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上深,只有深圳“人均”搞钱焦虑 | 心理咨询师眼中的深圳人

作者:深圳微时光
北上深,只有深圳“人均”搞钱焦虑 | 心理咨询师眼中的深圳人

短短40多年的时间里,深圳从小渔村变成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演令人惊叹的深圳速度。

一个以高效、快节奏为底色的城市,生活在这里的人,似乎也需要像气球一样迅速膨胀,与城市并肩同行。

但每个人把自己效率化的同时,心理上的负重也在无形增加——人不是机器,就算加满油急速前进,也免不了偶尔来个急刹车。

徐琳在深圳做了3年的心理咨询师,三年的时间里,她看见了众多深圳人的焦虑和困顿,这是这座城市的另一种底色。

或许从她的叙述里,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城市与个人的关系。

以下是她的自述。

01

深圳人搞钱焦虑:

搞不到钱,就是无意义

来深圳之后,我才知道大家都会有搞钱的焦虑。

在这座城市,可能有个成长性的需求,比如说开阔眼界,结识更高层次的朋友——但最后,这些概念上的好处,最终要有一个现实的落脚点:

那就是钱。

“搞钱”的氛围下,会带来什么呢?第一个就是精神匮乏,像有些人就会说,觉得自己每天都在想着如何提高自己的收入,等到一闲下来,突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非常恐慌。

可以理解为,“搞钱”之外,没有了生活。

你在上海和北京,人们谈论的是哪家咖啡馆好喝,今天哪家店衣服又出了新款,要怎么搭配衣服,这些都是和生活相关的。

但在深圳,感觉我听到的就是基金、风口和创业。

北上深,只有深圳“人均”搞钱焦虑 | 心理咨询师眼中的深圳人

我在做心理师的时候,深圳人诉说最多的就是职场和搞钱,生活化的东西很少。生活化的其中一个例子是什么,就是爱情。

我在别的城市做咨询,可能很多人会因为爱情问题痛苦老半天,但在深圳,似乎没什么人会烦恼爱情。

感觉还真是印证了那句话:“深圳女孩,无心恋爱只想搞钱”。

可能某种意义上,在爱情上消耗的是浪费时间。要付出时间成本,最后也不一定能在一起,何必呢?

爱情在深圳人眼里,或许是一个性价比极低的投资。

北上深,只有深圳“人均”搞钱焦虑 | 心理咨询师眼中的深圳人

“搞钱”带来的另一点就是,对自己评价的狭窄化。在深圳,你能搞到钱,买房子,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但对于那些普通白领来说,就算在深圳干一百年,可能也买不起深圳的一套房。

他们就会跟我说,觉得自己很失败,在这里什么也没干成。

但仔细对谈,其实每个人都忽略了来到这里获得的东西——一个很谈得来的朋友、一家很喜欢的书吧,或者我从一个内向的人,变得很会沟通。

这些都是成功的,但被“搞钱”单一的标准给隐去了。

而且很多时候也是因为同辈的压力,别人在创业、炒股票基金,搞电商,动不动就能赚个上百万,自己呢,还在给别人打工,钱投在基金里,一睁眼醒来都是绿的。

都是人,怎么差别这么大?

但是搞钱这个词其实很宽泛,没有个具体量化的标准。对于你自己来说,到底要搞到多少钱才满意?

事实上,人的欲望是填不满的,搞到一百万,就想要一千万,欲望的沟壑永远不会填满。

北上深,只有深圳“人均”搞钱焦虑 | 心理咨询师眼中的深圳人

归根结底,搞钱带来的焦虑还是和别人比较。可能自己过得并不差,能留在这个城市已经算很厉害了,但一跟别人较劲,心里就开始惶恐了。

还有一点就是,很多人会觉得,我来深圳舍弃了亲情和爱情,周一到周五工作,周末还充电学习,我付出了这么多,就是为了搞钱这个目标而来。

做了这么多牺牲,还是拿这么点工资,就会感觉非常不值,产生强烈的错位感。

我对“搞钱”一直是保持中立的态度,对于很多人来说,搞到钱,能够立足,能够往更高的层次攀爬,搞钱是他在这个城市的出路。

关键的一点,是要把握好平衡。工作之外留点空间,发10分钟呆,捡起自己的爱好,这些是自我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支点。

北上深,只有深圳“人均”搞钱焦虑 | 心理咨询师眼中的深圳人

02

深圳人“鸡娃”焦虑:

“鸡娃”也是“鸡”自己

我不怎么做青少年这块,但是很多家长会带着孩子来咨询。

有些孩子厌学、逃学,父母觉得束手无措,不知道怎么办,这是一方面;

还有一方面就是我们说的“鸡娃”,家长觉得孩子成绩不好,很焦虑,其实孩子都能拿90多分了,父母就是不满意。

孩子厌学,是一个结果,不是原因。出现这个症状,可能是跟他同伴的关系出了问题,或者说跟学校和老师在适应上出现了困难,这些都有可能会导致孩子不想上学。

更重要的是,要回溯到孩子的成长经历,把时间线拉长,找到更深层次的原因。

“鸡娃”很多时候是父母把自己的焦虑投射给了孩子,希望通过“鸡娃”这个方式,来缓解自身的生存压力。

北上深,只有深圳“人均”搞钱焦虑 | 心理咨询师眼中的深圳人

“鸡娃”的大多数都是中产家庭,这很容易理解——中产相对富人阶级,掌握的资源更少,而相对于更底层的人,又没有一种很强烈的归属感。

总的来说,就是向上的通道狭窄,掉下去的豁口又很大。

所以,这种焦虑自然会延展给孩子。某种意义上说,不但“鸡”的是孩子,更是家长自己。

往深处剖析的话,深圳的中产家庭,父母大多都是这个城市开拓者,可能是从农村或者县城出来打拼,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

他们身上会自带一种艰苦感,会在饭桌上跟孩子讲自己以前多不容易,在他们看来,“鸡娃”不是压迫,而是爱你。

我当时都没这个条件学习,现在家里什么好的都给你,有啥理由叫苦叫累?

北上深,只有深圳“人均”搞钱焦虑 | 心理咨询师眼中的深圳人

实际上,学习是靠自驱力,而不是靠别人鞭打你。

父母可以聊自己以前的经历,但不要经常提,或者过多渲染,因为当孩子接收到后,他会把学习当成一种责任——我爱父母,所以我必须好好学习。

而不是说,我真的希望从学习中获得到经验和知识。

之前微博上不是有个数据,说青少年患抑郁症的比例高达24.6%吗?我们这边也有青少年来做咨询。

有些孩子是有躯体化症状,就是一上学就感到恶心,想吐或者头晕,总之身体就是不舒服。

每个孩子形成原因都不同,但我觉得都有大环境的影响,“鸡娃”也好,“内卷”也好,这是一种长期反复的压力,是非常窒息的。

很多孩子也会有虚无感,觉得人生没意义。这也是“鸡娃”可能会带来的一个后果,父母把自己的期望强压在孩子身上,孩子照做,但走着走着,发现不对劲:

我根本不想过这样的人生,我从来没有选择过。

北上深,只有深圳“人均”搞钱焦虑 | 心理咨询师眼中的深圳人

我们所要做的是,要真正弄清楚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是什么?

这个期待又是否现实?家长在“鸡娃”,“鸡”出来的能力,是不是真的能支撑孩子在未来立足?

这个问题是复杂的,也是值得探讨的。

03

深圳人的职场焦虑:

一天不学习就会难受

深圳人的职场焦虑感,也是很严重的。

最常咨询的,就是关于KPI。作为公司,我有自己的盈利需求,作为打工人,他会觉得KPI太高,我完不成,超出自己的能力。

然后就出现了错位。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给的解决办法不是说,没事,那你就躺平吧,累了就休息,不要太为难自己。

不是通过这种逃避的方式去换取一种心理安慰,这对患者没有帮助。

我们会引导他,首先,公司定这个KPI,真的超出你能力范围之外吗?

毕竟这绩效是在一个平均水平上的,根据大部分员工的能力定下的目标,具有普适性。

所以,可能是你自己本身就带着很消极的心态去工作,或者你本身就不喜欢这个工作,那么你可能考虑的是要不要辞职。

很多时候,是焦虑让我们裹足不前。

北上深,只有深圳“人均”搞钱焦虑 | 心理咨询师眼中的深圳人

萨特有句话叫,行动决定本质。你必须先行动起来,投入到生活和工作里,才会有答案。

总是沉溺在情绪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深圳人还有一点也蛮有意思的,就是对时间很焦虑。

他们总是会觉得,一天24小时,时间很短,我一定要效用最大化,我要充电,我要学习,不能浪费一点时间。

比如有些人,他就会觉得,虽然是周末,可是我一天都躺在家里,啥也没干,很有负罪感。

我必须要学一些财经课,学一些英语,把时间塞满。

包括来我们这做咨询也是,大家的状态都比较急躁,希望自己的心理问题尽早解决,不要占用我太多时间,尽早解决最好。

问题在于,为了焦虑而去学习,是一种无效的学习。

这种行为的背后,是为了通过学习来缓解焦虑,但你自己可以明显感觉到,学习的时候也不是投入的状态,最后吸收的东西也是有限的。

北上深,只有深圳“人均”搞钱焦虑 | 心理咨询师眼中的深圳人

我觉得这种焦虑就是深圳的一种底色。节奏快,竞争压力大,每个人都害怕被淘汰,一定要做出点什么,去超越些什么。

深圳从短短40年的时间里变成了一线城市,生活在这里的人,也要去适应这种节奏,有点像快食店里打了激素的鸡,要在短短几月里把自己膨胀起来。

深圳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可能我也可以慢点,或者说我也不是一定要去适应这种快速运转的模式。

但在潜意识上,还是会不断催促自己,加足马力,让自己融入这个城市。

//

在徐琳看来,搞钱、职场和“鸡娃”——这些焦虑,都是快节奏生活里,不断延展开来的,都在一个土壤里生长,开出的花不同而已。

心理师所做的,是帮助人们偶尔跳出这台高速运转的机器,获取精神上的某种平衡和自洽。

“我们不帮助人们逃离,而是让他们更好的适应现在的生活”。

备注:应受访者要求,人物为化名。(文章观点只代表其中一种视角,欢迎大家讨论。)

图源:ShenzhenWeekly

本文由深圳微时光原创发布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