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此人身为大军主帅,却亲自做一件小事,为全军破解了大难题

1947年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即刘邓大军)从鲁西南出发,向大别山地区挺进。然而,当这支大军来到淮河岸边时,却发现遇上了一个大难题。

本来淮河是可以徒步涉水通过的,偏偏在部队渡河之前,上游因暴雨突然涨水,水流十分湍急。

部队只有经敌人洗劫后幸存的十来只小木船,如果要靠它们在一两天内运送十二万将士过河,无异于天方夜谭!

就在此时,共计19个旅的敌军已经紧追上来,其先头部队距淮河渡口只有30华里,已经与我军后卫部队接上了火。

情况真是十万火急!部队必须马上渡河,而且所有部队必须在两天内渡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担任先头旅的18旅接到参谋长李达的命令:必须在当夜12点以前全部渡过淮河。

此人身为大军主帅,却亲自做一件小事,为全军破解了大难题

18旅旅长肖永银亲自跑去指挥将士们渡河,可尝试了一番,他断定全旅仅靠那十几只木船,无论如何难以在12点前渡完。

他把具体困难向李达作了报告,李达沉思半晌,答应18旅完成渡河的时间推迟至下午2点。

肖永银继续指挥部队争分夺秒地抢渡,按照当时的进度,他估算全旅将士勉强可以按时渡完。

可偏偏就在这时,淮河上突然刮起了大风,河水如同有水怪在兴风作浪,掀起一起一伏的波涛。小船在波涛中打旋,有的被抛上浪尖,又摔落下来,部队渡河的速度为之骤降!

如果先头旅就占去一个整夜还多的时间,那么其余的部队怎么办呢!

此人身为大军主帅,却亲自做一件小事,为全军破解了大难题

肖永银无奈,只好回到旅指挥所另想办法。没想到他一走去,就看到屋里坐得满满的,包括刘(伯承)司令员在内的野司指挥员们都来了。

大家又好像是老朋友又好像是素不相识,好半天谁也不说一句话,一面面面相觑,一面想着如何解决眼前的难题。

半晌以后,刘司令员忽然打破紧张、沉闷的气氛,眼睛盯住肖永银问:“真的做不到徒涉淮河吗?”

“河水太深了,实在无法徒涉。”肖永银根据实地了解的情况,很肯定地答道。

“到处都一样深吗?都不能徒涉吗?”

“此时淮河水流暴涨,据河两岸的老百姓反映,这种时候根本没人敢涉水过河。”

“那么,你们做了实地侦察或者下水试过没有?”

此人身为大军主帅,却亲自做一件小事,为全军破解了大难题

“都侦察过、试过了,确实行不通。”肖永银答道。

接下来,刘司令员又细心周密地追问了有关渡河的情形,最后问道:“你们是不是找向导调查了?有没有多找几个老乡问一问?”

刘司令员不愿意再干坐着,他亲自来到河边,站在一个地形较高的地方,望着浩浩荡荡、向东奔涌的浊浪,沉默了一会儿。

随后,他拿着一根很长的竹竿,带着两个手提马灯的警卫员来到渡口,登上了一只小船。

接下来,人们远远看到,船上有一个高大的黑影子,在船边一上一下地活动着,不知在干什么。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小船还在河里来回划动……

此人身为大军主帅,却亲自做一件小事,为全军破解了大难题

忽然,船上传来了人们熟悉的呼喊声:“可以在河里架桥啊!我试了好多处,河水并没有那么深!”

这时岸边的人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是身为大军主帅的刘司令员迎着风浪亲自在探测河水深度呢!

刘司令员在探明水势后,发现淮河的水已开始在退了,部队到达时的大水是上游下暴雨造成的。他马上朝岸上的众人大喊道:“马上通知李参谋长,叫他指挥部队坚决架桥!”

喊完之后,他心里仍然觉得不踏实,惟恐北岸的人听不清楚,又马上掏出纸笔写成书面命令,派警卫员送到岸上去。

刘司令员从船上下来后,又给李达写了一封简信:“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尽快把桥架起来!”他还在这两句话旁边加上圈圈,以引起收信人注意。

此人身为大军主帅,却亲自做一件小事,为全军破解了大难题

信发出去后,他以严厉的语气对站在一旁的众人说道:“粗枝大叶就要害死人!就要害死人啊!”

肖永银正带着惭愧的心情指挥部队抓紧时间架桥,突然有人送来刘司令员的简信,信上写道:“马上通知李参谋,上游可以涉水过河,不需要架桥了,命令部队迅速徒涉!”

原来,刘司令员一直在河岸观察渡河情况,他亲眼看到一名马夫掉队之后,自己摸索着从上游某个地方徒涉过河了。他立即写简信让人把这个情况告知肖永银。

肖永银大喜,找到马夫涉水之处,18旅立即开始徒涉了。他们过河之后,后续部队也源源不断地开始涉水过河。

此人身为大军主帅,却亲自做一件小事,为全军破解了大难题

刘司令员站在山头上俯视着河中的浪花,望着浩浩荡荡的十二万将士顺利渡过淮河后,脸上不禁露出了微笑。

刘司令员在其数十年戎马生涯中,就是用这种严密的科学态度治军的。这次正是由于他的细心严谨,身为主帅竟亲自做探河这件“小事”,才发现了“河水不深,可以架桥”的实情,随后又进一步发现了“可以徒涉”的实情,为十二万大军破解了限时全部渡河的大难题。

正在这时,一位参谋跑来报告说:“敌军大部人马已经赶到淮河北岸,但我军已全部过完,而且河水也突然涨了起来,把敌军19个旅齐刷刷地拦在了北岸,他们只能哀叹来迟了一步!”

刘司令员哈哈大笑,幽默地说:“这真是托马(克思)在天之灵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