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传承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这条路,他们这样走

传承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这条路,他们这样走

对土生土长的柳州人来说,

柳州螺蛳粉早已成为集体记忆的载体,

深植在味觉基因中,

是柳州的符号,

也是柳州人乡愁的解药和续命的存在。

究竟这位“网红”究竟有什么神奇魔力?

两位本地食客有话说

传承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这条路,他们这样走
传承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这条路,他们这样走

柳州螺蛳粉从2017年开始,借着互联网电商的东风火遍全网,甚至闯出国门,成为当之无愧的超级网红食品。2021年,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成功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从此柳州螺蛳粉又多了个“国字号”新身份,嗍粉不止是吃美味,更是赏文化、品历史、做传承。

传承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这条路,他们这样走

▲图源: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而这一切荣誉的背后,不仅有每一位柳州螺蛳粉制作人的坚守和传承,还有柳州市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通过不断地开展推广宣传、举办活动以及推出螺蛳粉主题文化旅游线路,将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的内涵故事徐徐道来,让更多人了解柳州螺蛳粉文化,了解非遗文化,并在学习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

传承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这条路,他们这样走

▲城中区半岛 图源:城中区委宣传部

柳州第一家螺蛳粉起源于城中区,改革开放后,青云小南路、红光桥底、文化大院、罗池路、金鱼巷都逐渐遍布大大小小的螺蛳粉门店......城中区成为了早期柳州螺蛳粉的聚集区,走进城中区的老街老巷,一定就能嗅到地道的柳州味道。

这些年来,柳州市城中区顺应时代与城市发展,在宣传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这条路上,坚守创新,匠心传承,付出了诸多努力。在传承与发扬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这条路上,他们是如何走的呢?

以“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传承“城市记忆”

为了更好地保护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的传承,宣传柳州螺蛳粉的无限可能,挖掘柳州螺蛳粉的无限内在,最终达到围绕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而实现促进城市全域旅游的发展成效,2021年11月,柳州市城中区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主办、柳州市城中区文化馆承办,柳州市群众艺术馆(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导的『非遗所享“技忆”传承』2021年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大赛(城中区)传承力评选活动拉开序幕。

传承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这条路,他们这样走

▲『非遗所享“技忆”传承』2021年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大赛(城中区)传承力评选活动线上投票渠道(截图) 数据来源:《在柳州》APP

传承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这条路,他们这样走
传承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这条路,他们这样走

▲『非遗所享“技忆”传承』2021年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大赛(城中区)传承力评选活动线下协同评定会现场

以“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的综合评比方式,根据城中区螺蛳粉门店的店铺信息、传承人信息、技艺传承、文化传承、发展创新五个方面,综合评选出了8个商家,上榜2021年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大赛(城中区)传承力评选活动“综合传承力推荐榜”。

用“非遗”助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柳州市城中区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局长 韦晓-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旅游合体既强强联合又相辅相成,文化和旅游密不可分,非遗更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后,城中区创新推出“非遗”研学品牌活动,打造螺蛳粉研学传习所等,这些不仅提高非遗传承的实践水平,也为旅游业注入更加优质、更富吸引力的文化内容。

传承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这条路,他们这样走

▲“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研学课堂三门江中学站:同学们认真倾听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张泰华先生)与柳州螺蛳粉之间的故事

传承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这条路,他们这样走

▲“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研学课堂马鹿山小学站:同学们正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柳州螺蛳粉

传承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这条路,他们这样走

▲“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研学课堂学院路中学站:同学们认真向市级非遗传承人何涛先生学习煮粉工艺,感叹“原来煮粉还有那么多道工序”

传承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这条路,他们这样走

▲“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研学课堂三十中附小站:同学们展示手绘螺蛳粉T恤

下一步,城中区还将以“非遗研游”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和利用环江滨水大道的各个乡愁馆资源,做好研游课的开发。让来到柳州市城中区的朋友们不仅仅是欣赏好山好水好风光,也不是简单的“走马观花”“到此一游”,而是从繁华闹市走向乡野小巷,从购物场所走向文博场馆,看民俗、看历史、看文化,感受城中区个性化、深度化、特色化的品质旅游。不断发挥区位优势,深挖地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强化地域特色文化,将文化遗产、自然景观等优势文旅资源转化为发展动力,加快打造都市休闲目的地、旅游时尚消费区,奋力开创全域旅游新局面。”

传承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这条路,他们这样走
传承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这条路,他们这样走

▲城中区环江滨水大道 图源:城中区委宣传部

给非遗传承力注入新时代活力

鼓励全民参与 全民关注 全民了解

-柳州市城中区文化馆非遗负责人 邓丽芳-

关于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传承力”的理解,可以说是希望通过每位认真做好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传承的人们的日常,宣传或发扬他们的传承方式、传承形态,从而能达到全民参与、全民皆喜、全民关注以及全民了解。城中区文化馆作为城区文化旅游的宣传窗口,在非遗这一块工作下了很大功夫。

传承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这条路,他们这样走

除了举办『非遗所享“技忆”传承』2021年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大赛(城中区)传承力评选活动,城中区文化馆还从“非遗+研学+旅游”的角度出发,在2021年开展了12期实践教育基地“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研学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非遗研习所,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的交流,让同学们零距离地了解柳州螺蛳粉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制作工艺;通过学习、互动、交流、聆听、参观、体验、品尝等多种方式,领略柳州螺蛳粉的独特魅力。

传承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这条路,他们这样走

▲“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研学课堂民族实验小学站:同学们活动结束后带着自己的文创作品合影

传承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这条路,他们这样走

▲“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研学课堂马鹿山中学站:有趣的研学课结束,让我们来一张合影吧!

传承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这条路,他们这样走

▲“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研学课堂十二中学站:“让世界爱上螺蛳粉!”同学们与非遗传承人一起大声喊出口号

传承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这条路,他们这样走

一碗螺蛳粉,一座柳州城。螺蛳粉对于柳州来说,是“有味道”的城市名片,也是“可食用”的非遗文化。

传承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这条路,他们这样走

如果说文物古迹构造了中华文明的骨骼,那么非遗手艺则是传统文化的灵魂。非遗千古传,文泽天地间。每一碗柳州螺蛳粉背后,都承载着独具匠心的非遗手艺,我们不仅要保护与传承,讲好柳州螺蛳粉故事,传播非遗声音,更要顺应时代变迁,不断实践,不断挖掘,不断创新,赋予柳州螺蛳粉更多新的可能。

Happy New Year

撰稿:谭帼萃

编辑:樊浩鑫

审核:李丽芳

传承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这条路,他们这样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