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袁绍要诛杀太监,曹操极力阻止:背后的汉朝阶层固化,细思极恐

?温乎曰:

汉、唐、明三朝的太监很厉害,很多人归咎于皇帝昏庸,但黄仁宇说:“皇帝不过是个符号。”

只有权力格局塌陷,太监才有机会登台表演。

一、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常常被人忽视的小细节,讲的是袁绍、何进们谋杀太监的事。

话说,汉灵帝没能熬过189年的5月,挂了。

他是被曹操欺负了一辈子的汉献帝的爸爸,也是诸葛亮口中“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中的灵......反正没什么好名声。

汉灵帝死后,把皇位传给大儿子刘辩。

嗯,汉献帝同志先靠边站站,还没轮到你上场。

他给儿子留下两件法宝:大将军何进和十常侍。何进身为皇后的哥哥、刘辩的舅舅,是外戚,而十常侍是太监。

百年来,皇帝、外戚、太监组成的铁甲战车,统治着帝国。

虽然马车的两个轮子也时常争宠,想证明自己最给力。但输了的轮子被换掉后,总会换上新的轮子,保证马车能稳定向前冲。

现在,何进想彻底废掉另一只轮子。

得,双轮马车要改成独轮车了,那还不得翻车啊?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何进同志的初中物理没学好。

关键是,“三好学生”袁绍却举双手赞成。

结果,何进没杀掉太监,却被太监骗进宫中砍头了。

《三国演义》中说:

袁绍厉声大叫:“阉官谋杀大臣,诛恶党者前来助战。”..........袁术引兵突入宫廷,但见阉官,不论大小,尽皆杀之。

十常侍之首名叫张让,临死前说了一句话:“臣等殄灭,天下乱矣,惟陛下自爱。”

咋滴,杀了太监就天下大乱了?

你还别不信,

他们扮演的角色是“中间人”,一旦没有中间人做缓冲,皇帝很快就被虎狼大臣撕的血肉模糊。

袁绍要诛杀太监,曹操极力阻止:背后的汉朝阶层固化,细思极恐

二、

汉朝建国时,做中间人的是外戚和大臣。

当时的社会结构,是泾渭分明的皇族、外戚大臣、百姓。皇帝和分封的诸侯王是董事长和大股东,投票权起码占60%。

萧何、张良、曹参们追随刘邦打天下,成为帝国的中坚力量。他们对上向皇帝负责,对下管理百姓。

刘氏皇族坐在双轮马车上安享太平,嘚~驾!

可是后来,大臣们变心了。说好手拉手直到爱的终点站,他们却偷偷在半路下了车。

俗话说,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

大臣们手中掌握着巨大的权力,眼中看到的全是便宜。于是,在汉朝经常能看到类似的画面:

这块地不错,便宜点卖给我吧。

哎哎哎,湖泊和山林也一起划进来啊。

老乡们,给我种地不用交税哦。

日子一天天过去,帝国境内大部分资源都被大臣们瓜分,土地、湖泊、山林、人口......全部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

他们是大汉帝国的豪门。

于是,汉初的社会结构变了。大臣和百姓合二为一,直面皇位上孤零零的皇帝,唯一的中间人就是外戚。

这时候,有请王莽同志发言:

“我是豪门也是外戚,所以就当皇帝了呗。”

你看,没有中间人的下场,就是下层对上层的绞杀。

东汉的皇帝很识时务,打算重新把战车修一下,具体来说就是安装一个新轮子。

新轮子是谁呢?太监。

于是,东汉的格局就成了皇族、外戚太监、豪门。

皇族是上层,外戚太监是中间人,豪门是底层。至于老百姓还算人吗,老老实实的吃土去吧。

这时你就明白,为什么袁绍支持杀太监了吧?

张口闭口都说“我乃四世三公之家”的袁绍,是属于豪门的一员。只有外戚和太监杀的两败俱伤,帝国的马车也就报废了。

到时候,皇帝坐在车顶上哭都没用。

社会资源、舆论渠道、甚至发动机生产商都是自己人,皇帝就算喊破嗓子都没人来搭理。

张让说:“我们很重要啊。”

袁绍说:“没有你们,对我很重要。”

紧接着董卓进京、关东诸侯组建军队、三国大乱世就此开启。

当初读三国的时候,怎么都想不通为什么袁绍的智商如此低,现在看来,原来人家在下一盘大棋哦!

不明觉厉,怕了怕了。

袁绍要诛杀太监,曹操极力阻止:背后的汉朝阶层固化,细思极恐

三、

数学中有一个概念:三角形最稳定。

这实在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你可以往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中套,基本八九不离十。

比如有的姑娘去相亲,会带着闺蜜一起去,和对面的大猪蹄子聊不下去时,还可以和闺蜜转移话题,活跃一下气氛。

这时的闺蜜,就是中间人的角色。

比如有的领导找员工谈话,如果话题比较敏感,就会叫办公室、部门经理一类的人作陪。

作陪者就是中间人,还充当着火力支援的任务。

比如有的夫妻想离婚,在旁边相劝的人往往会说出相似的理由:为了孩子,你们凑合着过吧。

这时的孩子,又成了夫妻婚姻的中间人。

中间人的作用就像一个缓冲带,让下边的人不容易上去,也让上边的人不轻易滑落。

各种矛盾也能在缓冲带上达成妥协,或握手言和,或暗中较量,都能把伤害降到最低。

它虽然看起来很多余,但很有用。

袁绍要诛杀太监,曹操极力阻止:背后的汉朝阶层固化,细思极恐

四、

中国历史中,太监的职业生涯巅峰是汉、唐、明三个朝代。如果仔细扒一扒的话,他们只不过是在履行自己的责任。

汉朝的太监,前文已说过。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格局是,长安的朝廷和遍地节度使相抗衡,而朝廷中只有皇帝和大臣。不论怎么说,都不稳定嘛。

于是,皇帝把禁军的军权交给太监们。

后来,太监在皇宫北方有办事机构,号称“北衙”,宰相在皇宫南面办公,号称“南衙。”

如此一来,朝廷中皇帝、大臣、太监形成稳定的权力机构,帝国境内藩镇、朝廷、太监又相互牵制,皇帝居中调停。

要不怎么说唐朝的太监牛呢?

袁绍要诛杀太监,曹操极力阻止:背后的汉朝阶层固化,细思极恐

明朝也类似。

“土木堡之变”后,朱棣同志苦心培养起来的武将勋贵,被一网打尽。虽然文官也牺牲了不少,但人家是野草,生生不息啊。

总不能让皇帝和文官唱二人转吧?

于是,太监趁机站出来,接过皇帝的橄榄枝。

宫中有一所专门培养太监的学校,从小就把智商高、相貌好的小太监选拔出来,教他们读书写文。

经过多年训练,他们足以成为皇帝的合格秘书,优秀太监甚至可以润色大学士的文章。

他们才不是影视剧中的无脑蠢货呢。

每当奏章送入宫中,太监们先分析,然后用准确干练的语言向皇帝描述,再送入内阁让大学士写下意见,最后在皇帝的同意下,太监们用御笔写下:“知道了。”

这就是明朝的办事流程。

皇帝、太监、大臣组成一个圆圈,既稳定又高效。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太监做中间人的话,皇帝和大臣之间的鸡飞狗跳。

不过,明朝恰恰有这样的例子。

崇祯皇帝登基时只有17岁,一上台就把“九千岁”魏忠贤干趴下,然后废除了太监的武功。

朝野皆大欢喜,终于“众正盈朝”啦。

好嘛,年少气盛的皇帝和大臣们正面杠了17年,终于把大明朝折腾垮了。

1644年,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

有人却说:“忠贤若在,事不至此。”

而崇祯皇帝也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关键,派人厚葬魏忠贤,可又有什么用呢?

5天后,他走向景山的歪脖子树。

袁绍要诛杀太监,曹操极力阻止:背后的汉朝阶层固化,细思极恐

五、

写这篇文章,不是给太监翻案,只是想提供一个角度。

读历史,不能只读表面的故事,还得思考故事背后的逻辑,才能用来解决身边的麻烦。

这也是读历史的意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