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乾隆明知和珅是貪官,為何還要重用他?四則曆史典故揭開四點原因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大貪官和珅堪稱乾隆朝的第一寵臣,他年少成名,位極人臣,朝中為官近30年,竟然做到了盛寵不衰。最令人疑惑的是,和珅之貪,天下皆知,那他為什麼還能成為乾隆朝的官場不倒翁呢?

乾隆明知和珅是貪官,為何還要重用他?四則曆史典故揭開四點原因

首先探讨第一個問題:

乾隆知不知道和珅是貪官?

乾隆剛剛駕崩,嘉慶就将和珅抄家賜死,當時抄出的财富總和達到了8億兩白銀之巨,相當于清朝15年的财政收入總和。這樣驚人的數字,絕非和珅一朝一夕所貪,而是幾十年的貪腐成果。和珅縱然做事再謹小慎微,也不可能幾十年毫無破綻。

更何況,和珅并非是一個低調内斂的人,他的豪宅府邸和揮霍無度乾隆皇帝都是親眼見到過的,很顯然,和珅的奢靡生活僅憑他的正常收入是不可能支撐的。這一點,乾隆皇帝自然是心知肚明。

和珅行事作風是非常高調而毫無避諱的,朝野上下無人不知,隻要肯送錢,就沒有和大人辦不成的事,連嘉慶皇帝都知道和珅既擅權又貪腐,更何況是與和珅最親近的乾隆皇帝呢?

是以,毫無疑問,乾隆皇帝知道和珅是貪官,而且,對于和珅貪腐的程度,他甚至比任何人都清楚。

乾隆明知和珅是貪官,為何還要重用他?四則曆史典故揭開四點原因

然後,我們就探讨下個一個問題:

乾隆皇帝明知和珅是大貪官,為什麼還要重用他呢?

以下由淺入深,逐一分析。

第一,和珅善于谄媚,會拍馬屁。

正所謂“千穿萬穿,馬屁不穿”,縱然是作為九五之尊的帝王,也是需要人恭維的,更何況乾隆最是好大喜功,還自诩為“十全老人”。在所有文武大臣中,乾隆與和珅在一起時是最舒服、最惬意的,因為和珅最會迎合他的心思,還能将他的“昏君之舉”包裝成“明君之舉”,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六下江南”。

乾隆堪稱皇帝中的旅遊達人,平生最喜歡遊山玩水,其中又最熱衷于巡幸江南。但是,下江南不僅路途遙遠,耽擱朝政,而且勞民傷财,花費巨大,是以一心想當明君的乾隆皇帝也曾猶豫不決。

和珅看透了乾隆皇帝的心思,進言道:“古來聖君,莫如堯舜,但《尚書·舜典》記載,舜帝也是五年一巡狩,可見自古巡覽就是聖人所為。但凡聖君,道本相似,聖祖皇帝也曾六次南巡,非但沒有招緻民怨反而被稱頌為千古明君,更何況如今國庫充盈,區區巡遊之資不會對國家有任何不良影響的。”

和珅這席話,引經據典,完全打消了乾隆皇帝對下江南遊玩的顧慮。這樣的臣子,皇帝哪有不喜歡的道理?

乾隆明知和珅是貪官,為何還要重用他?四則曆史典故揭開四點原因

第二,和珅資質聰慧,善于揣摩乾隆聖意。

拍馬屁的前提是先明白皇帝的心中所想,而在這一點上,更是無人能與和珅匹敵,他俨然就是乾隆肚子裡的蛔蟲。對此,筆者再舉一例。

嘉慶殺和珅時曾列舉了他的20條罪狀,其中第一條就是:“在乾隆尚未對外宣布禅位時,和珅提前呈送如意給嘉慶,洩露機密以為擁戴之功。”那麼,和珅是怎麼知道乾隆要在生前禅位給嘉慶皇帝的呢?

那是在乾隆執政晚年,一次早朝過後,向來喜歡舞文弄墨的乾隆皇帝又當着文武近臣的面揮毫潑墨,但他這次寫的字有點特别,是一個大大的“禅”字。乾隆晚年修佛,是以其他文武大臣看到這個“禅”字時都以為乾隆皇帝是悟禅得道,有感而發,隻有和珅看出來乾隆的真實用意——乾隆的這個“禅”字不應該讀“悟禅”的[chán],而應該讀“禅讓”的[shàn],他老人家是要退位讓賢,禅位給皇太子!

這就是和珅,隻需要一個字一個眼神,他就知道乾隆皇帝的所需所想,這樣的大臣,乾隆怎能不愛?

乾隆明知和珅是貪官,為何還要重用他?四則曆史典故揭開四點原因

第三,才貌雙全,學識淵博。

和珅絕非我們刻闆印象中的奸臣貪官,真實曆史中的他絕對是才貌雙全,文韬武略。和珅從10歲開始就在鹹安宮讀書,不僅熟讀四書五經,而且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史書評價和珅曰:“少小聞詩禮,通侯即冠軍。彎弓朱燕落,健筆李摩雲。”

關于和珅的學識淵博,這裡有一個更經典的例子。

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乾隆皇帝在出行途中接到來報,說“雲南急奏,緬甸要犯逃脫”,當時乾隆非常憤怒,大罵道:

“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椟中,是孰之過與?

乾隆的這句話,讓在場的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無人知道聖上何意。其實,這句話出自《論語·季氏》,意思是:老虎犀牛這樣的猛獸從籠子裡跑出去了,龜甲玉器這樣的寶物在匣子裡丢了,是誰的過錯啊?

當時,和珅隻是一名銮輿侍衛,但他卻在遠處高聲回答道:

“回萬歲,典守者不得辭其咎!

也就是說:看守的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句話也是出自《論語》,很顯然,和珅是聽懂了乾隆的意思。

這是和珅與乾隆皇帝的第一次正式會面,他正是通過這種方式得到皇上青睐,并從此走上高升之路的。這一年,乾隆皇帝62歲,和珅23歲。

乾隆明知和珅是貪官,為何還要重用他?四則曆史典故揭開四點原因

第四,和珅确實是貪官,但更是能臣,他創造的價值遠超他的A錢總額,這也是最重要、最深層的一條原因。

不可否認的是,作為皇帝近臣,和珅的能力是十分強的,他确實曾為大清江山做出過很多貢獻,這一點連殺他的嘉慶皇帝都不得不承認。和珅懂得怎麼A錢,更懂得怎麼創造财富。比如,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沿途建造了30個行宮,每一次都花費幾百萬銀兩,但竟然沒動用國庫裡的一兩銀子,其中後面幾次的經費,全部都是和珅籌措的。

和珅為什麼要貪那麼多錢?這個問題嘉慶在處死和珅以前也曾問過他,和珅當初給出的答案是:“除了人在其位,身不由己,主要還是為了供應乾隆揮霍。”

是以,乾隆皇帝縱然知道和珅是貪官,也不得不用他,因為他需要這個斂财機器,更需要這個治世能臣。

另外,和珅雖然既擅權又貪腐,但他對乾隆皇帝乃至整個大清王朝确實是忠心耿耿,從來沒有謀反之心。乾隆皇帝正是知道這一點,才敢放心重用他。

參考資料:

《清史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