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二胎后,女儿得了抑郁症”

大家好,我是窈窕妈妈。

有了二胎后,很多父母都费尽心思,努力想要平衡好对两个孩子的爱。

可只有亲身养育过二胎后才明白:一碗水端平,是二胎家庭最大的谎言。

“二胎后,女儿得了抑郁症”

二胎家庭问题一:

父母偏心而不自知

前几天,看到一位二胎妈妈的视频,她虽然说自己同样爱两个孩子,可在实际生活中,还是不自觉地“偏心”了。

视频中,妈妈早上5点钟起床给小女儿喂奶,哄睡小女儿后便起床洗漱、收拾卫生、做早饭。

打扫房间过程中,大宝告诉妈妈,妹妹拉臭臭了,妈妈马上放下手中的活,温柔地照料妹妹。

妹妹正处在咿呀学语的阶段,虽然没说一句完整的话,但只要妹妹发出声音,妈妈就会回应她。

吃早饭时,妈妈和妹妹坐在一边,方便照顾妹妹吃饭。而大宝单独坐在另一边,自己独立吃饭。

“二胎后,女儿得了抑郁症”

正如这位妈妈自己所说,她把更多的关注和耐心给了小宝。

“二胎后,女儿得了抑郁症”

吃早餐过程中,爸爸逗趣大宝,问她要饼吃。大宝没有理会爸爸,而是自己默默地吃着饼。

爸爸没要到饼,便随口说了一句“一点都不爱你爸爸”。

大宝接了一句“我也没给妈妈”。

本来是一段再平常不过的对话,可就在大宝说完这句话后,妈妈突然生气地向她发问:

“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爱你呢?你说呀!你说了我们才知道怎么做啊!”

大宝开始小声回答妈妈,但妈妈却没有看大宝,而是把身体偏向妹妹那边吃着饭。

“二胎后,女儿得了抑郁症”

直到大宝提到了“扎头发”这三个字,妈妈才突然转头看向大宝,冲她喊道:

“我让你扎头发,披着头发吃饭头发都吃到嘴巴里面有问题吗?你扎完头发再吃饭有问题吗?有问题吗?!”

“二胎后,女儿得了抑郁症”

大宝摇了摇头后,妈妈依然不依不饶地指责她:

“天天说一些不爱你不爱你,怎么才叫爱你?!”

“不爱你能长这么大,不爱早就掐死你了!”

“二胎后,女儿得了抑郁症”

说实话,听到“不爱你早就掐死你了”这句话时,我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种话对一个几岁的小孩子来讲,太残忍了。

也许是负面情绪压抑太久,说完这些话后,妈妈并没有停下对大宝的指责,话语里甚至在指责大宝“白眼狼”:

“家里吃的好的都留给你一个人,衣服你是家里最多的,你要什么几乎能满足你的都给你买了,吃饱了带你玩,这还叫不爱你吗?”

“你想想你爱过我们吗?你吃什么东西就像你一个人有的,你有没有主动给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尝过?”

在妈妈连珠炮般的语言攻击下,大宝低头默不作声。

爸爸也在一旁沉默不语,只是盯着大宝看。

小孩子是最敏感、最懂爱的,大宝不会无缘无故觉得父母不爱她。

而妈妈虽然不该在饭桌上训斥孩子,但她也是很痛苦的。

她不理解为什么满足大宝的一切物质需要、同等地爱两个孩子,大宝还是要抱怨。

“二胎后,女儿得了抑郁症”

二胎家庭中,但凡两个孩子年纪差在3岁以上,几乎都会出现“父母偏心而不自知”的情况:处处照顾小宝,忽视了大宝的心理需求。

即便在父母心中同样爱两个孩子,甚至在物质上多弥补大宝,还是会让大宝感到被冷落。

“二胎后,女儿得了抑郁症”

二胎家庭问题二:

父母好心办坏事

只要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再公平的爱,在他们眼中也是偏心。

在知乎上看过一个关于二胎家庭平衡爱的问题,其中一个回答很触动我:

“二胎后,女儿得了抑郁症”

“你以为的公平,在孩子身上感受的就是不公平”,这种情况,我也亲眼看到过。

闺蜜晓榕是位二胎妈妈,大宝是女孩,二宝是男孩,两个孩子相差7岁。

为了保护大宝,从备孕二胎那一刻起,晓榕就不停地学习二胎育儿知识,不希望二宝出生后,大宝心里不平衡。

每次去晓榕家做客,我也能看到,她对待两个孩子的态度完全一样。

二宝玩的玩具、吃的零食,即便已经不适合大宝这个年纪,晓榕还是会买份一模一样的给大宝。

但大宝并没有因此高兴,性格还比之前也闷了不少,甚至有了抑郁倾向。

“二胎后,女儿得了抑郁症”

图源:视觉中国

我听到后很疑惑,晓榕叹了口气给我解释说,在大宝眼中,妈妈一切以弟弟为标准,所有吃的玩的都是因为弟弟有,自己才有。

尽管晓榕平时也会在家里陪大宝玩,但有了弟弟后,晓榕只带大宝去过一次她最爱的游乐园。

听到这里,我恍然大悟。

孩子之所以觉得父母偏心,不是因为父母不关注自己,而是因为没得到自己想要的关注。

因此,当二胎父母奋力想要一碗水端平,却还是让孩子感受到不公时,问题不在于父母“爱得不够”,而在于爱错了方向。

“二胎后,女儿得了抑郁症”

二胎家庭的父母

该如何平衡好爱?

“大人眼中的公平,并不是孩子心里想要的爱”,问题找到,解决办法也就有了。

我们总说“爱要公平”,但其实大家心里也都明白,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

与其一味地追求事事“公平”,不如适当“偏心”一下。

“二胎后,女儿得了抑郁症”

在大宝表达妈妈偏心后,闺蜜晓榕开始反思。

通过不停摸索和实践,她找到了最适合二胎家庭的育儿方式——因材施教+统一原则。

这里的“因材施教”,主要是指有区别地对待两个孩子。

每个孩子的喜好都不一样,我们要在孩子喜欢、需要的方面多下功夫。物质和精神陪伴都要给到。

之前看过谢楠的一小段育儿观,跟这点很类似:

谢楠刚生二胎不久,有天吴所谓(大儿子)请求谢楠陪自己看书读故事。书看了没一会,吴老二(小儿子)睡醒,大哭起来。

听到吴老二的哭声,谢楠虽然心里挂记,但没有立马放下书去安抚,而是让保姆去照看他,自己继续陪吴所谓读故事。

因为是吴所谓要求妈妈陪自己读书的,他很在意这件事。如果谢楠在这时候撇下他去照看吴老二,吴所谓心里一定会觉得妈妈更爱弟弟。

讲完故事后,谢楠跟吴所谓商量:以后如果再有这种情况,妈妈可不可以先去照看一下弟弟?

谢楠的这种做法让吴所谓看到:弟弟的存在,不会分走妈妈对自己的爱。

所以他欣然同意了妈妈的请求。

“二胎后,女儿得了抑郁症”

虽然多数普通家庭没有保姆,但我们可以灵活调整对策:

在每个孩子最需要、最在意的事物上,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陪伴。

充分满足孩子最大的心理需求,他们才不会缺乏安全感。

大宝喜欢看书、打扮,就给他们多买书和衣服,陪他们读故事、夸奖他们好看。

二宝喜欢美食、玩耍,就给他们多买好吃的和玩具,陪他们享受美食、带他们去游乐园玩。

你的爱是否公平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们都能感受到你的爱。

与此同时,在原则问题上必须公平对待两个孩子,实事求是。

在某期综艺节目中,冉莹颖的两个儿子隔三差五打架,忍无可忍后,冉莹颖决定惩罚两个孩子。

在关“小黑屋”惩罚的过程中,冉莹颖把重点放在“不能打架”上,于是围绕着这个点,要求兄弟两人互相道歉,并且承诺不再打架。

“二胎后,女儿得了抑郁症”

大儿子轩轩年纪较大一点,很快就答应妈妈不打架。

而小儿子皓皓年纪很小,话有时候都说不利索,看到妈妈这么凶,他被吓得一直哭。

但冉莹颖没有就此放弃,而是一直要求皓皓说自己不再打架。

“二胎后,女儿得了抑郁症”

直到他跟哥哥态度一致,表示不再打架后,冉莹颖这才作罢。

公平公正处理原则问题,才能让两个孩子更加友爱地相处。

原则上不偏心,并给每个孩子带来他们最需要的爱与陪伴,才是维系好二胎关系的关键。

掌握好这两点,二胎家庭中的很多问题也都能得到解决。

“二胎后,女儿得了抑郁症”

二胎家庭中的两个孩子,始终处在天平的两端。

父母的爱是托起天平的杠杆,而陪伴与关照则是砝码。

由于两个孩子的天然重量不同,一味地给天平两端添加同样的砝码,只会让天平倾斜得更严重。

只有灵活调整两边的砝码,给予他们最需要的重量,才能维持好平衡。

二胎家庭的“一碗水端平”,不是等同分配物质与陪伴,而是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他们最需要的爱。

点亮「在看」,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珍爱中成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