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阮朝权臣张福銮残暴无道激起西山起义,但西山朝建立后便分裂

自古以来,如果统治者残暴无道总会激起人民的反对,孟子也说过:“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秦政严苛激起秦末大起义,新莽乱政惹起赤眉、绿林起义,汉末无道有黄巾军起义等等不一而足。在越南同样如此。广南阮朝的权臣张福銮压榨百姓,民不聊生,自然也就激起了起义。只不过这个起义在建国之后就分裂,最终以失败告终。

越南西山起义的起点是归仁府西山邑,位于越南中南部。起义的主角是越南版的阮氏三雄:阮文岳、阮文侣、阮文惠。他们的祖上本来是越南的北方人胡丕康。在南北方两个政权(郑主、阮主)的征战中,被阮主俘虏到了南方。因为个人比较有魅力,竟然被封为西山寨主。他的后人世袭西山寨主的职位,阮氏三雄的大哥阮文岳就是当时的西山寨主。算是一个地方上的小官职。

当时阮氏政权的权臣张福銮压榨百姓,民不聊生。三兄弟便趁机以西山寨为据点,拉起了一支队伍,成立了西山军。为了有更大的号召力,又把本来的姓氏“胡”改为母姓“阮”。西山军最初劫富济贫,吸引了很多穷人投入其中。又有两支中国的亡命徒、海盗组成的军队与西山军并肩作战。

阮朝权臣张福銮残暴无道激起西山起义,但西山朝建立后便分裂

阮氏三雄

乾隆三十六年(越南后黎景兴三十二年,1771年),因不满广南阮氏统治,阮文岳、阮文侣、阮文惠三兄弟在西山邑起兵,改姓母姓阮氏,建立屯堡,并联合北方后黎实际统治者郑氏,共同进攻广南阮,经过数年征讨,于乾隆四十二年(越南后黎景兴三十八年,1777年)将广南阮太上王阮福淳,新政王阮福旸一并擒获并处死,但漏掉了阮福淳之侄阮福映,逃奔暹罗,日后西山朝也灭于其手。

之后,西山新阮(区别于广南旧阮)与阮福映数度交战,均大败旧阮。越南南方一度被平定,只是无法擒获阮福映。并于乾隆五十一年(越南后黎景兴四十七年,1786年)北上灭郑氏,次年灭后黎傀儡政权,基本统一全国,结束越南自莫登庸割据以来约二百余年分裂局面。

乾隆五十二年(西山泰德十年,1787年),刚刚建立全国政权的新阮,就陷入了内讧,阮文岳封其弟阮文侣东定王,统管嘉定(今胡志明市一带),阮文惠北平王,统管富春(今顺化一带),自身驻归仁(今越南平定省会归仁市),各占一地,分别治之。并迅速陷入互相猜忌、倾轧的过程,最终导致刀兵相见,大打出手:“岳既得志,日肆淫暴,杀阮椿,又淫惠妻,人皆丑之。北侵之役,郑府货宝,一归于惠,岳索之不与。惠欲并广南之地,岳亦不与,遂成仇隙。惠乃传檄数岳之恶,……岳见之大怒,遂治兵相攻。”

阮朝权臣张福銮残暴无道激起西山起义,但西山朝建立后便分裂

孙士毅

内讧结果就是三兄弟各自为政,西山新阮刚一建立就分裂。阮文惠先击败阮文岳,与其分疆而治,并于乾隆五十三年(阮文惠光中元年,1788年)称帝,于乾隆五十四年(阮文惠光中二年,1789年)正月击败应后黎残余势力所请,由两广总督孙士毅率领,进入越南“兴灭继绝,灭阮扶黎”的清军,后再向清朝请和,获得乾隆帝应允,阮文惠改名阮光平,接受清朝册封后,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乾隆五十七年(阮文惠光中五年,1792年),在传闻计划入寇清朝的当口,阮光平突然病死,其子阮光缵继位。次年,阮文岳病死于归仁,而阮文侣早在乾隆五十二年(西山泰德十年,1787年)即已病死。阮氏兄弟先后病死,西山内乱不断,先有西山朝的将领互相猜忌残杀,后有阮文岳之子阮文宝与阮光缵龃龉日久,据归仁叛乱,西山势力大大削弱,给予了旧阮天赐良机。

阮福映早先联系法国,签《越法凡尔赛条约》,与法国结盟,共同抗击西山朝,虽屡次败于新阮,但复国之心不灭。见西山阮内乱四起,趁机联合法国,与西山朝再次展开战争,经过数年拉锯作战,终于在嘉庆七年(越南嘉隆元年,1802年),灭西山朝,擒获阮光缵并将其凌迟处死后五象分尸,并掘出阮文岳与阮文惠的尸骨,捣毁骸骨;将阮氏头骨和牌位“永禁狱中”,西山新阮就这样落幕于历史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