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60年,许世友来上海见一14岁女孩:我苦寻你10年,这女孩是谁?

许世友将军平素总给人以“猛张飞”、没有情调的“大老粗”的印象,实际上这都是表面现象。

许多事迹都告诉我们:

许世友并非粗人。

在战场上,他是有智有谋的“虎将”;在生活中,他是“不穿皮鞋穿草鞋”的“草履将军”。他身上有军人所特有的坚韧和武勇,也有农民所拥有的淳朴和善良,亦有少林和尚身上的超脱和淡然。

其中,济南战役是许世友军旅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场战役后,为了履行对一名烈士的承诺,许世友将军苦寻烈士遗孤10年之久!

真正做到了一诺千金。

那么,究竟是一份怎样的承诺,让许世友苦寻10年?最后结果如何?

1960年,许世友来上海见一14岁女孩:我苦寻你10年,这女孩是谁?

许世友将军

最是壮烈济南战役,泪目烈士临终托孤

1948年7月,解放战争进入了决胜时期。

按照毛主席与中央军委指挥部的部署,由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的许世友担任攻城总指挥,解放军集中兵力,争取以最快速度解放济南。

9月24日凌晨,我军发起第四次进攻,华野第九纵队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的敢死队冲上了济南城头,与数倍于我的敌军敢死队展开了殊死搏斗。

最终,我方勇士将敌军敢死队赶下城头,大批部队得以进城,济南全城于9月24日宣告解放。

1960年,许世友来上海见一14岁女孩:我苦寻你10年,这女孩是谁?

“济南战役”成功的背后,是我军战士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私牺牲,其中也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今天要讲的,正是在“济南战役”当中所英勇献身的一名战士,他叫郭由鹏。

郭由鹏原是上海一家米行的店员,自幼习武,在米行干重活又练得一身力气,徒手击倒三五条大汉是没有问题的。后来解放军经过其家乡时,他自愿加入解放军敢死队。入队后,他遵守纪律表现突出,在战斗中也表现神勇。

而那年他离开上海时,才不过新婚三个月,妻子也已经怀孕。后来在与妻子的书信中得知,自己刚出生没多久的小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因此,郭由鹏在外的这些时日里,很是挂念着自己还未谋面的小女儿。

在参加济南战役时,作为一名敢死队队员,他在登城肉搏战中一人手刃5名敌人后,他自己也被敌砍断左臂、并又身中两弹。一旁的战友火速将他送往医院,但因伤势过于严重,医生与护士均表示无能无力。

在他弥留之际,郭由鹏提出要见一见许世友将军。

许世友原本正在处理入城后的紧急公务,在听说郭由鹏的英雄事迹后,很是敬佩,他没有丝毫的迟疑,立即骑马快马加鞭地赶到医院,看望烈士的最后一面。

1960年,许世友来上海见一14岁女孩:我苦寻你10年,这女孩是谁?

许世友

许世友大步走到病床前,看到虚弱的郭由鹏,他心中很是悲伤,一把握住了郭由鹏的手,并表达了对郭由鹏的敬意:

“我是许世友!我以攻城团全体官兵的名义向你致敬——你是英雄!”

是了,许世友将军一向与士兵打成一片,同吃同住,丝毫没有将军的架子。他不止一次表示过,士兵就是他的亲兄弟,士兵们有什么问题尽管向他开口,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许世友将军也会尽全力满足。看到受伤如此严重的郭由鹏,许世友将军更是伤心不已。

此时的郭由鹏也不禁淌下了热泪,口中喃喃而语,似乎是有什么话要说。

许世友见状,意识到他一定是有要事要交代给自己,便侧俯身子凑近,轻声问道:

“你有什么事情放不下的,尽管对我许世友说!”

此时,人们都已经看出来郭由鹏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已经无比虚弱,说话的声音也已经很小很小,整个医院的人都十分安静,静静地等待他说出自己最后的请求。

这时,郭由鹏用尽身上最后一点力气,说了半句话:

“我上海家中有一个从未见过面的女儿,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话没说完,英雄已经用光了自己所有的力气撒手人寰。

这个战场上勇猛神勇的战士,把人生中最后时刻的担心与温柔,都留给了自己的女儿!

久未落泪的许世友将军此时已经泪流满面,他被郭由鹏战士的无私无畏所感动,也被郭由鹏的深情感动,亲情是世间最朴实的情感,却具有世间最打动人的力量。

他摘下军帽,向郭由鹏的遗体致敬:打下上海后,我一定亲自看望你的女儿!

1960年,许世友来上海见一14岁女孩:我苦寻你10年,这女孩是谁?

一诺重千金,漫漫寻人路

郭由鹏战士去世8个月后,我第三野战军解放了上海。

此时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在获悉上海解放的消息后,立即用电报向为解放上海立下大功的 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七军发去贺电。

与此同时,他并没有忘记自己对郭由鹏烈士的承诺。

在发给聂军长(聂凤智)的电报中,许世友特意嘱咐:

请聂军长在上海寻找郭由鹏烈士的女儿,我会前去看望。

由于当时仍处以解放战争期间,各个城市的人口流动巨大,各地的户籍信息统计并未完善。

在诺大的上海,仅通过烈士的名字去寻找他在外打工的家人,还是异常困难的。

聂凤智得知郭由鹏战士的事迹也很是感动,专门派人走街串巷去寻找。虽然对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还是没有找到。

1960年,许世友来上海见一14岁女孩:我苦寻你10年,这女孩是谁?

不久,许世友调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他亲自来到上海找到上海市公安局局长扬帆,向他讲述了郭由鹏烈士的英雄事迹和临终遗言,并反复嘱托扬帆,希望扬帆可以帮助自己寻找烈士遗孤。

他还向扬帆敬了一杯酒:“找到后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我。”

扬帆对此事很是重视,他当即便记下了郭由鹏烈士的名字,并下达了寻找烈士遗女的指示。

上海市公安局有关部门将此事交给了侦查员钱运石办理。钱运石是上海本地人,45岁,作为上海市公安局出色的老警员,他不仅很早就入了党,思想觉悟很高,而且工作能力很强。毫无疑问,他是负责办理这件事的最佳人选。

为了获取更多关于郭由鹏烈士的信息,钱运石先写信到郭由鹏烈士牺牲时所在的华东军区司令部,希望可以打听到关于郭由鹏烈士的具体情况,如:老家具体住址、妻子联系方式、其他家人的信息等。

遗憾的是,因为当时战争环境复杂,济南前线攻城兵团野战医院的战地救护所是临时机构,仗一打完,战地临时医院也便解散了,郭由鹏烈士的遗物也便不知下落了。

这可让钱运石犯了难,上海滩这么大,不可能挨家挨户上门询问,哪怕是在整个上海贴寻人启事,也不知道郭由鹏的女儿的长相、年龄、籍贯,只知道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再加上当时处于解放伊始的混乱阶段,这该从哪找起呢?

1960年,许世友来上海见一14岁女孩:我苦寻你10年,这女孩是谁?

刚解放时的上海

很快,钱运石又给自己打了打气:

这是一桩严肃的政治任务,再难自己也要完成!

经过一番思考之后,钱运石打算从郭由鹏的妻子入手去寻找。当时上海已经解放一年多,郭由鹏作为一名革命军人,却还没有消息,如此其家属应该会向政府的有关部门反映或打听消息。这样,被打听过的部门那里应当有相关记载。

于是,钱运石又前前后后地往民政部门询问,可一连折腾了半个月,依旧没有任何进展。

这天清晨,一筹莫展的钱运石带着来上海探亲的亲戚,来到了常去的早餐店。无意间,他随手拿起了一张当地出版的报纸,正当他随意翻阅着时,竟发现报纸上有一篇专门回忆和悼念郭由鹏烈士的文章!

这让钱运石喜出望外,他兴奋地看了一遍又一遍。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当时与郭由鹏同一个连队的战友,当年他们共同从上海到苏北参军,两人对彼此的情况很熟悉。更重要的是,他也提到了郭由鹏那个从未谋面、患有心脏病的女儿!

于是钱运石既顾不得照顾亲戚,也顾不得吃早饭了,他赶忙联系报社紧急联系到了这位作者,两人很快定下了见面的地址——无锡。

在交谈中,钱运石得知,这位郭由鹏生前的战友姓林。而郭由鹏牺牲时年仅27岁,其老家在浙江宁波,自幼父母双亡,13岁时他独自来到上海在米行做生意,在抗日战争中期参加了中共地下组织,后来由党组织安排去了苏北。

当时跟郭由鹏一同去苏北的有20多人,其中一人便是林某。

因为两人都在上海待过,还在一个连队里,所以他们关系熟络,相互了解的也比较多。

据林某回忆,郭由鹏不止一次提起他的女儿娟娟,因为娟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为了给女儿治病,所以他的妻子也独自一人带着女儿,在上海市榆林区的一个纱厂做工。

1960年,许世友来上海见一14岁女孩:我苦寻你10年,这女孩是谁?

但关于郭由鹏的家庭住址以及其妻子的名字,林某都一概不知。

此时的郭运石非常开心,他高呼踏破铁鞋无觅,立即将掌握到的情况上报给了扬帆局长。

对此,扬帆说:“那就去榆林区各家纱厂找一找,应该可以找得到。”

为了快速寻找,扬帆还指示增派人员,但查了好几个星期依旧一无所获。

柳暗花明,10年苦寻终实现

转眼间来到了1957年,郭由鹏烈士的女儿依然下落不明。

此时许世友任南京军区司令员,他依旧记挂着那件事情。

同年10月,许世友到上海开会,见到了时任上海市公安局局长的黄赤波。交谈中,许世友重新提起寻找郭由鹏烈士遗女一事,并问道:“扬帆当局长时没找到,现在你当局长是否能找到?”

黄赤波也是一个老革命。他1930年参加红军,长时间的革命生涯让他对革命烈士有着无比特殊的感情,他被郭由鹏烈士的事迹所打动,当即就向许世友将军表示:“许司令放心,我一定帮助郭由鹏烈士实现遗愿,并马上派人寻找。”

许世友点头:“一有消息,马上告诉我!”

黄赤波对此事非常重视,他派人询问曾负责此事的钱运石的具体情况,并找出了前几年钱运石所汇报的《情况汇报》。因为这项工作难度很大,于是他立即在上海警察系统中抽调了3名出色的调查员,组成一个专题调查小组,表示必须要克服一切困难,实现郭由鹏烈士的遗愿,圆满完成任务!

1960年,许世友来上海见一14岁女孩:我苦寻你10年,这女孩是谁?

黄赤波

彼时距离上海解放已经有8个年头了,户籍和治安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寻找起来自然也方便多了。

三人调查小组仔细看了钱运石的报告,经过一番分析,他们一直认为:

既然上海不好找,那就先从宁波找起,去郭由鹏烈士的家乡进行访查。

根据钱运石在1950年所查询到的地址——宁波天封塔畔,又经过一家一户的调查与串访,三人小组顺利找到了郭由鹏的伯父,并通过询问得知了郭由鹏的妻子叫秦玉兰,建国前就去了上海市榆林区的纱厂打工。

调查小组喜出望外,赶快马不停蹄返回上海,通过一番细密的查找,终于找到了已经更换工作在服装厂打工的秦玉兰。

但此时秦玉兰已经再婚了,丈夫是一名小学教师,还有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儿子。

秦玉兰看到调查人员提起了郭由鹏和女儿,不由得一下子哭了出来,调查人员还以为是孩子出了什么意外:“娟娟现在是什么情况,你要对我们说清楚的,否则我们无法向领导交代,也对不起烈士的在天之灵。”

这么一说,秦玉兰这才边哭边说出了一段情由来:

在秦玉兰的描述中,因为女儿娟娟有先天性心脏病,她一个单身妇女又要养家又要照顾女儿,实在很辛苦,再加上她始终没有收到丈夫的回信,还被榆林区那家纱厂给开除了,其生活一度陷入水深火热的边缘。幸好在同乡人姜老太太的介绍下,她才又找了份缝纫工工作。

1960年,许世友来上海见一14岁女孩:我苦寻你10年,这女孩是谁?

姜老太太看着秦玉兰带着娟娟可怜,便认了秦玉兰当干女儿,对此秦玉兰对姜老太太既顺从又尊敬。生活中的事只要姜老太太开口,没有主意的她必定顺从。

1949年上海解放后,长时间联系不上丈夫的秦玉兰,依旧没有得到丈夫的消息,其工友还有姜老太太猜测郭由鹏应当是牺牲了。于是,姜老太太便劝说秦玉兰改嫁,给她介绍了一个小学老师,并撮合两人见面。

这位老师对面容姣好的秦玉兰很是满意,唯独对她还带着一个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颇有微词。姜老太太见状,就给出了一个主意:将孩子送人!

秦玉兰对眼前这个与自己同岁、经济状况良好的老师也很满意,为了改嫁,她权衡再三后决定接受姜老太太的建议,于1949年7月把娟娟送人了!

对方人家是一个在城隍庙烧香的老太太,至于这个老太太姓什么名什么、联系方式,秦玉兰均不知晓。

1960年,许世友来上海见一14岁女孩:我苦寻你10年,这女孩是谁?

三人小组听得面面相觑,愣了一会才问:“那你还记得那个老太的外形、口音、衣着吗?”

秦玉兰仔细回忆了一番,又给了调查组两张娟娟的照片。

调查组赶快把掌握到的情况汇报给了黄赤波,黄赤波听到消息也是一声叹息,时隔八年,城隍庙的情况已与当初有所不同,如何去寻找那个在城隍庙烧过香的那个不知姓名的老太呢?这跟大海捞针没什么区别。

许世友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也是气的捶胸顿足,他想起郭由鹏烈士去世时的样子,想起娟娟从小坎坷的生活,表示自己一定要找到娟娟,不然对不起烈士的在天之灵。

1959年4月,许世友再次到上海开会,会后遇到了黄赤波。许世友再次表示,希望黄局长帮忙寻找烈士遗孤,了了烈士的遗属也是自己的心愿。

黄赤波不禁被许世友所感动,一句对普通战士的承诺,许世友将军居然记了这么多年,不免心生佩服。他立即重启遗孤的寻找工作,并亲自翻阅了以前留下的调查材料,与调查小组一起讨论寻找思路。

黄赤波在解放战争期间就从事侦查工作,数十年的侦查工作让他经验十分丰富。根据他的分析,他认为娟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老太太既然收养了她,就肯定会去医院问诊。老太太的家庭条件应该比较好,她兴许还会将娟娟的身世对医生护士说起,因此不妨将调查的重点放在上海市区的各大医院。

1960年,许世友来上海见一14岁女孩:我苦寻你10年,这女孩是谁?

左四为黄赤波

三人小组立刻行动。

事实也证明,黄赤波的这个想法非常到位。

仅用了一天半的时间,侦查员就在上海市广慈医院找到了一个重要线索:有一个老太太曾定期带一个小女孩来医院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在治疗的空隙,老太太还跟护士说过,这个生病的小女孩叫张荫娟,是她在解放那年的夏天在城隍庙领来的。

信息与秦玉兰说的高度吻合。

但由于医院没有保留那位女孩的具体病历,因此也只能等待老太太带着她再度就医。

一个星期后,医院那边传来消息,老太太又带小女孩来就诊了。医生一看大喜,一边给小女孩治病,一边让护士联系侦查员。

三个调查员闻讯火速赶到医院,见到了那位老太太和小女孩!

当调查员将来意说明以后,老太太向他们讲述了自己领养张荫娟的经过:老太太姓张,家境殷实,抗战胜利后,丈夫带着两个年轻的姨太太去了台湾,张老太太不愿意去,丈夫便给他留了一点家产,让她自己留在了上海。

她平日喜欢去城隍庙烧香拜佛,1949年的夏天遇到了走投无路的秦玉兰,生性善良的张老太太看到可爱的小女孩不免动了恻隐之心,再加上她一人留在上海很是寂寞,养这个小女孩也是给自己一个情感寄托。

当时领养时她并不知道娟娟有先天性心脏病,后来娟娟病情发作才知晓,但老太太并没有放弃娟娟,不仅带娟娟去医院,还专门请了保姆专门照顾娟娟。现在,娟娟已经上五年级了。

因为郭由鹏烈士的遗物已经找不到,无法用一手证据证明娟娟。当时也没有亲子鉴定技术,为了不出差错,三名调查员安排张老太太暗中确认秦玉兰,娟娟已经长大,秦玉兰可能无法辨认出,只能让张老太太去辨认变化相对没有那么大的秦玉兰,张老太太一眼就在十个女工中找到了秦玉兰。并且秦玉兰也提供了一张娟娟十年前的照片,从中依稀可以看到这是同一个孩子。

1960年,许世友来上海见一14岁女孩:我苦寻你10年,这女孩是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确保烈士遗孤准确无误后,黄赤波指示将情况向许世友将军通报,和调查材料一同寄去的,还有几张娟娟的生活照。

至此,许世友终于做到了对郭由鹏烈士承诺,

从1948年到1959年整整十年,许世友没有放弃,调查人员没有放弃,终于找到了郭由鹏烈士的女儿,慰藉了烈士的在天之灵。

得知娟娟被找到这天,许世友非常开心,他因为工作原因无法立即亲赴上海,他托人给娟娟送去糖果、饼干各5斤,文具一套,还送给张老太太一块产自浙江的丝绸衣料。后来又添上两只南京特产鸭,打成包袱寄给张老太太家,表达敬意与感谢。

1960年5月,许世友来到上海见到了娟娟,他非常高兴地摸着小姑娘的头顶,问了许多话,每一句都透着关怀之意,其中最让人尤为深刻的一句便是:“小姑娘,我找你找了10年呐。”

许世友还对同来的张老太太说:“你做了一件对革命有功的事,很感谢你!”

1960年,许世友来上海见一14岁女孩:我苦寻你10年,这女孩是谁?

但不幸的是,两个月后,娟娟因在马路上与一自行车相撞,摔了一跤,其所受的惊吓导致心脏病发作,经抢救无效,于1960年7月19日去世。

许世友将军得知后很是悲伤,他向张老太太发去了问候。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而笔者的心,却久久无法平静下来......故事中的许世友、郭由鹏、秦玉兰、张老太太等,他们在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时,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