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理”的利润分配
在由中童传媒主办的2021第八届中国婴童产业大会现场,挚晟贸易总经理陈钢表示,“目前我们选品会有两点考虑,第一个就是品牌能否维护各环节长期稳定、合理的利润分配。”
问题是,什么是合理的利润分配?
这两年的奶粉市场,想要“合理”,似乎是难上加难的,不然中童传媒调研组在走访的过程中,听到的就不会全是抱怨了。
伴随着行业的发展进程,奶粉品类的市场份额一直有向头部品牌集中的趋势,但疫情是个分界点,自此,正式开启了奶粉市场的第一轮搏杀。
2021年在走访市场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很多渠道商都在抱怨厂家的任务量越压越狠,从30%、50%,到100%、300%。
压货是导火索,无处释放的库存,开始流窜向全国各地。市场上掀起了空前严重的窜货乱价之风,昔日的超高端大单品,一度跌到200元左右,还有地区跌到190。
是的,有些渠道还要倒贴几块钱,为了引来客流,为了生存。
整个奶粉市场的终端成交价都在降低,但同时,厂家的出厂价是纹丝未动的,甚至部分厂家还上调了出厂价,其间挤压的,都是渠道商的利润。
这种利益分配会一直持续下去吗?
显然不会,除非厂家已经强势为消费者品牌,渠道不得不捏着鼻子卖,否则厂家必须应对渠道商的反弹。
的确如此,经历了这两年的乱,浩浩荡荡的第一轮搏杀也已经接近尾声,早有渠道在反抗了,这也为第二轮搏杀的开启,拉开了序幕。
从软抵抗,到主动约谈
“实在熬不住了,我就不强求了,品牌说要割我市场,非常欢迎,来吧。” 年中,中童传媒调研组在走访的时候,一位代理商这样说道。
这或许是一种软抵抗,实属无奈之举。而另一波代理商的态度,很难说不是对于品牌压货最直接的反弹了。
因为,这是来自一方霸主的抵抗。
据了解,近期某区域龙头代理商直接找到了合作多年的一线奶粉品牌谈,要求降低任务量。要知道,这在过去是从未有过的,二者多年来一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旦这样的关系发生变化,对双方都是巨大的损失。
这或许只是一个微观案例,但是代理商的经营逻辑决定了,他们终将采取不约而同的行动。渠道商的直接反抗已经在全国各地相继上演了,尤其是上规模的代理商。
目前的奶粉市场,还没有品牌敢说已经上升为消费者品牌,即便是强如飞鹤,他们也依旧在强调自身是渠道品牌,这就意味着,品牌和渠道的捆绑松动不得,尤其为了应对第二轮搏杀,品牌必须和优质渠道商深度捆绑,才能够稳固地位、制胜市场。
因此,产业链利润再分配,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