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5年,夫妻二人都被授军衔,丈夫从未上过前线,但无人提出异议

1955年9月某个晚上,中央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参加这场宴会的人非常不一般,他们都是在战争年代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大英雄。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感谢这些人,特此为他们举办了这场盛会,并为他们颁发奖章和授予军衔。

对于国家给予的这样一种荣誉,每个参与晚宴的人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其中有一对夫妻共同参与了这场盛会,并且他二人都被授予了将军衔。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丈夫从来都没有上过前线,可是在授衔仪式结束之后并没有人提出异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当天晚上,这对夫妻可以说是整个宴会上最为夺目的焦点,他们获得将军衔之后,身边的战友同志们都纷纷送来祝福,他们也欣然接受着其他人的尊敬。原来这对夫妻的丈夫名字叫甘泗淇,妻子名叫李贞。

1955年,夫妻二人都被授军衔,丈夫从未上过前线,但无人提出异议

李贞与甘泗淇

对于李贞这位唯一的女将军,想必我们都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对于甘泗淇,或许我们了解得还不够多。那么甘泗淇是谁呢?他从来没有上过前线,可为什么还能够得到将军的军衔呢?

在军中,甘泗淇和李贞夫妻二人被称为“双子将星”。作为双子将星中的一位,甘泗淇的经历似乎也不是那么地平凡。甘泗淇出生于1904年,是湖南省人。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家里边有兄弟6个,他排行老四。

在当时,老百姓们的生活都非常地艰苦,对于甘泗淇的家庭来说,要照顾6个孩子,确实不那么容易。甘泗淇的父母身体都不太好,家里边虽然有几间房子,十几亩田地,可是人口众多使得他们整年下来也只能以杂粮过活,日子非常紧凑。

1955年,夫妻二人都被授军衔,丈夫从未上过前线,但无人提出异议

甘泗淇和李贞

七岁的时候,甘泗淇到了上学的年纪,这个时候他被安排到了一家私塾来读书。私塾教书先生姓姜,但是很喜欢英雄人物,经常给学生们讲一些古代岳飞、林则徐等英雄。作为他的学生,甘泗淇听得如痴如醉。因此在姜先生的影响下,甘泗淇逐渐培养起了想成为一名英雄的志向。

读书虽然能够让自己增长知识,但是家里的经济情况却让他感到为难,在私塾里待了三四年后,甘泗淇不得不因为家庭困难的原因而退学。从私塾里走出来后,他一边劳作一边自学,非常勤奋刻苦。有一次他在自学过程中遇到了问题一直解决不了,所以就去私塾找姜先生解答,去了好几次都没有见到先生,直到后来才得知姜先生早已遇害。

姜先生在临死前临危不惧,表现出了一种大义凛然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地影响了甘泗淇。为此,他把姜先生临终前的遗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来激励自己。

1955年,夫妻二人都被授军衔,丈夫从未上过前线,但无人提出异议

李贞和丈夫

尽管对于先生的死他非常伤心,可是家里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父亲此时已经身染重病。很快,父亲便驾鹤西去。父亲去世后,甘泗淇的家里变得越来越窘迫,但是对于甘泗淇来说,这些困难不会阻挡他对知识的渴望。

看到同族中有这样一个孜孜不倦的后辈,甘泗淇的族长深受感动,于是就通过祠堂来捐助他完成学业。后来,甘泗淇凭借优异的成绩被送到县立第二小学读书,在这里他结识了非常多的优秀人物。

甘泗淇非常珍惜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在学校里他更加努力学习,不辞劳苦,通过自己的埋头苦干,他考上了省中学。在中学求学期间,他积极参加各种社会进步活动,经过三年的学习他考进了长沙政法专业学校。1926年,他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1955年,夫妻二人都被授军衔,丈夫从未上过前线,但无人提出异议

甘泗淇

1925年的冬天,甘泗淇放寒假回到了老家。回到老家后他听说村里出了一个名叫杨志泽的恶霸,这个恶霸私设公堂强掳民女,把政府退给乡亲们的公款据为己有。听闻这些现象后,甘泗淇鼓励百姓们鼓起勇气跟恶霸要钱。但是群众害怕杨志泽的淫威,不敢去。为此,甘泗淇决定伸张正义为群众讨回公道。

第二天,甘泗淇叫来了几个好朋友一同去找杨志泽。见到杨志泽后,甘泗淇当场揭露了他的各条罪状,听到这些话后,杨志泽觉得脸上挂不住面子,就出手打了其中一位同学,然后还要喊手下的人来抓人。

甘泗淇把外面等候的老百姓们都喊了进来,老百姓们都站起来和杨志泽争斗,随后甘泗淇还发动群众游行,并把杨志泽告上了省法院。经过各种舆论的抨击,省政府不得不把杨志泽处理掉。在甘泗淇的带领下,群众的利益被要了回来,此后他在人群中的地位和声望也越来越高,大家都非常钦佩他的勇气,认为这个人将来一定是个栋梁。

1955年,夫妻二人都被授军衔,丈夫从未上过前线,但无人提出异议

1931年8月,国民党发动军队逼近湘赣边界,想要消灭根据地。这个时候,甘泗淇已经担任起了独立1师的党代表。在职位上,他积极与师领导研究对抗敌人的策略。经过讨论,他们决定骚扰进犯永兴县的敌人。

通过游击的方式把敌人截获,切断他们与城外的联系。晚上的时候,游击队在县城周围点起了火把,让敌人对我军产生误解,不知道我军有多少兵力。经过几次骚扰,敌人感到非常疲惫和恐慌,终于决定从县城中撤离。

六届四中全会后,因为王明的错误指挥,我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在战略转移途中,我军战士大部分都是连续行军,有些人扛不住折磨,思想上出现了松懈。1934年10月,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开启长征。

1955年,夫妻二人都被授军衔,丈夫从未上过前线,但无人提出异议

李贞

在长征过程中,我军不仅要对付敌人的进攻,还要克服前进道路上资源短缺的问题,粮食是战士们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部队规定统一发放青稞面,同时规定进餐的时间和数量,每次用餐只能给一小撮青稞面。因此,很多红军战士往往是饿着肚子行军,在半路上很容易出现晕倒或者饿死的情况。

有一次,17团的某个连队指导员在发放食物的时候多给自己分了一把被战士们反映到了军团政治部,引起了部队首长的重视。为此,这位指导员被撤了职,撤职决定是甘泗淇亲自签发的。

虽然在政治上甘泗淇非常严肃,可是在生活上他又非常关心战士们,这也是他一贯的工作和思想作风。当时,他跟随着红二方面军过草地,因为他们是最后过得草地,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吃的了。为此,甘泗淇自己尝试着吃一些不知名的野菜。

1955年,夫妻二人都被授军衔,丈夫从未上过前线,但无人提出异议

长征

这种做法非常危险,一旦中了毒根本没办法抢救,但是甘泗淇顾不上这么多。他每次发现一种新的野菜后总是第一个先尝试,确定没有毒之后再通知部队寻找这种野菜。

在部队中,甘泗淇对战友们表现出了深厚的关怀之情,他指挥着战士们走出草地。红军之所以能够在后勤装备远远跟不上敌人的情况下取得这么多的胜利,就是因为有很多像甘泗淇这样的人存在。他们在红军队伍中做着优秀的政治工作。

甘泗淇在部队中要保证战士们的思想不滑坡,要始终跟随着中央的决定走。他认真贯彻上级交代的各项任务,把党的政治工作作为红军建设的生命线。到了第二军团政治部后,甘泗淇积极帮助第二军团开展政治建设。

1955年,夫妻二人都被授军衔,丈夫从未上过前线,但无人提出异议

为此,他抽调了一批政治干部,让他们到第二军团担任政委和政治机关工作人员,其中就有李贞。在他的带领下,第二军团的制度越来越健全,军事上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了。甘泗淇跟随着部队来到了战场上,这个时候他担任起了120师政训处副主任。在出发之前,首长贺龙对120师做了一系列的战前动员。甘泗淇在动员会上带领着全体指战员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誓言,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的作战士气。

1937年10月8日,八路军收复了宁武县城,进城后发现了城里老百姓的痛苦惨状。甘泗淇得知这个情况之后,他把日寇的暴行作为了激励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教材。

1955年,夫妻二人都被授军衔,丈夫从未上过前线,但无人提出异议

战士们听完他的讲述后,心里都燃起了怒火,誓要把日寇彻底赶出中华大地。1938年5月,党中央决定在大青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甘泗淇成为被选调的政工人员,号召政工人员团结少数民族,团结他们共同抗日。

在战斗中,甘泗淇说:“一切的工作、生活以及战斗的胜利都是要依靠党组织的强有力保障,之所以部队能够立下非常多的战功,就是因为党的政治工作做得很好,提供了巨大的动力”。甘泗淇把政治工作比喻成瞄向敌人的子弹,他说要把每一颗子弹都准确地瞄准敌人。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俘虏了很多国民党士兵,因为很多都是被抓壮丁进来的。为了迅速扩充我军的兵力,甘泗淇在部队中开展艰苦的活动,实行这些活动后部队的思想有了明显的提高。彭德怀了解到情况后决定去基层视察一番,在甘泗淇的陪同下,他亲自听到了来自基层对政工干部的评价。听完后彭德怀大加赞赏并下令在全军推广这种做法。

1955年,夫妻二人都被授军衔,丈夫从未上过前线,但无人提出异议

授衔仪式

建国之后,甘泗淇去到了朝鲜战场上,回国后又担任起了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在1955年的表彰大会上,他被授予上将军衔。虽然他没有上过前线,可是幕后的工作他做得不比前线差,所以后来没有一个人对他的荣誉有质疑。

甘泗淇将军的一生都在为政治工作努力,他为国家为人民付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正是因为他的无私奉献和卓越的才能,我们的人民军队在战争年代才能发挥出出色的战斗力。作为一个革命家,甘泗淇值得我们去缅怀和纪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