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诸葛亮去世后蒋琬停止北伐并作出错误决策,姜维掌权后才继续政策

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去世后,蒋琬、费祎都一改其积极北伐的战略,转而实施保守的防御策略。直到费祎去世后,姜维大权独揽,蜀汉才又重新实施积极冒进的北伐战略。

笔者略述如下:

蒋琬对诸葛亮北伐战略的调整

诸葛亮死后,蜀汉军界两大巨头魏延与杨仪交恶,最后都死于非命。这对人才匮乏的蜀汉无疑是一大打击,北伐计划不得不中止。

建兴十三年(235年),蒋琬出任大将军,录尚书事,费祎出任尚书令,共同执掌权柄。蒋琬分析诸葛亮数次北伐失利,认为失利的原因,是进攻路线选得不好,道路艰险难行,运输跟不上。他认为应该从水路发动进攻,顺汉水、勉水东下,攻取魏兴、上庸。

诸葛亮去世后蒋琬停止北伐并作出错误决策,姜维掌权后才继续政策

蒋琬

但是这一战略遭到蜀汉高级将领的一致反对。从战略角度看,魏兴、上庸两城的重要性完全不能与凉州、关中相提并论,顺流而下虽是有利于进攻,一旦受阻,不便于撤退。这一战略方向,完全是徒劳无益。由于反对者甚众,故而这一计划也最终作罢。

不仅如此,蒋琬还犯下一个严重的错误。他把诸葛亮生前的军事部署做了重大调整。在诸葛亮时代,蜀军重兵集结于汉中,是一种积极进取的部署。蒋琬却把兵力重点集结在距离成都较近的涪县,战略要地汉中只留下三万人的兵力。

蒋琬这一调整几乎坏了大事。

延熙七年(244年),曹爽、夏侯玄以十万之众大举进攻汉中。如果不是王平表现卓越,汉中恐怕不复是蜀汉的土地。经此一役,蒋琬选择退休,把军政大权交给费祎。

费祎时代,蜀汉开始小规模的伐魏

费祎继任大将军后,姜维被任命为卫将军,成为蜀汉帝国权力中枢人物之一。姜维的立场与蒋琬、费祎不同,他是主张积极北伐的。

诸葛亮去世后蒋琬停止北伐并作出错误决策,姜维掌权后才继续政策

费祎

延熙十年(247年),由于雍、凉二州羌胡反魏,姜维领兵出陇右接应,与魏将战于洮西。这是诸葛亮去世十三年后,蜀汉第一次出兵进攻魏国。两年后,魏国爆发高平陵政变,姜维乘机出兵,进攻雍州,被魏将郭淮、陈泰、邓艾等击退。这是后诸葛亮时代,蜀汉发动的一次规模较大的北伐。姜维未能打破僵局,北伐依然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费祎执政期间,战略较蒋琬稍为积极,但是总体上仍十分谨慎。在伐魏一事上,姜维与费祎有很大的分歧。姜维本是天水人,熟悉陇西一带的风俗民情,当年诸葛亮对他十分器重,看重的便是他的才干与武略。姜维认为,自己可以诱降羌胡,引为羽翼,如此一来,可一鼓作气夺取陇西之地。

不过,这一战略被费祎沷冷水。费祎的观点是:“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圣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保国治民,谨守社稷”。因此,在费祎执政期间,尽管姜维屡屡要求出击陇西,费祎拨给的兵力从未超过一万人。

费祎遇刺后,姜维执掌大权,重启北伐之战

延熙十六年(253年),也就是诸葛亮去世二十年后,蜀汉大将军费祎遇刺身亡,姜维提前成为蜀汉的第一号军政人物,从此,蜀汉开始了频繁的北伐。蜀汉对外战略趋于激进,除了有姜维性格烙印之外,还与当时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有很大关系。

诸葛亮去世后蒋琬停止北伐并作出错误决策,姜维掌权后才继续政策

姜维

姜维执掌大权的这一年,东吴以二十万众攻魏之合肥。姜维乘魏国西线空虚时进攻狄道,然而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由于备战不足,粮食出现短缺,只能无功而返。从这一年开始,蜀国几乎年年用兵,屡兴战事。

一年后,魏国狄道县令李简秘密写信给姜维,请求归降蜀汉。姜维再次出兵陇西,占领狄道,包围襄武城,击破并斩杀敌将徐质,后大掠而归。不过,史料还有另一种说法,是魏军挫败姜维的进攻,徐质斩杀蜀将荡寇将军张嶷,蜀军败走。

延熙十八年(255年),魏国爆发文钦之乱,姜维再度用兵。不过,姜维的北伐主张遭到征西大将军张翼的极力反对,张翼在朝廷上与姜维展开舌战,他说:“国小民劳,不宜黩武。”姜维不听,以数万人马攻狄道。是役蜀军虽取得洮西大捷,但最终仍未能攻下狄道,退兵回国。

诸葛亮去世后蒋琬停止北伐并作出错误决策,姜维掌权后才继续政策

张翼

在姜维执政后六年,连年发动对魏国的北伐,效果却差强人意。特别是延熙十九年(256年)的北伐,蜀军伤亡惨重。《资治通鉴》记:“士卒星散,死者甚众。”非但士气严重受挫,国内对姜维的不满情绪也与日俱增,“蜀人由是怨维”。

怎么评价姜维的北伐呢?

很多人认为姜维是穷兵黩武,这个看法有失片面。因为这六年里,魏国屡陷危机,给蜀汉太多机会,不打不行。应该说,姜维发动的北伐战争,多数是有充分理由的。比如说,东吴二十万伐魏,蜀汉能袖手旁观吗?魏国毋丘俭、文钦叛乱、司马师暴死,蜀汉能不利用此机会吗?诸葛诞之变,寿春之战吸引二十六万魏军,姜维能视而不见吗?

问题是,蜀军没能把握住这些机会。除了洮西之战取得大胜之外,其余战斗皆乏善可陈,甚至在魏军主力完全投入寿春之战、关西空虚之时,姜维也无功而返。制约蜀军战斗力的因素很多,比如作战距离远,粮草运输困难,大型攻击武器不易运输,攻坚战能力低下等等,同时魏国方面的郭淮、陈泰、邓艾等皆一时之良将,加之以逸击劳,遂使姜维北伐,屡屡无功而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