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快要过年了,过完年后第一个节日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元宵节,除了看花灯,还有一项吃货们都爱的福利,那就是吃汤圆,有的地方也叫做元宵,其实之所以有这样子的差异,其实是与一个民国时期的人物有关,这个人就是袁世凯。

袁世凯出生于河南项城的一个大家族,早年两次科举失败,后来发迹于朝鲜,在回国后积极参与新军训练,但却在戊戌变法时向慈禧太后一党告密来保全自己,后来他的地位扶摇直上,在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之后的发展我们都知道了,他在辛亥革命期间逼迫溥仪退位,并因此当上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来成为了中华民国大总统。
但是这些依旧不能让袁世凯满足,他心中还有一个皇帝梦,于是,在两年后,他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虽然仅仅过了83天的皇帝,他就被各方反对的声音赶下了台,但他对民间一些事情的影响却保存了下来,这其中就包括元宵改称汤圆。
在袁世凯正式登基成为皇帝前,当时北京的警视厅通告全市,所有的卖元宵的人都要把“元宵”改称“汤圆”,并且要把之前店铺的牌子从“元宵”改成“汤圆”,来让市民改口。而之所以发布这项命令,则是因为当时袁世凯的亲信们认为,“元宵”和“袁消”的读音相同,对于袁世凯这位即将登基的新皇帝十分的不吉利,所以就建议下令将“元宵”改称“汤圆”。
于是“元宵”就变成了“汤圆”,在今天依旧有这两种不同的叫法,但是袁世凯却真正的如同“元宵”谐音的“袁消”二字,仅仅当了83天的皇帝就被赶下台,伴随着事件的变迁消失在了历史的洪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