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看崇祯皇帝的大臣是如何评价他的领导力

崇祯皇帝是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如果他生在一个好时代说不定能称为一代明君,可以生逢乱世,他的有些言行也是明朝灭亡原因之一。

崇祯皇帝上台以后,并不是所有的大臣对他都是言听计从,也有人给他进很有价值的进言,有一个叫作陕嗣宗的御史给他写了一个奏折,其中有一段“三不可及”和“五不自知”的评价言论,值得管理者们反思。

“三不可及”

“三不可及”是夸赞崇祯皇帝的。

古来帝王好学者不少,但像咱们这位皇帝这么好学的没有,这是第一不及——好学。

第二,“声色不染,货利不求”,声色货利意思是泛指寻欢作乐和要钱等行径,也就是说崇祯就是不贪不寻欢作乐,这个是其他皇帝不及的。

第三个叫刻厉节约,从来不奢靡,叫作“云构不烦于土木,情思不及于花鸟”,你看跟宋徽宗比起来这强多了。这是崇祯皇帝好的地方:好学习、不好声色、不贪、节约。

看崇祯皇帝的大臣是如何评价他的领导力

“五不自知”

“五不自知”,就是说五个崇祯皇帝的盲点象限。

第一个叫“今陛下批答不辍,顾问日勤”,就是批阅答复奏折不停歇,什么事你都要问、都要有一个自己的意见,“使臣下凛凛于救过不及”,谁还敢畅所欲言?一个皇帝如果目光如炬,说实话是不好的。如果一个领导精力旺盛,又喜欢挑毛病,事事都能够提出自己的意见,那么底下的人肯定是“凛凛于救过不及”。就是每天忙着补错都补不过来,哪有时间去构思更大的事?哪有时间做创造性的工作?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说“今陛下一概疑之,以慷慨进言者为专擅,以一言偶误者为不敬,以修正意见者为肆欺变幻。臣恐日涉于猜疑而不自知”。崇祯疑心太重,慷慨禁言的是独断专行,偶尔说错的是大不敬,提出修正建议的欺骗自己。这种疑心可能是来自他那种不安全感,因为他正处在一个风雨飘摇、时局动荡的环境下,如果没有敏锐的敏感性,可能随时会有失去皇权,甚至丢掉性命,国家灭亡。但这却也恰恰影响了他重建这个国家。

第三个说皇上的官威太大了,叫作“敬大臣之心何在”。如果这样下去的话,你很有可能对大臣们太过傲慢而不自知。

第四个就是“非可旦夕责效”,就是太急于求成,咱们这个王朝都这么多年了,有这么多的积弊在这儿,得一样一样地干。但是你什么都想一下子做好,会导致我们反而元气大伤。

第五个,皇上聪颖太高、太聪明,“不患不明察,患有人乘明察而花言巧语中伤善类”,就是他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聪明程度,担心有人借着君王的“明察秋毫”而花言巧语谋害忠良。这个叫作“五不自知”。

崇祯皇帝自己说:“自御极以来,夙夜焦劳。”就是整天都特别地累,当一个领导没有领导力的时候,上下也就难免都会很累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