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们天上见

我们天上见》中的祖孙俩人相依为命,他们的生活那么平淡,平淡得似乎让人沉闷,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却很真挚;虽然从没在电影中看到情感的爆发,但沁入我们骨髓的情感依然那么饱满、浓烈。

我们天上见

一部小小的电影故事,在那个看似城市又似村落的社会一角,它像是草叶枯黄的世外桃源,安静 又苍凉,总是下雨下雨,雨水似乎在冲刷着我们心灵的浮躁,在那个看不到希望的年代,我们依然从中体会着人情、亲情、爱情,它承载了好多好多,沉淀在我们心里好多好多。

姥爷走了,走得又是那么平静安宁,让我们感受到姥爷不是去世了,而是去了天上,留给我们的是那淡淡的忧伤。

我们天上见

《我们天上见》是蒋雯丽的自传式电影,也是本届釜山电影节唯一一部入围“新浪潮”单元的中国电影。影片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姥爷相依为命的感人故事。

  这是著名演员蒋雯丽的导演处女作,也是她首次自导自演的作品,借助镜头,她记录了小女孩的成长,表达了生命的传承和代代延伸。而这对“祖孙”的“摹本”正是蒋雯丽和她的姥爷。蒋雯丽说:“这是部自传性的故事,是我和我姥爷的故事,讲一个小女孩和老人的亲情,还有那个时代的生活。”片中的姥爷由北京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八十高龄的朱旭出演,这部影片也将是他的封镜之作。片中原型是蒋雯丽的外公,朱旭不仅学习了蚌埠方言,更是用丰富的人生阅历与表演经验,成功塑造了角色。

我们天上见

  同时《我们天上见》这部由蒋雯丽首次担任导演拍摄的处女作也作为唯一一部入围釜山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中国影片,将与其他11部入围影片争夺电影节的大奖“最佳影片奖”。第一次当导演就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在常人看来,这可能和她有个当导演的老公是分不开的,但蒋雯丽透露,这部影片是在顾长卫的“袖手旁观”下由她自己独立完成的。

晓兰第一次听到死亡,是因为小翠的去世,所以她担心自己的爷爷也会离开自己,但是最终晓兰的姥爷还是离她而去。陪伴着晓兰童年的姥爷死去,晓兰的悲伤并没有在影片中进行刻画,而是将镜头给到了质朴明亮的小屋,晓兰画的兰花一如既往地绽放,而窗外也是阳光明媚,我们都知道就像纳兰性得在《饮水词》中说的那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我们天上见

从小女孩蒋小兰还小的时候,姥爷给她洗澡穿衣,每次都陪着小兰去练体操,在小兰练体操疼得哭的时候,姥爷就扮孙悟空逗她笑。姥爷给小兰缝制体操服,找人给小兰做月经带。能给她的一切姥爷都想尽办法给她,唯独不能把小兰的父母唤回来。于是姥爷假扮小兰的父母给她写信,祖孙俩就这样一天天生活着。

我们天上见

  后来小兰长大了,姥爷也渐渐老了。医生说姥爷器官衰竭,只有心脏依然跳动,那是因为姥爷放心不下小兰一个人。小兰开始给姥爷洗澡穿衣,喂姥爷吃饭,带姥爷出门,扮成孙悟空哄姥爷开心的样子。时光荏苒,这就好似一个轮回的感觉,小时候你是怎么爱我的,现在长大了我也是这样爱你的。

我们天上见

我问姥爷:人死了会去哪里?

姥爷告诉我:好人去天上,坏人去地下。

姥爷终于病倒了,医生说他太老了,但还是对我放心不下。从此,我笨拙地用曾经姥爷照顾我的方式去照顾姥爷,我坚信如果我能好好照顾他,他一定会好起来。我稚嫩的肩上扛起了责任也扛起了爱。

那一年,我一下子长大了。

我们天上见

姥爷虽然离她而去,可是晓兰知道姥爷是去天上和舅舅们团聚了,姥爷将自己毕生的爱都送给了晓兰,也许下一次晓兰和姥爷的再见就将是在天上了。电影中时常会有下雨的情节,雨天隐喻着当时风雨交加的时代,在雨天里晓兰没有父母的陪伴,而姥爷就成了晓兰雨里的避雨伞,影片中你能够时常看到每到雨天,晓兰手里都会拿着一把伞,那把伞可以象征着晓兰的姥爷,在小兰的童年时光里,姥爷充当着他的保护伞。

我们天上见

某一天,远在西北工作的爸妈来信了。这封久违的信让我发现过去十年里爸妈给我的所有的信都是姥爷写的,满满一盒子,都是姥爷模仿的字体,都是姥爷写给我的温暖。

姥爷知道爸妈快回来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我的陪伴下,他安心地闭上了眼睛。

姥爷下葬那天,下着细雨,我把姥爷一生所得的铁路徽章都别在了他胸前,我告诉姥爷,我会做一个好人,将来与他在天上相见……

我们天上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