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扒掉造车新势力“底裤” 李想炮轰团车造车没有“底线”

扒掉造车新势力“底裤” 李想炮轰团车造车没有“底线”

估计是各大厂家想在过年前赚一波流量,以至于纷纷祭出自己家的CEO,前有李斌老师北大学历搞不懂“为什么还有人买燃油车”,现有李想老师炮轰友商行为“没有底线”。

扒掉造车新势力“底裤” 李想炮轰团车造车没有“底线”

底线这个东西牛鬼蛇神各有各的标准,不知道李想老师的标准是什么,也许他自认为自己就是这个行业的“标准”,所以一旦有人稍微“出格”就会遭到他的抨击。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李想老师也并没有针对哪项“底线”进行抨击,而是全方位无死角的进行指责,甚至直接扣上了“骗子”的帽子。

扒掉造车新势力“底裤” 李想炮轰团车造车没有“底线”

李想老师是没能力挑明他们的“骗局”吗?我看未必,毕竟李想本人也是这个圈子里的“老油条”了,论辈分他可以算其他造车新势力的叔叔,而李想之所以没有把“骗局”说穿,一方面可能是考虑到同行的颜面问题,说太直白了日后不好相见,而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自己身份的原因,因为如果说得太直白可能让其他人产生无端联想,以至于引火烧身。

扒掉造车新势力“底裤” 李想炮轰团车造车没有“底线”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本质就是一个词“组装”,绝大多数厂家都使用“采购”的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比如车身结构底盘可以找麦格纳和博格华纳定制,甚至前者还能提供总装服务,厂区就在江苏常州,出厂贴自己的LOGO就好;电控系统的选择就比较多了,耳熟能详的比如有博世、联合电子、西门子、法雷奥以及日电产nidec;电池就更多了,国产的有宁德时代,外资有LG、松下、三星等等。这一堆供应商的产品买回家捣鼓捣鼓,一台新能源车就“诞生”了,也正是因为来自相同的供应商,也就导致大家的产品在续航里程、充电效率以及耐用性上都差不太多,某些产品稍微优秀一点只是因为厂家“加钱”换购了更好的配件罢了。如此一来,李想老师生气的真正原因似乎已经清楚了,那就是“大家都是一个路数,凭什么你装得这么高大上,不把我理想放眼里是吧”。

扒掉造车新势力“底裤” 李想炮轰团车造车没有“底线”

有一说一,团车CEO的发言确实过于“狂妄”了一些,比如他们宣称自己的团队只需要18到24个月就能研发出一款新车;再比如他们表示自己既可以造2000万的豪车,又能造几万块钱的廉价车。这些话确实不假,因为直接从博格华纳或者麦格纳买成品回家打磨也就这点时间,可问题是,行业的潜规则被团车CEO拿出来说得如此的“轻描淡写”,我想其他任何一个厂家的老板也都不会认可吧,但唯独李想蹦出来“揭底”一方面可能是李想沉不住气,另一方面可能是李想本人嗅到了危险的信号,早点跳出来予以“驳斥”或许还能留下一个好点的印象。

但网友也不是傻子,大家早就看透了这群人的把戏,李想炮轰团车就跟“贼喊捉贼”一样,图一乐就完事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