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健哥说心脏有声版|全球首例猪心脏移植——开创性的一小步

健哥说心脏有声版|全球首例猪心脏移植——开创性的一小步

您好!我是刘健

今天是健哥说陪伴您的第559期

近日,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外科团队成功将一颗经过基因编辑的猪心移植到人体内,这是全球首例人类成功的接受猪心脏移植的手术,同时也是世界首例转基因异种心脏移植手术。消息一出,引起了广泛议论。

健哥说心脏有声版|全球首例猪心脏移植——开创性的一小步

医生为贝内特进行猪心脏移植手术

全球首例异种心脏移植手术

接受移植手术的是一位叫做大卫·贝内特(David Bennett)的57岁男性,去年十月,贝内特突发严重胸痛在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进行治疗,但并未好转,病情已经进入心力衰竭终末期,只能依靠机器维持生命。而且,他同时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无法使用人工心脏,也等不来心脏捐献,于是,接受异种移植成了贝内特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器官移植,用于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挽救了成千上万生命垂危的患者,这种治疗手段已经被社会普遍接受。但是,国内外器官移植的缺口巨大,目前,大陆每年约有150万患者需要器官移植,但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有1.1万例,其中,心脏移植只有500例左右,更多患者由于得不到有效治疗而去世。

如果动物可以作为器官供体,这将挽救很多人的生命。

用猪来实现心脏移植,而不是用灵长类动物,是由于猪的心脏大血管在解剖学和生理学指标上与人类脏器匹配度很高,而且猪的繁殖力很强,可以提供大量的器官。

健哥说心脏有声版|全球首例猪心脏移植——开创性的一小步

异种器官移植的难点

其实,临床上心脏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很高,大陆近3年心脏移植手术1年存活率均超过92.5%[1]。因此,跨越物种的异种移植的最大难点在于免疫排斥反应。

首先要克服的是超急性排斥反应。人体内储备着对抗外来异物的抗体,也包括抗猪抗体,在猪心脏进入人体后几分钟到几小时,这些抗体会与猪细胞上的抗原结合,经过一系列反应使猪心脏失去功能,导致移植失败。

最具突破性的是,这次心脏移植手术应用了基因编辑技术来解决超急性排斥反应问题。研究者对这只供体猪进行了10处基因修饰,敲除了3个会迅速引起器官排斥的基因和1个调控生长的基因;并添加了6个提升猪心脏对人体免疫系统耐受性的基因。

健哥说心脏有声版|全球首例猪心脏移植——开创性的一小步

从相关报道来看,贝内特目前没有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不过,他仍然需要终生服用抗排斥药物,并且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来观察是否出现慢性排斥反应。

开创性的一小步

这次跨越物种的心脏移植手术最终结果,目前仍未可知。但是,无论结果如何,这次手术,是一次开创性的尝试,是人类器官替代治疗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它将犹如阿姆斯特朗迈出的一小步,成为人类器官替代治疗的一大步。

异种器官移植,无疑为很多处于器官衰竭的危重症患者带来生的希望,同时可能引发患者本身以及社会对患者身份认同的疑惑。虽然,这种开创性的治疗手段可能会带来伦理的困境,但是,在拯救生命的前提下,无论对接受异种移植的患者,或是提供器官的物种,我们可以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戏谑。

让我们共同期待,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伦理法规的完善,更多患者受益于异种器官移植,步入更健康的生活状态。

今天内容讲完了,下期更精彩。

心脏健康知识就在《健哥说心脏》

我们下期再见。

《谈 "心"-关于心脏的医学、健康与生活方式》

刘健教授作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