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认怂这件事上,中年人有多内卷?

文 | 米粒妈

在认怂这件事上,中年人有多内卷?

每到岁末年初就忙得“脚打后脑勺”。

工作上一堆琐碎的事要处理;加上米粒期末+寒假,学习的事不能不盯;这又快过年了,还要给家里,给米粒奶奶、米粒姥姥家都备齐年货;最近胃不太舒服,还想趁着春节前去医院做个胃镜……

时间掰成八瓣也不够分

米粒爸每天念叨着让我赶紧去约胃镜,我都拖拖拉拉,因为我自己知道,这胃病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大概率不是什么大问题,应该还是胃炎。

现在因为疫情,比之前做胃镜要多好几个步骤,多跑两次医院,本来就忙,哪还有这功夫啊!

前阵子,因为期末复习的事儿,我跟米粒生了一肚子气,晚上,米粒爸转发了这个给我看

在认怂这件事上,中年人有多内卷?

我哭笑不得。

我知道米粒爸想说什么。

养娃,既要走心,又不能太走心。

但怎么办呢?关了灯,躺在床上,我思来想去,用胳膊肘碰了碰米粒爸:要不米粒期末复习,你来吧。

等了半分钟,米粒爸用忽高忽低、不太均匀的呼吸声,回应了我

在认怂这件事上,中年人有多内卷?

说真的,家有普娃,千万别等着他主动做两套卷子,订正一下错题,或者写篇作文。

家有普娃,更别奢望,你说了,他就能去做,他做了,就能做好。

在认怂这件事上,中年人有多内卷?

养娃这么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娃,小的时候要哄,长大了更要哄。不哄,妥妥的就是在为难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比如米粒在家做练习册,明明半小时能做完,他非要抠橡皮、玩笔、发呆……

提醒?提醒只管30秒,30秒之后又陷入了放空状态。

当然了,吼也没有用,如果吼孩子管用的话,岂不是人人都能985

这个时候,只能昧着良心“哄”,各种彩虹屁拍得我自己都信了。

还好米粒吃这套,只要哄得到位,他也就老老实实把卷子做了。

学习任务,我都不敢安排太满,没有预留玩的时间,人家高低是要“起义”的,到时候跟我讨价还价,再搬出米粒姥爷,那我可真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在认怂这件事上,中年人有多内卷?

上次跟闺蜜吐槽,闺蜜拼命点头,表示她家也是一样一样的。

闺蜜家是个5岁小男娃,每次上外教课之前5分钟都要搞出点幺蛾子。

闺蜜总结了一下,但凡她语气生硬了点,娃就撇个嘴开始嚎啕大哭,看着孩子眉头一皱的那一瞬间,闺蜜就知道,这节课的钱100%打水漂了。

好几次孩子哭哭啼啼坐到ipad前,闺蜜说:从外教看过来的表情,如果说我刚刚虐待孩子了,我自己都信。

多亏不是在国外,不然外教恐怕要报警了

闺蜜无数次想要把剩余的课时退掉,虽然大概率只能退回个零头,但真心不想给自己添堵了。不过一想到如果退了,就再也报不了了,还是没舍得。

所以每次上外教课前,闺蜜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和铺垫,深呼吸,小心翼翼调整好情绪,同时,决不能让孩子沉迷于某件事中,比如看动画片、玩乐高、玩奥特曼、玩一切好玩的玩具……

在认怂这件事上,中年人有多内卷?

因为一旦玩上了,就意味着他不会想上课了,也就意味着,上课之前又是一场硬仗。

闺蜜说,真的太难了,每次骂人的话都提到嗓子眼了,硬生生得吞回去,陪着笑脸,说着好话,哄着娃顺顺利利把课上。

通常情况下,哄小的还不够,咱们这届中年人,每天要在哄老和哄小之间周旋。

闺蜜说,她家娃只要一哭,奶奶也跟着哭,然后爷爷就心脏不舒服,一系列连锁反应就跟蝴蝶效应似的。

孩子吃饭的时候乱跑,吃一顿饭中间跑下桌六七次,闺蜜严厉地把娃批了一通,娃大哭,奶奶也跟着哭,爷爷拍着桌子喊:非得在吃饭的时候训孩子,好好的一顿饭,搞得鸡飞狗跳,全家人跟着一起吃不好饭,我这心脏病都要犯了。

在认怂这件事上,中年人有多内卷?

这时候能硬碰硬吗?可不敢激怒心脏病患者。

闺蜜和老公只能互递眼色,一个哄老的,一个哄小的。

我小学的时候,姥姥姥爷天天来我家帮忙接我、买菜、做饭,所以我爸妈和姥爷姥姥每天一起吃饭。

我爸和我姥姥经常有冲突,每次都以我姥姥气得“心脏病发作”,捂着胸口,歪在沙发上结束。

哦不对,以全家哄姥姥结束。现在想想,看来每代中年人都有自己的痛

在认怂这件事上,中年人有多内卷?

我另一个朋友也说过,教育孩子绝不敢在老人面前教育。

朋友夫妻俩上班远,每天出门早,早上都是姥姥送孩子去上学,孩子不起床,姥姥也舍不得叫,以至于每天起床都很晚,姥姥又怕孩子迟到,所以每天给孩子穿衣穿裤、擦脸擦手。

后来朋友知道了,教育了孩子一顿,大意是说,都7岁了,又不是小宝宝,怎么还让大人给穿衣服呢,你又不是不会穿,幼儿园时候都自己穿得好好的,姥姥来了之后,怎么反而能力退化了?

结果这话让姥姥听见了,直接收拾行李要回老家:以前好好的,现在退化了,都怪我呗?!我带不好孩子,我走!谁带得好,你们让谁来带!

在认怂这件事上,中年人有多内卷?

朋友直接傻了,没想到教育孩子的一番话,击中了亲妈的玻璃心。

说时迟那时快,朋友立马鞠躬认错,把所有好话说尽,痛哭流涕自我反省,这才把亲妈稳住。

朋友说,这之后,但凡想向姥姥提出一丁点要求,一定要做两小时铺垫,把姥姥所有的优点、做得好的地方一一列举,夸出花,赞美出高度,最后再不经意地提及那么一丁点需要改进的地方。

然后趁姥姥还沉浸在前面两小时被认可和“吹捧”的喜悦中,朋友赶紧逃离现场。

这么一对比,我还算是身在福中,毕竟不在老人眼皮底下生活

在认怂这件事上,中年人有多内卷?

但偶尔还是要在辅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抵御干扰。

在我们家,最大的干扰,不是外界,而是来自内部核心成员——米粒姥爷。

之前给米粒报班,米粒姥爷就整天敲打我,说孩子太累了,才小学,没必要花这个钱,米粒这个年纪正是使劲玩儿的时候,上了高中孩子自己就知道努力了,到时候再使劲学就来得及。

然后遥想当年,他的高中老师还没读过高中呢,学习还不是全凭自己,再用浓重的湖北口音来一句:船到桥头自然直(zí)!

托米粒姥爷的福,米粒的各种班,现在想上也没有了。我有一种预感,如果我私下胆敢给米粒攒班,用不着别人举报,我亲爹就能去举报我

上个周末,米粒姥姥、姥爷来家里吃饭,正好我安排米粒做一套卷子,结果又被米粒姥爷当场“抓包”。

米粒姥爷最后还给我来了个杀手锏:寒假不能再给米粒安排那么多学习任务了,否则,米粒的足球训练,他是不会帮忙接送的。

在认怂这件事上,中年人有多内卷?

机智的我还没想到怎么回应,米粒姥姥抢先开口了:

这么冷的天,还踢什么球啊,那都是户外的,多冷啊,再把孩子冻坏了,大过年的。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脑袋嗡嗡的,快要神志不清了。

二位老人分工明确,一个抓学习,一个抓生活。

米粒姥爷主盯米粒的学习,唯恐米粒学得太多,童年不快乐;米粒姥姥主抓米粒的生活,就怕米粒病了、饿了、累了。

以前我还私下跟米粒姥姥、姥爷掰扯过。

关于学习,米粒真的就是个普娃,我也没有对他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要求,但是咱总得努力吧,不追求超前、超纲、超难,咱就是校内学习,你也得多练习来巩固知识点,检验学没学会吧?!

米粒连看个《Dog Man》,笑得前仰后合的,米粒姥爷都觉得他是在学习。

在认怂这件事上,中年人有多内卷?

踢球,那可是米粒的最爱,可米粒姥姥就怕米粒冻着、累着、摔着。

后来我发现,这些事,跟老人永远也掰扯不清。

就像我当年出国一样,米粒姥姥整天以泪洗面,经常开车到家门口了,不回家,坐在车里哭,搞得她闺蜜以为米粒姥爷做了什么对不起家里的事儿

我每天给米粒姥姥打电话跟她摆事实讲道理,感觉我说清楚了,她也想明白了。第二天,想想又哭。(这段经历,我之前也写过《上大学第一年,我给家里省下50万!》)

跟老人正面交锋,必败!

咱还是,三十六计,“哄”为上策。

最近跟一个孩子已经上高中的朋友聊天,她给我留下一句肺腑之言:等孩子上高中了,你能做的,就是多做饭、少说话。

我:不用哄就行。

朋友:人家也不给你哄的机会啊,你要做的是“别惹人家”

好吧,论认怂,中年人才是“卷王”!

在认怂这件事上,中年人有多内卷?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