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2022年1月17日,位于四川省内江市餐饮协会内的内江市糖艺工作室,经过化糖、吹糖、塑糖、勾线、上色后,在糖艺师傅马杰灵巧的双手下,不到半小时,就做成了一个栩栩如生的红苹果。
内江曾经盛产甘蔗 ,并大量生产糖和蜜饯,所以被冠以“甜城”美誉。近年来内江注重挖掘开发甜文化,成立了一支形象气质佳的“甜女”,申请注册了“甜城味”区域公用品牌商标,还打造了以甜源蔗乡为代表的一批文旅地标。
内江糖艺工作室成立之后,“甜蜜内江”有了新的表达方式。

马杰正在做苹果
探访糖艺制作过程
隔着高温吹、拉、塑型
走进这间糖艺工作室,记者的目光瞬间被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吸引。孔雀迎宾、凤凰展翅、金鸡独立、虎虎生威……无一不形神兼备,很难想象这些灵动十足的作品是用糖做成的。
换上洁白的厨师服,马杰现场为记者演示了糖艺作品的制作流程。先将一块之前熬制好的糖融化一部分取用,糖块是由砂糖、葡萄糖或者饴糖等经过配比而成,“有点甜,但却不会闷,做这个最开心地就是随时有糖吃。”说着话,马杰用剪刀剪下一小块放进嘴里。
经过化糖之后,将备用的糖块放在加热灯下,保持温度。先做苹果蒂和枝叶,然后用吹气筒吹出球体造型,反复捏、搓、揉,不断接近苹果的形状,最后再将蒂、叶安装上。
苹果造型的糖艺品
糖块的温度保持在50—60℃,才最容易塑型。虽然隔着手套,但是依然烫手。马杰还记得刚开始学的两个月,每天从早上8点练到晚上12点,手被烫起无数的水泡。
特殊摆盘助力厨师获奖
后起之秀爱上这门艺术
马杰的主业其实是厨师,从业已经快20年。前两年开始跨界学习糖艺,不仅仅要会塑型,还要会搭配、调色,经过不断钻研,已经得心应手。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9月,马杰代表内江在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上,荣获中式烹调项目二等奖(第二名)。比赛中,马杰精心烹饪了“天娇羊肉串”“塞上羊排”和“振兴之桥”三道佳肴,菜品的摆盘上,他创新加入糖艺作品,做出“三羊开泰”的造型,收到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内江糖艺工作室由内江市餐饮协会和炖香园餐饮(集团)公司共同打造,现有研发人员6名。大部分都是炖香园各门店的厨师长,20岁的丁源是专职糖艺师。从刚开始的兴趣使然到屡受挫折,再到如今爱上这项艺术,他越来越坚定当初的选择。每做出一件成品,都十分有成就感,而且想要越做越精美。
丁源正在做花瓣
初心为发展甜文化
希望更多人加入壮大力量
“糖艺”制品色彩丰富绚丽,质感剔透,三维效果清晰,兼具观赏性、可食性和艺术性,是西点行业中尤为奢华的展示品或装饰原料。
内江市餐饮协会副会长兼办公室主任王道银说,之所以成立糖艺工作室,一方面是因为内江有吹糖人的历史,糖艺更加环保卫生,是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是,内江在大力挖掘糖文化,协会也希望尽一份力,擦亮“甜城”这张名片。
工作室成品
内江糖艺工作室技能技艺师承于全国食品造型艺术大师张康。张康的拉糖艺术曾荣获2012年广州美食艺术节金奖,2019年重庆糖艺手工金奖。
目前工作室已经完成了上百件作品,除了参加比赛,也常放在重要宴席的主桌,供客人观赏。
对于工作室的未来,王道银充满期待,希望更多人爱上这门艺术,将糖艺制品作为收藏品或者伴手礼,也希望更多人加入这个行业,传承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