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00年,宋哲宗薨逝,可是他没有一个儿子,所以皇宫中开会讨论下一任皇帝人选。宰相章犉提议申王,众人哈哈大笑起来,申亡是一个瞎子,你让一个瞎子当皇帝,他怎么看奏章,难道你想越俎代庖?帮皇帝看奏章做决定吗?被众人一说,章犉吓得跪了下来。

北宋第六代皇帝宋神宗,一共有十四个儿子,第六子是宋哲宗,可惜宋哲宗年纪轻轻就归天了,并没有能够留下一个儿子来继承大统,所以皇位只能从他兄弟当中来选。
太后向氏召集群臣开会,让大家各抒已见。宰相章犉第一个发表意见:母以子贵,如果要继承大统的话,应该选先帝同母的弟弟,简王。也就是跟哲宗同一个母亲,朱氏所生的弟弟简王。
太后向氏听到这句话,心里不舒服了。她微微怒道:同母弟弟?难道哲宗、简王他们不是我的儿子吗?宰相说的什么话?
太后向氏一直没有自己亲生的儿子,哲宗本来就是庶出,所以对于谁来当皇帝,其实向太后一直都是无所谓的。只是她位居中宫,哲宗的母亲是朱氏,如果朱氏的两个儿子都当了皇帝,古代母以子贵,你让太后以后跟朱氏在后宫之中,如何相处?谁尊谁卑?向太后听了肯定不满意,于是这个决定就理所当然地废掉了,简王也就趁机被淘汰出局了。
按照年龄顺序,章犉又提了下一位,那就是九子申王,他刚刚一说完,大殿里传来了窃窃的笑声。因为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申王眼睛有问题,他是一个瞎子。你让一个瞎子如何当皇帝,如何处理国家大事,他连奏章都看不了,难道你宰相想要履行皇帝的权利?帮他做决定,这可是不好的兆头。
章犉仔细一想,也吓坏了,赶紧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要是背上了这样的帽子,接下来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再说,历史上也没有瞎子当皇帝的先例啊。
按照顺序再往下数,就是十一王爷,端王了,这就是后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宋徽宗,赵佶。
章犉对赵佶非常了解,如果只是作为一个王爷,赵佶很优秀,他的文艺细胞很好,无论是写字、绘画,还是踢球等等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是北宋老赵家难得出的一个文人,一个有才之人,但是要让他当皇帝的话,肯定是不合情理的,因为他痴迷于艺术,会不务正业的。
章犉想到这里,便顾不得礼仪,赶紧上奏太后说:端王轻佻,不可以君临天下。
这就像一个炸弹,扔在了大殿之中,所有的人都惊讶地看着他,这句话说得太没有水平了,当然这句话也为他以后人生的灾难,埋下了一个伏笔。作为一个宰相,不能够如此评价一个王爷,何况还很有可能就是将来的国君,这不是自己挖坑自己跳吗。
太后本身也不喜欢章犉,觉得他总是自以为是,于是趁机反驳道:这皇帝由谁当,难道是由你来决定的吗?你喜欢谁不喜欢谁?我们提的人全部都被你否决掉了,这是赵家的天下还是你章家的天下?
这时章犉的同僚们,也开始落井下石了,眼看章犉已经当了多年的宰相,如果下一任皇帝,还是他章犉选出来的话,皇帝肯定会继续留用他的,那其他人还有出头之日吗?所以大家纷纷地站出来,支持向太后,指责章犉为了一己私欲,竟然干涉皇位之争,用心险恶,居心不良。
章犉被这顶大帽子一扣,吓得不敢说话了。这时向太后继续说道:先帝曾经跟我说过,端王是个有福相之人,在众位皇子当中,也是翘楚,而且他非常孝顺,对我也很恭敬。
最后由向太后拍板做决定,端王择日进宫,沐浴更衣,继承大统,从此北宋王朝揭开了最后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