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九子夺嫡的真相,就是康熙布的局,三个迹象证明康熙很早属意四爷

《雍正王朝》里八爷在朝里树大根深,却为何最终输给了孤家寡人似的四阿哥?其实八爷从他开始拉帮结派那一刻就输了,所以根本没有所谓的九子夺嫡,这就是小说家为了卖书编出来的故事。

小说里,跳出来争夺储位的儿子,自始至终只有大阿哥、太子和八阿哥,四阿哥一直在暗地里使劲,其他的阿哥就是拉拉队,所以根本没有九个儿子出来争抢帝位。

九子夺嫡的真相,就是康熙布的局,三个迹象证明康熙很早属意四爷

我们都知道康熙是一代明君,所以康熙是个不折不扣的明白人,康熙很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继承人。阿哥们想要当康熙的继承人,那么就要知道康熙对继承人的要求,可惜是的康熙那么多儿子,只有四阿哥把握住了康熙对继承人的要求。

康熙对自己的继承人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对百官下得去狠手。

一代皇帝有一代皇帝的历史任务。康熙登基的时候,国家只是名义上统一,南有三藩和郑经,北有噶尔丹和俄国,康熙的任务就是要打败这些外敌,可是要打败外敌,就要求内部不能出乱子,所以康熙对于王朝内的大臣很宽厚,对大臣们的结党和敛财也睁一眼闭一眼,只有闹得过分才会处理。

康熙的这种宽厚导致的结果就是,虽然康熙得了一个仁君的名号,但是在康熙后期国库空虚,贪官遍地,满清朝政岌岌可危。而满清的统治者们时刻都牢记,自己的王朝是少数满人统治汉人,如果不努力让国家变好,人口众多的汉人就会造反。

九子夺嫡的真相,就是康熙布的局,三个迹象证明康熙很早属意四爷

康熙为了延续满清的统治,所以他心目中的继承人就是那种可以狠下心来整顿朝纲的人,因为只有政治清明了,满清在中国的统治才会稳定,况且外敌已经被自己处理差不多了。

外患没有了,接下来就该清理内忧了,可惜的是打败了自己所有敌人的康熙发现自己太老了,已经没有时间和魄力继续处理满清朝廷的内忧了,所以他就计划把这个任务交给自己的继承人。

这相当于继承人没上位,康熙就给继承人安排了任务,剩下的就是考察自己的哪个儿子能胜任这个任务。

处理内忧这个任务,首先就要求儿子们不能在朝中拉拢大臣,只要有阿哥敢结党,那么康熙就会排除他。道理很简单,你没上台之前就拉拢了一批人帮你摇旗呐喊,那么你上台之后,你怎么能下手处理这帮人,最大可能是不但不处理反而还要赏赐,这就会导致朝政更加糜烂。

九子夺嫡的真相,就是康熙布的局,三个迹象证明康熙很早属意四爷

我们知道了康熙的心思后,再来看这些阿哥们,大阿哥背后是明珠,太子背后是索额图,都是结党的老手,指定是不合格的,所以很快就失去了继承资格。那个八爷更可笑,完全看不懂康熙想要什么,疯狂拉拢人,岂不知他拉拢的人越多,就离帝位越远。

康熙纵观自己的那些儿子,只有那个不声不响尽心办事的四儿子最符合自己的心意——办事时候能下去狠手,而且也不去朝廷上拉拢大臣,这些品格能保证他登基后不受老关系的掣肘,整顿朝纲。

康熙很早就属意四阿哥,主动帮老四布置势力保他顺利即位,不但把老四的舅舅隆科多安排成为北京九门提督,还让年羹尧担任甘陕总督牵制在外执掌重兵的十四阿哥,另外对四阿哥的帮手十三阿哥名为圈禁实为保护,预备将来利用十三阿哥控制丰台大营保卫四阿哥登基。

有了康熙的这些安排,四阿哥顺利即位,年号雍正。雍正登基以后,所作所为没有让康熙失望,填补朝廷亏空,改革税制,整顿朝纲,让康熙末年松垮的朝政焕然一新。

如果当时是所谓的八爷即位,估计满清可能就由于朝廷全是贪腐,一百年就结束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