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
抓获11名犯罪嫌疑人,查获假粮液、茅台、阳河等酒类200多箱、瓶盖、防伪标志、包装材料10万多件,涉案金额高达5000多万件。今年4月,浙江省台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胡椒江区公安局,打断了生产、销售假冒高端品牌酒的产业链。作为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在民生领域调查的"铁拳"行动的典型案例,本案的结案有力地反映了"铁拳"行动在威慑违规者和警示经营者方面的作用。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执法检查局局长严军在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时表示,"铁腕"是"铁拳"行动的特征之一,是反映违法者不敢再犯的"铁"要求。
打8个"烦恼的事情",让监督长牙
"针对民众'绝望'的担忧,市场监管总局今年4月组织了一场全国性的'铁拳'运动,让监管的牙齿,让消费者微笑。市场监管总局信息司司长于军表示,近年来,"山寨"食品、"神药""神药"虚假广告、中介费、钢带、"黑气瓶"等消费者憎恶现象并不少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一方面,我国市场监管资源与监管对象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对一些危害民生的违法行为的惩罚还不够。如何进一步解决群众的这些忧虑?
"作为回应,'铁拳'运动的重点是民生领域的八项关键违法行为,包括销售未经检查或检查或检测为'克伦特罗'的动物产品,水产品和肉类;减少材料"劣质钢筋、电缆;劣质儿童玩具的生产与销售;中间"无序收费";"黑气瓶"的翻新;农村市场的"山寨"饮料和食品;'神医''神医'等虚假广告。"俞说。
于军表示,"铁腕"行动的关键还在于"握指成拳头",形成联合力量,在执法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利用市场监管的新型综合执法,发挥系统整合效应,集中办案,获得最大的执法效果, 做好日常监管和执法案件,充分发挥网络交易监控和12315平台等技术支持,加强上下层、区域间市场监管机构合作。
禁药、露头上危害民生的"黑气瓶"
"我亲自测试产品,出生26天后33斤瘦,承诺无效退款;出生后瘦52斤,总是接受订单;尝试安装燃烧脂肪的去清单,结果,任何身体瘦......"这是一起"铁腕"行动的典型案例,安徽省铜灵市市场监督局接到消费者投诉举报。消费者表示,他们通过Express平台上的微信转账购买了试用包装的减肥糖果,服用后经历了一系列不舒服的反应。
饮食糖被发现含有禁用药物西布曲明。执法人员据线索销毁了2个生产加工场所,查获了片剂和胶囊生产设备20台,涉及片剂糖果及原料300余公斤,价值1000多万元。
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北京水潭医院药学部主任、中国非处方药协会专家张世歌告诉中国经济网,西布群明可以加重抑郁、焦虑、压力、痴呆,能升高高血压,加快心律,早已被国家禁止。
"我把孩子吓死了,我吃了这种减肥药。由于监管机构的及时干预,还有多少人会因此而遭受肉体上的破坏?"成都消费者刘立群说。
加油!这是"铁拳"行动对民生违法的坚定态度。在八大重点领域,"黑气瓶"的改造和销售也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命。
据了解,到2020年底,全国在用气瓶约1.79亿个,其中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液化石油气瓶1.5亿多个。气瓶充填过程复杂,充气介质有一定的压力,其中大多数易燃易爆,风险高,而"黑气瓶"是指翻新的排气瓶或未知气瓶,其风险较大。
今年1月28日,据社会公开报道,闽南县市场监督局执法人员在一次检查中发现,陶某出售的瓶装液化石油气不仅严重超载,而且存在掺假问题。"一个超载的气缸就像一个'炸弹'。市场监督总局执法检查负责人告诉记者,掺假的液化气可能会腐蚀气瓶阀、泄压阀和软管,容易造成易燃气体泄漏,造成气体爆炸事故,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在中介机构违法指控、虚假广告管理等重点领域,"铁拳"行动取得了成效,据报告,上半年发现中介机构涉嫌违法指控达1.85亿元;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四批共40起案件。这些案件的查处,有力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效回应了社会关切,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中国经济网记者: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