被人诬陷,金珍彪的荣誉和职位被撤掉,被部队开除,蒙冤45年。

歼敌165人,回国后差点被判死刑,这个一等功臣经历了什么

图|晚年金珍彪

土匪出身

金珍彪是湘西人,曾经在家乡做过山匪。

湘西是个神秘的地方,这里重峦叠嶂,气候湿润,生长着众多繁密茂盛的植物,大自然才是这里的主宰,人类的村庄星星点点地点缀其中。长期和自然的亲近,让

这里的老百姓有着淳朴直接、刚烈强悍的性格特点。

但也正是这样的环境,致使湘西民众一向不服管教,一言不合就落草为寇,整个地区匪患盛行。而连绵的群山和复杂的地形又为土匪提供了天然保护屏障,导致官府和军队一直都不能把他们完全剿灭。

时间来到近代,日军侵略我中华大地,战火四起,为了抢夺更多的生存资源,一些人选择了加入土匪的队伍,四处横行劫掠。湘西的土匪也更多了,但最惨的还是当地的老百姓,不仅要逃避战乱,还要防着自己家里的财物被土匪抢去。

歼敌165人,回国后差点被判死刑,这个一等功臣经历了什么

图|影视剧里的土匪形象

金珍彪原来是个土家族的农家汉子,

这天他像往常一样扛着农具出门,去地里劳作。虽然当时村里的大部分人都已经逃到外地去了,但金珍彪没有走,因为他觉得田地在这里,只要自己认真劳作,总是有希望的。可是天不遂人愿,金珍彪这卑微的希望还是被打破了。一群土匪来到村子里打劫,看到正在田地里干活的金珍彪,觉得寨子里也该添点人了,就把他团团围住,准备带回山上。

在普通老百姓的心里,土匪一般都不是什么好人,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金珍彪也这么觉得,所以摇摇头,不肯跟他们走。土匪生气了,拿起手中的武器就抵在金珍彪的身上,又问他愿不愿意跟他们走,愿意的话就好说,不愿意就挨一枪。

金珍彪见土匪人多势众,还有武器,无奈之下只好答应,在他们的胁迫下上了山。

不过这只是金珍彪的缓兵之计,他虽然被逼上了“土匪山”,但还是不愿意和这些乌合之众同流合污,就趁着跑腿打杂做零活的时候仔细观察土匪寨子的布置和路线,随时准备逃跑。

歼敌165人,回国后差点被判死刑,这个一等功臣经历了什么

图|民国时候的东北土匪

参加军队

不过还没等到金珍彪从土匪窝里跑出来,这个地方就被解放军给收拾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1950年,解放军的部队来到了湘西,

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解放军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迅速

解放了湘西的十几个县城,还彻底打服了当地的土匪,

劝降了将近十万的土匪成员。

土匪人数众多,虽然名声不好,但组织上也明白,任何事情都不能以偏概全,这其中也有不少人是没有办法才落草为寇寻求活路的,甚至还有些和金珍彪一样,是被强行掳上山的,他们没有做过什么坏事,还保有着自己的原则。

如果给这些人一个机会,施以正确的引导,他们也能为家乡出力,也能保家卫国。

歼敌165人,回国后差点被判死刑,这个一等功臣经历了什么

图|解放军打土匪的宣传语

于是

解放军开始对湘西的土匪进行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

一些土匪在这个过程中被感化,选择加入解放军这支人民的军队,这里边就有金珍彪。金珍彪认识到,武力本身是没有善恶之分的,但是如果把枪口对准自己人,那就是不对的。身为一个热血男儿,他对上阵杀敌产生了向往,渴望像解放军战士一样用正确的方式提升自己的价值。

金珍彪在射击方面有着不错的天赋,经过四个多月的训练,他成为了解放军队伍里的一名机枪手。

朝鲜战场的形势愈发严峻,金珍彪在剿匪之后加入的解放军第47军,也改名成了志愿军第47军。

中央把包括金珍彪在内的湘西“土匪军”都召集了起来,编入47军,派上朝鲜前线进行作战。

一万多人从温暖的湘西出发,辗转数千里,来到了冰天雪地的朝鲜。其实出发前,没有人对这支部队抱有太大的希望,很多人觉得这伙人无组织无纪律,不惹事就很好了。但出人意料的是,这支部队在战场上的表现可谓英武不屈,实实在在地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武和气节。

歼敌165人,回国后差点被判死刑,这个一等功臣经历了什么

图|志愿军在前线作战

老秃山攻坚战

1951年,年仅21岁的金珍彪去了朝鲜,跟着47军打了三年的仗

,经历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战役。不过细数起来,其中最为激烈的,还是

1953年的老秃山攻坚战,

而金珍彪也正是在这场战役中一战成名,获得了诸多荣誉。

老秃山原来有个正经的名字,叫做上浦防东山,是通往当时韩国首都汉城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那这里为什么又成了现在的这幅光景呢?正是因为经历了志愿军和联合国军的一次次冲锋交战之后,原本绿树成荫、山花烂漫的山头直接被削平了,变成了寸草不生的荒凉之地,被后人戏称为“老秃山”。

歼敌165人,回国后差点被判死刑,这个一等功臣经历了什么

图|老秃山攻坚战

金珍彪在后来的回忆中提到,为了能更快地到达指定作战地点,47军一直在急行军,但是当时

敌人的轰炸机追得太紧了,他们只好白天找地方驻扎休息,天黑了再动身赶路。

但是到达目的地附近的江边才发现,桥早就被美军炸毁了,志愿军只能跳到冰冷的江水中,用身体撑起一片片浮板,让后边的大部队过去。

到达了战场,还是个新兵蛋子的金珍彪第一次见识到美军远东军的猛烈火力。

对面的敌人装备精良,火炮和机关枪的先进程度更是当时的世界顶尖,还有无数神出鬼没的轰炸机听从调遣,时不时就在志愿军阵地上扔下几枚重量级的炸弹。

1953年3月23日晚上七点,冲锋的号角再一次吹响,当时的

金珍彪是突击队的战士,和战友董明珠一起扛着两挺重机枪就开始向对面敌人阵地上的堡垒进行射击。

在他俩不间断的炮火掩护之下,后边的将士们顺利地接近了美军的暗堡,把手中的炸弹扔了进去。几声轰隆巨响过后,美军哑火了,志愿军大部队抓住时机一拥而上,成功拿下了上甘岭地区的几处高地。

歼敌165人,回国后差点被判死刑,这个一等功臣经历了什么

图|志愿军机枪手

但是正

当旗手要把我军的旗帜插进老秃山主峰时,美军的援军到了,他们开始发起激烈的回击。

一个加强连的联合国军向我军方向赶来,比人来得更快的是铺天盖地的炮弹。金珍彪和战友们还来不及反应,就被炮弹掀起的巨大冲击波炸倒在了一旁的战壕里。但他们还是立刻爬了起来,举起手中的武器向冲上来的敌人射击。

但是对面的敌军攻势实在太猛烈,一直固定在一个地方射击的金珍彪还是躲闪不及,右腿上中了三枪,鲜血直流。但是对面的美军一直没有停止轰炸,为了能更快地拿下上甘岭的阵地,他们甚至丧心病狂地使用了汽油弹。上百枚汽油弹一落到阵地上就开始燃烧,整个阵地成了一片火海,金珍彪所在的战壕也被熊熊大火包围了。他咬紧牙关,拖着伤腿爬了出来,但还是

因为体力不支滚落到了后边的深沟里,在强烈的眩晕和失血过多的疲惫中晕了过去。

歼敌165人,回国后差点被判死刑,这个一等功臣经历了什么

等他再次醒来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了,整个阵地上一片焦土,空气中都是皮肉灼烧过后的刺鼻味道。

金珍彪的战友们已经全部牺牲,自己也是伤痕累累,衣服烧的不成样子,后背和大腿传来火辣辣的刺痛,皮肤已经和地上的土块杂草粘连在一起,无法挪动。

不过金珍彪还是福大命大,他恢复意识之后就奋力挣扎坐了起来,被第二天赶来的志愿军搜救部队发现。当时金珍彪身上到处都是因为烫伤起的水泡,医护人员把他抬上担架的时候都不敢使劲碰他,生怕给他带来更多的疼痛,还是金珍彪反过来安慰他们说自己没关系,调皮地说已经麻木了,可以尽情“蹂躏”。

之后金珍彪就一直在战地医院里接受治疗,还得知自己成了战斗英雄,因为经过部队上的统计,自己这次一共

歼灭了165个敌人,是这场老秃山攻坚战里消灭敌人最多、获得荣誉也最多的志愿军战士。

之后领导们也亲自来探望了他,还授予了他“一等功臣”和“二等战斗英雄”的荣誉奖状。经此一役,金珍彪在志愿军部队里也是名声大噪,大家都叫他“

让红旗飘扬在上甘岭的机枪手

”。

歼敌165人,回国后差点被判死刑,这个一等功臣经历了什么

图|年轻时候的金珍彪

回国后被污蔑

之后抗美援朝战争结束,金珍彪回到了国内,本以为可以迎来美好生活,可没想到之后的一切和他的期望是南辕北辙。

刚回国的时候金珍彪确实是非常开心的,国家打了胜仗,自己也在战场上立下不少军功。因为这些荣誉,金珍彪得到了部队的称赞,被丹东的10万百姓夹道欢送,解放军总部开办的报社还来采访了他,在刊物《红旗飘飘》上边报道了他的相关事迹。那段时间是金珍彪一生中最风光的时刻了,之后他的入党申请被审批通过,

成为了光荣的共产党员,在广西的部队里当上了连长,后来还成了桂林步兵学校的指导教官。

可是快乐的时光是短暂的,一封来自老家湘西的举报信将金珍彪的生活打入了地狱,抹去了他过去所有的功绩。写信的人是一位姓赵的老秀才,他在信件里边表示

金珍彪为军不洁,在一次回乡探亲的途中奸污了当地的一位姑娘,还抢劫了百姓的粮食。

老秀才用词激烈,指责金珍彪恶习难改,即使是

当了兵,立了功,骨子里还是个土匪。

歼敌165人,回国后差点被判死刑,这个一等功臣经历了什么

图|解放军的批斗大会

那个时候部队上也是存在一定的错误,在没有经过核实的情况下,就轻易相信了这个老秀才的话,开始对金珍彪进行处置。后来才得知,

这个秀才不过是见金珍彪发达了眼红嫉妒,就出言诽谤而已。

当时大家讨论该怎么惩罚金珍彪,召开了批斗大会,最终决定

开除他的党籍,撤销他的所有职务和优待,并将金珍彪和妻子都送到广西石龙县武宣农场,进行劳动改造。

前一天还是部队的军官,后一天就成了下乡的劳改犯,金珍彪如遭雷击,他反复强调自己没有做过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但领导们并不相信,觉得他是在狡辩。金珍彪没有办法,只能接受这个处置结果,但他始终心怀希望,相信有一天自己蒙受的冤屈会被洗刷干净,因此他一直在农场认真改造。但他不知道的是,这样的黑暗日子只是个开端,更大的打击还在后边等着他。

歼敌165人,回国后差点被判死刑,这个一等功臣经历了什么

图|进行劳动改造的人们

1962年,金珍彪和妻子被送回湘西老家,

这时候两人已经养育了6个儿女,再加上老家的父母,一家人的生计都压在金珍彪一个人的身上。但

身体的辛苦只是小事,更让他心寒的是家乡人的态度。

因为金珍彪还是“戴罪之身”,回到老家,不仅周围的父老乡亲像躲灾一样躲着他,连以前的亲戚朋友也不愿意再多和他说一句话,看见他就像是看见了什么脏东西一样指指点点。明明是个清白的人却被以这样的眼光看待,金珍彪受不了了,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

他和妻子带着部分家当逃到了周围的深山上居住。

那几年里,金珍彪和妻子就一直在山林里生活,一开始直接睡在阴暗潮湿的山洞里,经常被蛇虫鼠蚁吓一跳,渴了就喝山涧里的水,饿了就挖蘑菇野菜充饥,实在没有东西吃了才会偷偷下山回家一趟。后来两人盖起来一座小茅屋,勉强有个落脚地,但脆弱的小屋经常会被山里的暴雨冲垮。

歼敌165人,回国后差点被判死刑,这个一等功臣经历了什么

图|深山里的小屋

后来有一次,金珍彪下山回家拿粮食,被村里的人看见扭送到了部队里,大家又一次对他进行了批斗,直到他饿得头晕眼花从批斗的戏台子上跌了下去。之后金珍彪再次回到了山上,不过这次身后还跟上了村里派来监管他的人。他每天饥寒交迫,被十几个小伙子轮流看守着,有的甚至还是他之前在军校教过的学生。一天,金珍彪正在外边捡拾柴火,突然后背传来一阵剧痛,原来是

一个看守他的小伙子叫喊着要处置他这个军中败类,直接抡起一把斧子砍到了他的背上。

本来就虚弱不堪的金珍彪因为这个伤进了医院,但是他也没有钱买药,简单包扎之后就又被送回来了,八个月后才完全大好。

但厄运接踵而至,之后

公社的相关人员竟然以清缴山匪的罪名,判处了金珍彪死刑!

直到即将行刑的前几个小时,才有一位曾经在抗美援朝中见证过金珍彪事迹的领导站了出来,为他说了几句好话,保下了他的性命,没让这位昔日的战斗英雄成为自己国人枪下的冤魂。

歼敌165人,回国后差点被判死刑,这个一等功臣经历了什么

图|金珍彪差点被枪决

洗清冤屈

金珍彪一直在山上过了17年,尝尽了人间疾苦,直到1979年情况好转才下山。

那时候国家终于查明了事情的真相,恢复了他二级伤残军人的身份,他可以享受退役老兵的待遇,部队也提供了医疗救治,但遗憾的是当时国家还没有恢复他的党籍。

我虽然丢过鞋,但比失去脚的人强。

”金珍彪并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因此对国家产生不满,有人知道了他经历过的种种不公正待遇,替他打抱不平,想带着他去有关部门前边要个说法,还有人怂恿他去找领导索赔。但金珍彪都摇摇头拒绝了。是他已经满足于眼前的生活,淡忘过去了吗?那倒不是,金珍彪虽然安之若素,还是

期盼着能够恢复自己的党籍,隔三差五就会上交一份入党申请书,他只是不想给国家添麻烦。

金珍彪觉得,虽然自己是吃了不少的苦,但比起当初那些一起出国打仗,最后却把性命丢在异国他乡、埋骨沙场的战友来说,自己已经足够幸运了。

歼敌165人,回国后差点被判死刑,这个一等功臣经历了什么

图|金珍彪和妻子

虽然被开除了党籍,但

金珍彪还是一直以中国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尽自己的所能为家乡做贡献。

湘西高山林立,地势险峻,每年下雨都会发生泥石流和洪灾,损毁老百姓辛辛苦苦开垦的良田,甚至淹没村庄。后来村里想出了挖隧道分开洪水的方法,金珍彪表示自己上过战场,挖过战壕,自告奋勇做了施工队的主力,身先士卒地带领大家伙开山凿洞。有一次爆破山体的时候引线没能燃尽,也是金珍彪拦下了其他人,自己上去把剩下的引线点燃,让炸药能够成功引爆。还有之后家乡的水库阀门被堵塞,金珍彪也是第一个行动的,他在腰上缠上了粗绳,潜到水下三次,终于清空了水库阀门上的堵塞物。这样的事情后来数不胜数,金珍彪总是

冒着生命危险为家乡出力,也没有要求过任何回报,

他觉得这都是自己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有的觉悟,即使那时候他的党籍还没有恢复。

歼敌165人,回国后差点被判死刑,这个一等功臣经历了什么

图|金珍彪带人开挖隧道

因为早年间的遭遇,金珍彪的身体渐渐不行了,他开始经常生病,成日里只能躺在病榻上。这时候的

金珍彪心里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可以在自己彻底闭上眼睛之前重新回到党组织的怀抱。

皇天不负有心人,

2019年9月7日,就在金珍彪的病房内,他期盼已久的入党仪式终于重新举行了。这时候金珍彪已经89岁了

,缠绵病榻许久的他撑起全部的力气坐了起来,在胸前挂上了党徽和在自己在抗美援朝中的所得的三枚军功章,在亲属的陪伴下,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引领下,再一次对着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即使他的声音已经嘶哑,即使他已经垂垂老矣,但金珍彪的一颗红心,依然没有半点的改变。

歼敌165人,回国后差点被判死刑,这个一等功臣经历了什么

图|金珍彪在病房入党

仪式结束,金珍彪重新躺回了病床上,沉默良久之后,这个曾经的铁血军人捂着脸痛哭起来。这是他十几年来第二次哭,第一次就是文章开篇提到的在北京军事博物馆里的那次。

从蒙受冤屈到现在已经过去了61年,金珍彪终于在有生之年等到了重新入党的那一天。

结语

正义虽然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金珍彪这个湘西好男儿虽然坎坷半生,但终于还是迎来了圆满,可以堂堂正正地站在阳光下了。老英雄的一生让人唏嘘,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让人惊叹,他在生活中的无怨无悔更让人敬佩,他的所作所为,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忠诚。现如今战争虽然离我们很遥远了,但我们还是必须铭记历史,铭记英烈,秉承先辈们的精神和意志,将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强大。

视频链接:

歼敌165人,回国后差点被判死刑,这个一等功臣经历了什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