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一仗有个巧合,师长和营长说了一句同样的话,换来一场大胜

1947年3月,已撤至松花江以东地区的东北民(主)联军,根据敌第七十军冒进突出的情况,决定以一部分兵力迂回到松花江南岸敌人侧后,相机歼敌,这就是著名的“三下江南”。

3月8日晚,二纵五师十四团奉命从万发屯地区出发,于次日到达朝阳川北八家子设置阵地,寻找歼敌机会。

团长吴国璋在侦察敌情时,发现靠山屯方向有敌人汽车在往南开。他断定敌人正撤往德惠一带,当即向师指挥所报告并请求追歼逃敌。

师长钟伟、政委王凤梧、参谋长王良太等人接到报告后,却在就地歼敌还是执行东进命令的问题上意见并不一致。

这一仗有个巧合,师长和营长说了一句同样的话,换来一场大胜

靠山屯有敌人的掩护部队,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问题是我军并不清楚这股敌人到底有多少兵力。

钟伟坚持就地歼敌,并断然表示:“这一仗必须打,如果打错了,我一个人负责!”

钟伟当即命令各团果断出击,其中第十四团从关家屯楔入,寻找机会歼灭毛家窝棚一带的敌人,而后作为进攻靠山屯的第二梯队。

18时,十四团一营在营长王扶之率领下进至十里铺,却发现敌人已经从那里撤离了。

当地老百姓反映的情况是,敌人在十分钟前刚刚向东撤退,而毛家窝棚的蒋军则向南撤离了。

这一仗有个巧合,师长和营长说了一句同样的话,换来一场大胜

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去毛家窝棚已经没有意义了,王扶之决定改为向南面的姜家店一带追击敌人。

没想到的是,随一营开进的团政委坚决不同意这一做法,要求一营仍按原计划向毛家窝棚开进。

虽然团政委是上级领导,但王扶之认为,战机稍纵即逝,必须果断出击,因此他坚持向姜家店方向追击敌人,并毅然向政委表示:“如果这一仗打错了,由我一个人承担责任。”

随后,王扶之就率领一营急速向姜家店开进。

这一仗有个巧合,师长和营长说了一句同样的话,换来一场大胜

姜家店在十里铺东南,村内有互相连通的四座大院,并修筑有较为完备的工事。

后来才知道,驻守在这里的是敌人一个加强营(包括3个步兵连、1个八一迫击炮连和1个一〇七化学迫击炮连)。

此时阴云密布,看起来要下雪了,入夜后更加昏暗,能见度不超过10米。

当晚20时左右,一营进至姜家店北头一个村子,果然发现了敌人。各连连长迅速按王扶之临时做的简要部署组织部队展开,向前摸进。

三连、二连动作迅猛,眨眼之间就冲进村子,一连则迂回至东南方向,负责切断敌人退路、阻击敌人增援。

这一仗有个巧合,师长和营长说了一句同样的话,换来一场大胜

王扶之就着微弱的星光,看到在村子的西北角有一个很高的炮楼,俯视整个村子。他马上命令三连副指导员李玉恒带领一排首先越入村西北大院,悄然占领了敌炮楼。

随后,一排利用炮楼内敌人的两挺重机枪,向院内的敌人猛烈扫射,封锁住了敌人据守的四座大院。

一营攻进村子里后,敌人顽固据守四座大院,妄图做最后的挣扎。

随后,二、三连采取连续爆破再迅猛冲击的手段,打垮了龟缩在院内的敌人。

这一仗有个巧合,师长和营长说了一句同样的话,换来一场大胜

这场战斗了只持续一小时就结束了,一营共毙敌150余人、俘敌350余人。与此同时,我军还缴获了一批精良的美式武器装备。而一营只付出伤19人、亡7人的极小代价。

战后,从俘虏的敌副营长口中得知,敌八十八师师长韩增栋等人刚从靠山屯来姜家店检查掩护靠山屯五个连撤退的部署情况。

战斗打响后,担负合围打援任务的一连在村外迅速包围整个村庄。

而此时韩增栋一听到枪响,马上带着15个卫兵仓皇徒步逃跑,连吉普车也不要了。

姜家店战斗是东北我军首次以一个营的兵力,歼灭敌人用美式装备武装的一个加强营(共歼敌500余人),成为我军以劣胜强、以少胜多又一个典范战例,可以说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这一仗有个巧合,师长和营长说了一句同样的话,换来一场大胜

值得一提的是,进军东北的蒋军装备先进,此前还没有遭到我军重大打击,正是盛气凌人、锋芒毕露的时候,却在姜家店被我军一个营以极小的代价干脆彻底地将其歼灭,因此意义重大。

我军取得这场大胜,有一个巧合,那就是师长钟伟和营长王扶之都说了一句同样的话:“打错了由我一个人负责”。

可想而知,如果钟伟和王扶之不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坚决出战而不是墨守成规,那么极有可能错失良机,眼睁睁看着敌人溜走。

王扶之也因为这一仗而打出了名气,逐渐成长为我军一名优秀的指挥员。他于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