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军长对团长下了一个奇怪的命令:给你们的任务就是“挨打”

1950年12月,志愿军决定发起第三次战役,挫败敌人所谓的“先停火,后谈判”阴谋。

作为志愿军右纵队的第39军,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突破由韩军第一师固守的临津江防线。

临津江是汉江的支流,中游有一段横卧在“三(八)线”上——这一段正是志愿军39军116师选定的突破口。

韩军第1师凭借这道天然屏障,构筑了纵深约18里的三道防御阵地,将其吹嘘为“中国军队无法逾越的铜墙铁壁”。

当时正是寒冬时节,临津江畔堆积着厚厚的冰雪,南岸又都是难以攀登的天然峭壁。

39军军长吴信泉与各师师长反复研究作战方案后,让人把115师344团团长徐鹏叫来,向他面授机宜。

军长对团长下了一个奇怪的命令:给你们的任务就是“挨打”

徐鹏一走进军指挥部,吴信泉就说道:“徐团长,这次突破临津江是一场硬仗,你有决心打好吗?”

“报告军长,我们团就爱打硬仗!”徐鹏毫不迟疑地答道。

“好!要的就是这种无所畏惧的精气神!”吴信泉话锋一转,“这次要交给你们一个比较特殊的任务,让你们团好好打一场硬仗!”

“什么任务?请军长指示!”

“这任务有点难度,你小子敢接吗?”

“我说军长啊,你今天咋这么磨叽,我徐鹏有什么任务不敢接受的!”

“那好,给你们团长的任务就是两个字——挨打!”

“挨打?挨谁的打?”徐鹏不禁愣住了,真奇怪!这算哪门子的任务?

军长对团长下了一个奇怪的命令:给你们的任务就是“挨打”

“没错,你们团的任务就是挨打!而且是挨敌人的打!”

“军长,你就直说吧,我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哈哈……你小子……”吴信泉大笑着说道:“让你们团挨打,也是让你们作为此次突破临津江之战的一支奇兵!”

随后,吴信泉向徐鹏介绍了他的作战计划以及给344团的具体任务。

由于敌人已经临津江南岸构筑了极为坚固的防线,再加上天气、地形等因素,给我军渡江作战增加了极大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实施强攻、强渡,无疑会让我军付出较大的伤亡代价,因此必须采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战术来渡江。

“怎么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徐鹏问。

军长对团长下了一个奇怪的命令:给你们的任务就是“挨打”

“简单来说,就是派一支部队牵制迷惑敌人,为我军大部渡江创造突然性,从而确保全军主力顺利突破临津江……”

“我明白了!军长的意思是让我们团去牵制、迷惑敌人?”徐鹏恍然大悟。

“没错!给你团的具体任务是,推进到高浪浦里至九野山一线,以火力、兵力实施积极佯动,对敌人形成袭扰牵制,用假强渡的方式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为真渡江的大部队打掩护!”

徐鹏一边听一边点头:“这招妙啊!高浪浦里一线就是敌人眼中我军最有可能实施渡江的地点。”

“需要提醒你的是,担负假渡江、真袭扰任务的部队,必须会吸引来敌人的强大火力,敌人的飞机、大炮、坦克都有可能使劲招呼,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军长对团长下了一个奇怪的命令:给你们的任务就是“挨打”

看到徐鹏沉默了,吴信泉又说道:“要完成这个任务确实极具挑战性,尤其是指挥员必须过得了自己这一关,谁愿意看着自己一步步带出来的部队遭受损失啊!”

他稍停后继续说道:“然而为了全局的胜利,这又是我们必须走出去的一步棋!必须要有人来扛起这个艰巨的任务!徐鹏同志,我和王良太师长商量过了,觉得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你可以考虑一下,如果你觉得没办法接受,我可以……”

“不用考虑了!”徐鹏脱口而出,“我们344团没有软蛋,愿意接受这个挑战!”

12月27日午夜,徐鹏亲自率领344团前卫分队到达高浪浦里,很快肃清了元常里一带的残余敌人,完全控制了临津江北岸。

随后,徐鹏动员344团将士积极佯动,以吸引敌火力和注意力,掩护军主力突破临津江。

军长对团长下了一个奇怪的命令:给你们的任务就是“挨打”

为此,他命令2营进到元堂里以南的87高地,其余部队大张旗鼓地组织假渡江。

敌人果然上当了,他们在30日下午向六连阵地派出飞机、大炮进行狂轰滥炸。

为了进一步牵制敌人,徐鹏命令2营推进到更易触动敌人“神经”的九野山,与韩军第1师11团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大战。

九野山是一座岩石山,山上全是坚硬的石头,根本没法修筑工事。但此山作为临津江湾突出部的一个制高点,却能居高临下的俯视韩军阵地,成为楔入敌阵地前的一颗钉子。

31日,敌军再次上当,对九野山发动了疯狂的攻击,飞机、大炮、坦克轮番出动,九野山上弹片、碎石漫天飞舞……

当时志愿军各级单位都没有装备高射火器,2营指战员只能用轻重机枪对付低空投弹、扫射的敌机。

军长对团长下了一个奇怪的命令:给你们的任务就是“挨打”

随后,敌人又出动步兵大举进攻,志愿军将士奋起反击,他们弹药打光了就用刺刀跟敌人拼杀,其中2营6连大部分战士都在九野山上与敌人拼到了生命最后一刻。

在徐鹏的率领下,344团指战员一直坚持到军主力突破临津江发动总攻击,也未让敌人越过九野山一步。全团各营虽然都有不少将士伤亡,却成功牵制住敌人的兵力,消耗了敌人大量炮火,圆满完成了“挨打”的奇特任务。

在344团的掩护下,116师7500名将士隐蔽两昼夜后,成功突破临津江,与兄弟部队合兵后长驱直入,解放了汉(城)并推进至“三七线”,在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战后,344团的表现得到石信泉的充分肯定。116师汪师长、石瑛政委还专门向志愿军司令部写了信,称赞344团完成了掩护大部队渡江的艰巨任务,并为他们请功。

39军军史中也记下了这样一笔:“344团为主攻部队做好突破准备,起到了重要作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