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被后世承认的清朝皇帝,在位三天就黯然下台,却安稳活到1942年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按照《清史稿》和教科书中的记载,清朝国祚长达两百余年,一共有十二位皇帝,这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清朝十二帝”。事实上,清朝还有一位既有皇室血统也同样有年号的皇帝,和溥仪还是族兄弟,他就是史书记载寥寥的保庆皇帝溥儁。

不被后世承认的清朝皇帝,在位三天就黯然下台,却安稳活到1942年

▲爱新觉罗·溥儁旧照

说起来,爱新觉罗·溥儁的上位和“戊戌变法”有着直接关系。由于清朝统治者长期固步自封,沉浸于天朝迷梦之中,这就导致清朝在下坡路上越走越远,最终酿成了近代的无尽屈辱。对于西方列强的步步紧逼,清廷发起“洋务运动”,试图自救,但此时依然充满自信,喊出的口号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谁知到了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北洋水师全数覆灭,大清王朝被日本这个昔日藩属打败。这强烈的心理落差,使清朝上下都无法接受。

不被后世承认的清朝皇帝,在位三天就黯然下台,却安稳活到1942年

▲“公车上书”题材油画

在声势浩大的“公车上书”后,康有为等人得到光绪支持,开启了近代中国第一次主动变革,史称“戊戌变法”。一开始,变法进行得很顺利,慈禧太后对此也表示支持,毕竟她也意识到当前正逢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改革不行了。然而随着变法持续,康有为等人的动机开始变得不纯,甚至准备夺权,保守派这才迅速转而抵制变法。在维新派打算寻求禁军支持以便抓捕慈禧太后的消息泄露后,双方矛盾彻底爆发,慈禧太后断然下旨幽禁光绪帝,还将“戊戌六君子”在菜市口处斩,轰轰烈烈的变法由此戛然而止。

不被后世承认的清朝皇帝,在位三天就黯然下台,却安稳活到1942年

▲光绪皇帝及慈禧太后剧照

在此后的数个不眠之夜中,慈禧太后都对光绪皇帝的狠心难以置信。想当初,载湉年仅4岁,是自己将他一手养大并推上帝位。虽然不是亲生,但其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乃是自己的亲妹妹,自己说起来算是她的姨母,这也算是血缘至亲了,然而如今皇帝居然想要抓捕自己,这实在是令她寒心。思来想去,慈禧太后决定重新拥立一位宗室子弟登基,端郡王载漪次子——时年15岁的爱新觉罗·溥儁被她选中。说起来,溥儁和慈禧太后也有血缘关系,前者的外祖父乃是慈禧太后的亲弟弟叶赫那拉·桂祥。

不被后世承认的清朝皇帝,在位三天就黯然下台,却安稳活到1942年

▲端郡王载漪旧照(中间坐者)

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12月24日,慈禧太后颁布懿旨,赏溥儁头品顶戴,号“大阿哥”,过继给清穆宗同治皇帝为嗣。随后,大阿哥溥儁在弘德殿念书,师傅由同治帝岳父崇绮和体仁阁大学士徐桐担任。紧接着,慈禧太后召集百官,宣布将于次年举行光绪皇帝禅位典礼,并改年号为“保庆”,推举大阿哥溥儁登基为帝。次年正月初一,大阿哥溥儁代替光绪皇帝到大高殿和奉先殿行礼。

不被后世承认的清朝皇帝,在位三天就黯然下台,却安稳活到1942年

▲奉先殿

很显然,这一系列举动表明慈禧太后已经下定决心,要让溥儁取代光绪皇帝。然而令她意外的是,这一行为却引发了许多人的强烈不满和严正抗议,各国大使首当其冲。由于他们更愿意和思想开明的光绪皇帝打交道,各国驻华公使纷纷向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提出交涉。无奈之下,慈禧太后亲信荣禄与庆亲王奕劻联名上奏,以各国大使异议颇深为由,恳请慈禧太后收回成命,慈禧太后予以批准。不久之后,义和团运动席卷全国,八国联军也兵临城下,慈禧太后不得不仓皇向西出逃,这时候也就顾不得废黜光绪皇帝,先保住自己性命要紧。

不被后世承认的清朝皇帝,在位三天就黯然下台,却安稳活到1942年

▲瀛台鸟瞰旧照

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两宫回銮之后,慈禧太后下令将载漪夺爵撤职,罪名是纵容义和团、亵渎先祖,溥儁因此失去即位的可能性,被贬为辅国公,重新过继给载漪为子。虽然溥儁只当过三日的皇帝,但是比起死于瀛台的光绪皇帝和半生飘零的溥仪来说,他无疑要幸运得多,至少能够安安稳稳地活到1942年。这也许就是不幸之中的幸运吧。

参考文献:

《清史稿·列传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