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黄埔四期学生汤慕禹,为掩护大部队而牺牲,却被电视剧塑造成反派

黄埔四期学生汤慕禹,为掩护大部队而牺牲,却被电视剧塑造成反派

题记:一部大型红色历史剧引得众人好评,

剧中汤慕禹这个角色凭借精湛的演技和矛盾性的人物特征被观众熟记在心。

但是在剧中“沐雨”这一人物是真实的汤慕禹吗?

电视剧中的他毕业于黄埔军校,与杨立青是同班同学,但是两个人所处的政治派别不同,他是国民党的支持者,

但追求“三民主义”思想,被国民党反动派定为“右派”。

而且与杨立青为代表的共产党派一直作对,后来在辽沈战役中成为了我军的俘虏,在狱中接受改造。

但事实上他真的是影视剧中,所塑造出来的“反派”吗?

心系国家 报考军校

真实历史上的汤慕禹其实是一名

光荣的革命烈士

,也是一名

共产党员

,他出生于四川,天资聪颖、学习刻苦,对国学知识了解颇深。

黄埔四期学生汤慕禹,为掩护大部队而牺牲,却被电视剧塑造成反派

他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对文章钻研有方,时不时提笔就会有一篇佳作的诞生,方圆几里的孩子们慕名前来找他做学问、请教。

原本创办私塾馆从事文教的他,也没曾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参军参加革命战斗。

如果真如这样,他后半生的生活大概就是成为当地有名的老师,娶当地一个知书达礼的妻子,两个人一起踏踏实实办学,桃李满天下,静享现世安好,虽然平凡但却安稳幸福。

可是,生逢乱世年代的青年人,无论是社会还是自己肩负的使命,都不允许他们走向安逸的生活。

他们必须时刻像一个战士一样,准备冲锋陷阵、为祖国献忠。

黄埔四期学生汤慕禹,为掩护大部队而牺牲,却被电视剧塑造成反派

慕禹就是一位忧国忧民、心怀祖国的热血青年,

他的名字很好听,像是武侠小说中侠义之士的名字,但如果你知道他名字的本义内涵,会更喜欢这个名字。

“慕禹”是指“仰慕大禹”,

当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的就是早日治理好水,能让人民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的生活,

禹的理想抱负正是他所钦佩的所想要践行的使命。

于是,这位有志青年在自己刚结婚不久就与妻子分别,

报考了黄埔军校。

当时妻子还怀有身孕,

但是国家一日不稳定、百姓一日不幸福,他就没办法独善其身、静享花好月圆。

黄埔四期学生汤慕禹,为掩护大部队而牺牲,却被电视剧塑造成反派

可能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感同身受当年青年战士们的想法与行动,

但像慕禹这样的爱国青年还有很多很多。

革命烈士 红军将领

1925年,

他进入了军校炮兵科学习,

在学校期间就显现出高超的军事领导能力和判断力,毕业后,他果然以优秀学子的身份加入了北伐战争。

在南昌打响武装起义第一枪时,他也主动参加到了这支起义军队中,成为了建军事业中的中流砥柱。

黄埔四期学生汤慕禹,为掩护大部队而牺牲,却被电视剧塑造成反派

与他一起参加起义的还有两万多人,但是在为数不多最知名的战士名列中就有他的名字。

同年年底,

他又被选派到了苏联去学习军事知识,

在专业的高级步兵院校里,他只想比别人更努力、更付出,学习更多的知识、参加更多的实训,这样将来才能在战场上报效祖国。

事实上,他也是这样做的,于是三年后,他再次从学院以优秀学子的身份毕业,

毕业后赶紧回到党的怀抱、响应党的号召,跟随贺龙将军的红二军团一路拼荆斩棘。

当时贺龙是军团军长,而

他就是指导团的团长,

两人配合默契,在战场上打了不少胜仗。

黄埔四期学生汤慕禹,为掩护大部队而牺牲,却被电视剧塑造成反派

一直到1931年,

他已经荣升为红六军团的军长,

由中央直接任命。之后又先后担任了

红三军师长、二十团团长、红八师的参谋长

等职位,足以看出他优秀的指挥能力得到了组织认可。

在湘西一带的革命根据地驻守时,他就多次参加了反围剿战斗,

他性格刚直勇猛、指挥果断,很善于抓住有利时机一枪击毙敌人,

军营中大家称他为

“神速军长”。

血染“半边街” 英名永长存

1931年,在洪湖苏区做师长的他,是军政部队的骨干力量,

不仅要做好苏区的军事政治工作,还要不断吸收周边地区的地方游击力量,他向来都是亲力亲为、与地方密切联系,没有一丝“官架子”。

黄埔四期学生汤慕禹,为掩护大部队而牺牲,却被电视剧塑造成反派

但是当地的土匪和保安队之间一直存有奸细,他心知肚明但不能打草惊蛇。

红军主力刚撤走,当地的保安队就与土匪恶势力蛇蟠蚓结,并占领了当地县城。

他得到风声立刻杀了个“回马枪”,将其“一窝端”,当天下午就又夺回了县城。

但是国民党保安队没有善罢甘休,反而找了增援,近三千人马就这样杀了过来,他临危不惧、镇定自若。

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好工作,他就等着敌方往“圈套”里钻。

继而一出假装撤离的戏码就开始上演,他率领红军力量转移到了该县边境一带,假装已经撤离败退。但对方也不是吃素的,将两个团分配在县内外两个地方互相接应。

黄埔四期学生汤慕禹,为掩护大部队而牺牲,却被电视剧塑造成反派

本想一网打尽的战术这时行不通了,

他将计就计、改变战略,兵分三路围下了街头进攻、路中击破、街尾拦截的阵势,正好逐一击破对方的薄弱势力。

首先他抓捕了一个哨兵,清楚了敌人的布阵,按照“

擒贼擒王”

的原则向团部、旅部进攻。

失去主心骨的国民党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

而就是这样一位战术精湛、神机妙算的优秀将领,

不幸于1932年在湖北荆门的一场“反围剿”战斗中中弹牺牲,当时他才刚满28岁,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结语

尊重史实就是尊重英雄的付出,我们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他们为祖国奉献了一生,鲜血染红了半壁江山,我们能做的就是传承和守护他们的精神和夙愿,并将其发扬光大。

黄埔四期学生汤慕禹,为掩护大部队而牺牲,却被电视剧塑造成反派

但是一些电视剧不负责、不尊重历史的胡乱改编令人发指,在《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部剧中由于把红军将士改编为一个“反派”的乌龙人设一事,有

关人士将其告上法庭,要求恢复烈士名誉。

即使最后制作方以及播出方赔偿了百万元,

但是对青年一代的影响还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的,

最后剧中只得将“慕禹”变为了“沐雨”,

但是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上真正的红军将星——汤慕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