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直接打民生問題,市場監管總局"鐵拳"行動做"鐵案"

來源:中國經濟網

抓獲11名犯罪嫌疑人,查獲假糧液、茅台、陽河等酒類200多箱、瓶蓋、防僞标志、包裝材料10萬多件,涉案金額高達5000多萬件。今年4月,浙江省台州市市場監管局聯合胡椒江區警察局,打斷了生産、銷售假冒高端品牌酒的産業鍊。作為2021年市場監管總局在民生領域調查的"鐵拳"行動的典型案例,本案的結案有力地反映了"鐵拳"行動在威懾違規者和警示經營者方面的作用。

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執法檢查局局長嚴軍在接受中國經濟網采訪時表示,"鐵腕"是"鐵拳"行動的特征之一,是反映違法者不敢再犯的"鐵"要求。

打8個"煩惱的事情",讓監督長牙

"針對群眾'絕望'的擔憂,市場監管總局今年4月組織了一場全國性的'鐵拳'運動,讓監管的牙齒,讓消費者微笑。市場監管總局資訊司司長于軍表示,近年來,"山寨"食品、"神藥""神藥"虛假廣告、中介費、鋼帶、"黑氣瓶"等消費者憎惡現象并不少見。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一方面,我國市場監管資源與監管對象之間的沖突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對一些危害民生的違法行為的懲罰還不夠。如何進一步解決群衆的這些憂慮?

"作為回應,'鐵拳'運動的重點是民生領域的八項關鍵違法行為,包括銷售未經檢查或檢查或檢測為'克倫特羅'的動物産品,水産品和肉類;減少材料"劣質鋼筋、電纜;劣質兒童玩具的生産與銷售;中間"無序收費";"黑氣瓶"的翻新;農村市場的"山寨"飲料和食品;'神醫''神醫'等虛假廣告。"俞說。

于軍表示,"鐵腕"行動的關鍵還在于"握指成拳頭",形成聯合力量,在執法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利用市場監管的新型綜合執法,發揮系統整合效應,集中辦案,獲得最大的執法效果, 做好日常監管和執法案件,充分發揮網絡交易監控和12315平台等技術支援,加強上下層、區域間市場監管機構合作。

禁藥、露頭上危害民生的"黑氣瓶"

"我親自測試産品,出生26天後33斤瘦,承諾無效退款;出生後瘦52斤,總是接受訂單;嘗試安裝燃燒脂肪的去清單,結果,任何身體瘦......"這是一起"鐵腕"行動的典型案例,安徽省銅靈市市場監督局接到消費者投訴舉報。消費者表示,他們通過Express平台上的微信轉賬購買了試用包裝的減肥糖果,服用後經曆了一系列不舒服的反應。

飲食糖被發現含有禁用藥物西布曲明。執法人員據線索銷毀了2個生産加工場所,查獲了片劑和膠囊生産裝置20台,涉及片劑糖果及原料300餘公斤,價值1000多萬元。

北京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北京水潭醫院藥學部主任、中國非處方藥協會專家張世歌告訴中國經濟網,西布群明可以加重抑郁、焦慮、壓力、癡呆,能升高高血壓,加快心律,早已被國家禁止。

"我把孩子吓死了,我吃了這種減肥藥。由于監管機構的及時幹預,還有多少人會是以而遭受肉體上的破壞?"成都消費者劉立群說。

加油!這是"鐵拳"行動對民生違法的堅定态度。在八大重點領域,"黑氣瓶"的改造和銷售也嚴重危害了人民群衆的生産生命。

據了解,到2020年底,全國在用氣瓶約1.79億個,其中與人民群衆的生産和生活息息相關的液化石油氣瓶1.5億多個。氣瓶充填過程複雜,充氣媒體有一定的壓力,其中大多數易燃易爆,風險高,而"黑氣瓶"是指翻新的排氣瓶或未知氣瓶,其風險較大。

今年1月28日,據社會公開報道,閩南縣市場監督局執法人員在一次檢查中發現,陶某出售的瓶裝液化石油氣不僅嚴重超載,而且存在摻假問題。"一個超載的氣缸就像一個'炸彈'。市場監督總局執法檢查負責人告訴記者,摻假的液化氣可能會腐蝕氣瓶閥、洩壓閥和軟管,容易造成易瓦斯體洩漏,造成氣體爆炸事故,嚴重危害人民生命财産安全。

此外,在中介機構違法指控、虛假廣告管理等重點領域,"鐵拳"行動取得了成效,據報告,上半年發現中介機構涉嫌違法指控達1.85億元;

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了四批共40起案件。這些案件的查處,有力地維護了人民群衆的生命财産安全,有效回應了社會關切,有效規範了市場秩序。(中國經濟網記者:明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