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乾隆明知和珅是贪官,为何还要重用他?四则历史典故揭开四点原因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大贪官和珅堪称乾隆朝的第一宠臣,他年少成名,位极人臣,朝中为官近30年,竟然做到了盛宠不衰。最令人疑惑的是,和珅之贪,天下皆知,那他为什么还能成为乾隆朝的官场不倒翁呢?

乾隆明知和珅是贪官,为何还要重用他?四则历史典故揭开四点原因

首先探讨第一个问题:

乾隆知不知道和珅是贪官?

乾隆刚刚驾崩,嘉庆就将和珅抄家赐死,当时抄出的财富总和达到了8亿两白银之巨,相当于清朝15年的财政收入总和。这样惊人的数字,绝非和珅一朝一夕所贪,而是几十年的贪腐成果。和珅纵然做事再谨小慎微,也不可能几十年毫无破绽。

更何况,和珅并非是一个低调内敛的人,他的豪宅府邸和挥霍无度乾隆皇帝都是亲眼见到过的,很显然,和珅的奢靡生活仅凭他的正常收入是不可能支撑的。这一点,乾隆皇帝自然是心知肚明。

和珅行事作风是非常高调而毫无避讳的,朝野上下无人不知,只要肯送钱,就没有和大人办不成的事,连嘉庆皇帝都知道和珅既擅权又贪腐,更何况是与和珅最亲近的乾隆皇帝呢?

所以,毫无疑问,乾隆皇帝知道和珅是贪官,而且,对于和珅贪腐的程度,他甚至比任何人都清楚。

乾隆明知和珅是贪官,为何还要重用他?四则历史典故揭开四点原因

然后,我们就探讨下个一个问题:

乾隆皇帝明知和珅是大贪官,为什么还要重用他呢?

以下由浅入深,逐一分析。

第一,和珅善于谄媚,会拍马屁。

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纵然是作为九五之尊的帝王,也是需要人恭维的,更何况乾隆最是好大喜功,还自诩为“十全老人”。在所有文武大臣中,乾隆与和珅在一起时是最舒服、最惬意的,因为和珅最会迎合他的心思,还能将他的“昏君之举”包装成“明君之举”,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六下江南”。

乾隆堪称皇帝中的旅游达人,平生最喜欢游山玩水,其中又最热衷于巡幸江南。但是,下江南不仅路途遥远,耽搁朝政,而且劳民伤财,花费巨大,所以一心想当明君的乾隆皇帝也曾犹豫不决。

和珅看透了乾隆皇帝的心思,进言道:“古来圣君,莫如尧舜,但《尚书·舜典》记载,舜帝也是五年一巡狩,可见自古巡览就是圣人所为。但凡圣君,道本相似,圣祖皇帝也曾六次南巡,非但没有招致民怨反而被称颂为千古明君,更何况如今国库充盈,区区巡游之资不会对国家有任何不良影响的。”

和珅这席话,引经据典,完全打消了乾隆皇帝对下江南游玩的顾虑。这样的臣子,皇帝哪有不喜欢的道理?

乾隆明知和珅是贪官,为何还要重用他?四则历史典故揭开四点原因

第二,和珅资质聪慧,善于揣摩乾隆圣意。

拍马屁的前提是先明白皇帝的心中所想,而在这一点上,更是无人能与和珅匹敌,他俨然就是乾隆肚子里的蛔虫。对此,笔者再举一例。

嘉庆杀和珅时曾列举了他的20条罪状,其中第一条就是:“在乾隆尚未对外宣布禅位时,和珅提前呈送如意给嘉庆,泄露机密以为拥戴之功。”那么,和珅是怎么知道乾隆要在生前禅位给嘉庆皇帝的呢?

那是在乾隆执政晚年,一次早朝过后,向来喜欢舞文弄墨的乾隆皇帝又当着文武近臣的面挥毫泼墨,但他这次写的字有点特别,是一个大大的“禅”字。乾隆晚年修佛,所以其他文武大臣看到这个“禅”字时都以为乾隆皇帝是悟禅得道,有感而发,只有和珅看出来乾隆的真实用意——乾隆的这个“禅”字不应该读“悟禅”的[chán],而应该读“禅让”的[shàn],他老人家是要退位让贤,禅位给皇太子!

这就是和珅,只需要一个字一个眼神,他就知道乾隆皇帝的所需所想,这样的大臣,乾隆怎能不爱?

乾隆明知和珅是贪官,为何还要重用他?四则历史典故揭开四点原因

第三,才貌双全,学识渊博。

和珅绝非我们刻板印象中的奸臣贪官,真实历史中的他绝对是才貌双全,文韬武略。和珅从10岁开始就在咸安宫读书,不仅熟读四书五经,而且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史书评价和珅曰:“少小闻诗礼,通侯即冠军。弯弓朱燕落,健笔李摩云。”

关于和珅的学识渊博,这里有一个更经典的例子。

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乾隆皇帝在出行途中接到来报,说“云南急奏,缅甸要犯逃脱”,当时乾隆非常愤怒,大骂道: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孰之过与?

乾隆的这句话,让在场的文武百官面面相觑,无人知道圣上何意。其实,这句话出自《论语·季氏》,意思是:老虎犀牛这样的猛兽从笼子里跑出去了,龟甲玉器这样的宝物在匣子里丢了,是谁的过错啊?

当时,和珅只是一名銮舆侍卫,但他却在远处高声回答道:

“回万岁,典守者不得辞其咎!

也就是说:看守的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句话也是出自《论语》,很显然,和珅是听懂了乾隆的意思。

这是和珅与乾隆皇帝的第一次正式会面,他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皇上青睐,并从此走上高升之路的。这一年,乾隆皇帝62岁,和珅23岁。

乾隆明知和珅是贪官,为何还要重用他?四则历史典故揭开四点原因

第四,和珅确实是贪官,但更是能臣,他创造的价值远超他的贪污总额,这也是最重要、最深层的一条原因。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皇帝近臣,和珅的能力是十分强的,他确实曾为大清江山做出过很多贡献,这一点连杀他的嘉庆皇帝都不得不承认。和珅懂得怎么贪污,更懂得怎么创造财富。比如,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沿途建造了30个行宫,每一次都花费几百万银两,但竟然没动用国库里的一两银子,其中后面几次的经费,全部都是和珅筹措的。

和珅为什么要贪那么多钱?这个问题嘉庆在处死和珅以前也曾问过他,和珅当初给出的答案是:“除了人在其位,身不由己,主要还是为了供应乾隆挥霍。”

所以,乾隆皇帝纵然知道和珅是贪官,也不得不用他,因为他需要这个敛财机器,更需要这个治世能臣。

另外,和珅虽然既擅权又贪腐,但他对乾隆皇帝乃至整个大清王朝确实是忠心耿耿,从来没有谋反之心。乾隆皇帝正是知道这一点,才敢放心重用他。

参考资料:

《清史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