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花了数十个小时读完了《一个人的朝圣之路》,心中至今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在此分享给各位读者,希望各位能感悟不一样的人生。
小说的朝圣者名叫哈罗德·弗莱,六十岁,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没有升迁,既无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都没开。他跟隔阂很深的妻子住在英国的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
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也许是他已经下了决心,也许是加油站女孩的鼓励,又或许是那个他打去疗养院问候的电话️,没有深思熟虑,也无须理智思考,这个念头一出现,他就决定了。就这样走下去,走去看望奎妮,希望她能活下去。
这一路他遇见了很多人,有的觉得他在做傻事,做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有的人给予他帮助鼓励他坚持下去,好像那份朝圣也是给自己的救赎。他带着过去的回忆上路,他的父亲、妻子、儿子、奎妮。
奎妮是他的啤酒厂会计,奎妮刚来时受到了其他同事嘲讽,她不理会冷漠对待。有一次无意中他发现了在柜子哭的奎妮,才和这个沉默的女人更近了一步。好像缘分就是这样神奇,没多久他被派去做奎妮的司机,接送她办理业务。
相处下来,发现奎妮很有趣也很好相处,她可以把歌倒着唱。他把他们之间的幽默回去模仿给妻儿,可惜他们并不懂。后来他咂了老板母亲的遗物,奎妮为了他担当了下来,被开除以后她离开了。
他和妻子的感情随着儿子的去世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妻子搬离了主卧,开始了和幻想中的儿子对话。妻子并没有告诉他,奎妮临走时找过他,妻子失去了儿子在怪他也在怪自己。
他们的儿子得了找不到工作,整日酗酒他悄悄的把酒瓶藏起来扔出去。后来抑郁症侵蚀了儿子的心,选择离开人世。
他一直在回忆与儿子的相处,他爱儿子可是这份爱一直没有表达,即使儿子考上了剑桥大学,他还是没有伸出要拥抱的双臂和那些表扬的话。即使发现儿子的酗酒他选择背地里扔了酒瓶子,不会和儿子正面沟通。直到儿子选择那样极端方式离开,他也无能为力。
他不断回忆他的父亲,那个酗酒的父亲,母亲无法忍受选择离开,从那以后,家里经常住进来新的阿姨,他成了最多余的人。如今,他也不知道如何表达对儿子爱,也不知道如何和她沟通。
这一路成为了他自己的救赎,一生当中唯一一次的冲动远行,为了救奎妮却也是解脱自己,他在坚持中怀疑,从怀疑中坚定。一只脚迈向前一只脚,他在途中认识了很多人,还成了有名的朝圣者,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
这是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从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与他六百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时光隧道的另一场旅行。
看完我真的泪流满面,里面让我感触最深的三点分享给大家,希望我们能从中感悟不一样的东西。
第一点就是主人公哈罗德·弗莱和她的妻子莫琳,她们由同床共枕的夫妻变成陌生人最好又相互和解,其次主人公哈罗德·弗莱与他的儿子之间的交流也让我想到了当代父亲与儿子沟通的障碍,最后就是哈罗德·弗莱与老友奎尼的友情。
今天我们先来剖析哈罗德·弗莱和她的妻子莫琳的故事,
哈罗德·弗莱和她的妻子莫琳结婚已经40年了,但随着他们的儿子因为郁郁症去世,她们成啦最熟悉的陌生人,两位老人选择了分开生活,哈罗德·弗莱一直尝试着去挽回这段感情,但他又无从表达,他也把儿子的去世归咎于自已,于是他一直活在内疚和悔恨中。而他的妻子因为儿子的去世,一直痛恨哈罗德·弗莱,无法原谅身边的枕边人于是选择了离开。
直到一位加油站女孩给哈罗德·弗莱送信告知了他友人奎妮的情况,并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说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并说了这么一段话:
“你一定要有信念。反正我是这么想的。不能光靠吃药什么的。你一定要相信那个人能好起来。……如果有信念,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 “我并不是说要……信教什么的。我的意思是,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
与是哈罗德由此得到启示,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他决定靠双脚步行600多公里去看奎尼-他那患了癌症的朋友,哈罗德想要用行走的力量来治愈朋友奎尼的癌症。
于是,哈罗德没有任何准备,也没和妻子商量,就开始了一个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个突然的行动 ,使他的妻子莫琳难以接受,也无法阻止,妻子莫琳陷入了惶惶不安和各种猜测之中…..。
哈罗德不在家的日子,妻子莫琳终于知道,这么多年来,自己错怪了丈夫哈罗德。于是,莫琳开始把分居客房丈夫的衣物挪到两人的主卧。邻居也经常来安慰她,还制作了一幅标识行程的英格兰地图送给她。地图上,莫琳在哈罗德走过的地方钉上图钉,拉上丝线,哈罗德的行程一目了然,后来,莫琳还开车看望步行路上的哈罗德。两个疏远冷战了二十年的夫妻,在分别之后,才体会到彼此的重要性。
在哈罗德想放弃的关头,却支持他走下去,坚持让他走下去。最后哈罗德在妻子莫琳的鼓励和支持下,行走了87天以后,终于到达了贝里克——好友奎尼的城市,并且在疗养院里见到了奎尼。哈罗德的行走虽然没有治好奎尼的病,却给了奎尼活着的信念,奎尼顽强地坚持到哈罗德的到来后,平静地离世了。
后来,哈罗德的妻子莫琳也到了贝里克,她和哈罗德一起参加了奎尼的葬礼。莫琳与哈罗德冰释前嫌,重归于好。哈罗德也兑现了承诺,完成了心愿,最后两人在海边聊起儿子,在海滩上捧腹大笑才是他们十几年来最渴望做的事,遗憾的是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心底最真实的感受,庆幸的是哈罗德走了出来。
看完哈罗德与妻子莫琳的故事,如果你也进入了婚姻的危机,我衷心希望各位读者能给身边的爱人一个拥抱,你们从茫茫人海中从相知相爱到步入婚姻结婚生子,这一路走下来经历了多少的甜蜜的时光,不要让一些琐事消逝了你们的激情,相互理解,暂时放下成见,此时此刻时光正好,回到初恋时刻,牵着你的爱人慢步走出家门,去公园,去商场,去电影院.....去心中曾经悸动的地方,放下所有烦恼,放下身边所有的事情,此时此刻这个世界属于你们两个,捧起你爱人的脸颊,轻柔的吻上去,在她的耳边述说...
活在当下,珍惜眼前人,人生短短几十载,为什么不能甜蜜幸福的走下去呢,此时此刻告诉自已,就当你们从新开始。
我觉得人的一生需要有一次这样的旅行,一次重新审视过去和展望未来的旅行。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是当局者,解决问题成了一生的难题。当放下一切,走在一条陌生的路途时,是否可以跳脱出来,成为旁观者来看待这一生呢?
因为篇幅有限,关于哈罗德和奎妮的友情以及哈罗德与他儿子沟通障碍的问题我们下篇文章再说,感兴趣可以收藏加关注,看完感慨颇深的可以在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
作者简介:蕾秋·乔伊斯,英国资深剧作家。写了二十年的广播剧本,也曾活跃于舞台剧界,拿过无数剧本奖。《一个人的朝圣》是她的处女作,目前已畅销四十多个国家,累计销量达4000万册,入围2012年“布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