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到底是真的战功赫赫,还是自吹自擂?

中国古代的皇帝通常都有些“好大喜功”,尤其是有些皇帝年纪大了后更是如此,其中乾隆皇帝更是登峰造极,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十月,他自己亲自撰写了篇《十全武功记》,来表彰自己的功绩。此文墨宝真迹刻正典藏我国台湾省台北市国立故宫博物院。

什么叫“十全武功”呢?这是乾隆朝的十次大规模战事,所谓“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尔喀降合为十。”。书写完后,乾隆又命人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刻碑以示纪念。

可这“十全武功”真的很荣耀吗?这里来分析分析。

首先前面五次,两次攻打准噶尔(1755年,1757年),平定回部(新疆南部)大小和卓叛乱(1757年),这3场仗不管打得怎么样,确实是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到底是真的战功赫赫,还是自吹自擂?

清军进入伊犁

然后平定金川的两次是什么?这指的是大小金川之役是清乾隆年间清军平定四川西北部大、小金川土司两次动乱的合称,第一次发生在1747年,第二次1771年。这两仗战术上来看打得很不好看,但也是维护国家主权的行为,加强了中央对西南地区的控制。

然后是平台湾,这指的是乾隆五十二年(1788年),乾隆派兵平定了台湾岛内的林爽文起义,属于平定民变,没什么好说的。

两平廓尔喀是啥?廓尔喀就是尼泊尔,乾隆和廓尔喀的战争是由廓尔喀(尼泊尔王国)入侵清朝藩部西藏引发的战争。清代文献称之为平定廓尔喀,1791年和1792年打了两次,清朝打赢了,这两次战事同样值得肯定,因为其维护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加强了中央对于西藏地区的控制。

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到底是真的战功赫赫,还是自吹自擂?

乾隆的御用盔甲

还有个“降缅甸、安南各一”是什么呢?这两仗争议就比较大了,其中缅甸那里指的是清缅战争(看过《还珠格格》的人可能对这一仗有些了解),这是清朝和缅甸贡榜王朝围绕边界地区的领土和资源控制权发生的一场战争,这一仗打得很不好看,因为缅甸地处偏远,又是热带气候,在18世纪时封建军队打这里很麻烦,清军损失惨重也没有征服缅甸

清缅战争是清朝历史上最惨烈的边疆战争,最终缅甸向清军求和,名义上认了怂,但事实上确是占了便宜,这一仗可以说是“十全武功”中争议最大的一件,乾隆自己也认。

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到底是真的战功赫赫,还是自吹自擂?

还有一个“平安南(越南)”,这一次清军也打得不漂亮,这指的是“清军入越战争”,这一仗和清朝本来没什么关系,起因是安南发生内乱(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西山阮氏三兄弟推翻广南国及后黎朝),但清朝作为后黎朝的宗主国有保护后黎朝王室的义务,所以派兵人越,结果却被阮军击败,清军大败,退回边境以内。最终阮惠主动向清朝请和给了清朝面子,乾隆帝同意讲和并承认了阮惠为安南的新君主。这一仗结束。

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到底是真的战功赫赫,还是自吹自擂?

安南受降图

该如何“十全武功”呢?首先要承认,有些战事确实是功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主权,但也有些是属于无事生非,“十全武功”对清朝的国力有很大的消耗,十全大量损兵折将,总军费更高达一亿三千万两,加速了清朝的衰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