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巧用三招传承孝道家风

作者:齐鲁壹点

我出生在一个人口多的大家庭。在父母的教导下,我们兄妹三人尊敬长辈、孝敬老人,是村里人见人夸的好孩子。我成家后,有了一个女儿,就和先生巧用“三招”,将“百善孝为先”的家风传承下去。

第一招:言传身教。女儿出生后,公公、婆婆乐得合不拢嘴,成天宠着她。我和先生担心女儿被惯坏,在女儿的教育上,和公公、婆婆“约法三章”:宠爱有度,孝字当先。公公、婆婆接受了我们的育儿方法,并积极配合我们一起教导女儿。

干家务时,我和先生对公婆说得最多的话是:“爸妈,你们赶紧歇歇,这些活儿留给我们干!”公婆休息时,先生会帮他们捶背揉肩;饭桌上,我和先生经常往他们碗里夹喜欢吃的菜;婆婆的胳膊受过伤,晚上洗脚时,我会帮她端一盆热水……年幼的女儿耳濡目染,就模仿我们的行为:婆婆吃药时,女儿递上药片;公公腿疼贴膏药时,女儿就握着小拳头帮忙。

第二招:常讲典故。女儿从小就很喜欢听故事。我的家乡江苏省东台市,有“董永和七仙女”的美丽传说,我们给女儿讲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她听了以后,擦着眼泪说:“我把猪猪储蓄罐的钱给了董永,他就有钱安葬他爸爸了!”女儿读《三字经》时,我们给她讲“香九龄,能温席”的孝心故事。带女儿外出旅游时,我们也不忘带她去参观有孝心传说的景点。

记得我35岁生日那天,收到了女儿送给我的第一件生日礼物,是她画的一幅《安睡图》,上面画着一位母亲,坐在摇篮边,为熟睡的女儿轻摇纸扇。女儿说:“去年,你们带我去敦煌莫高窟游玩,在《父母恩重经变》壁画前,我看着壁画,听着导游的讲解:‘一位母亲推着四轮童车,婴儿安卧车中,两条安全带拦过车身,以防止婴儿不慎爬出车外。’我就想,到妈妈生日那天,我就送妈妈一幅自己画的画,感谢亲爱的妈妈!”

第三招:亲历社会化“行孝”。在我们这个大家庭,节假日带孩子走亲戚串门是常有的事。小长假,我会带上女儿,去我的姨妈家小住几天。姨妈住在农村,她的婆婆因病瘫痪在床。姨妈有5个上初、高中的孙辈,放学后,他们会争着照看瘫卧在床上的老人。女儿很快便融入其中,和他们一起照看姨妈的婆婆,削水果给她吃,围拢着听她讲故事。女儿告诉我:“老婆婆夸哥哥姐姐们很孝顺。小琪姐姐还用她参加数学竞赛得到的奖金,给老婆婆买了随身听。”

女儿长大后,她会在寒暑假期间去各个亲戚家玩。在亲戚家,女儿给患有帕金森综合征的二舅奶奶喂饭;与表哥表姐们一起去田里帮大姨婆浇灌庄稼;跟表哥表姐们学做饭;一起去福利院帮老人们打扫卫生。

这“三招”,是我们教育孩子、传承孝道的法宝。不久前,我家荣获石家庄市有关部门颁发的“孝亲敬老”荣誉证书,女儿当即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以后,给奶奶剪趾甲的任务由我承包了!”

王阿丽/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