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参拆了三个字,胡琏讲了一个故事,都没能挽回黄维兵团的败局

1948年11月25日晨,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痛击被誉为“王牌部队”的黄维兵团,歼敌数千名,并将其合围在安徽宿县西南的忠义集、王朱庄、马家楼、双堆集地区。

黄维遭到这沉重一击,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报告南京方面,要求批准他改变方针,南靠固镇、蚌埠。

然而,就像在蒙城一样,黄维迟迟没有得到南京方面的批复。而各部急电频至,都说解放军正步步压缩,紧紧地收拢包围圈。

“双堆集呀!”黄维的手掌猛击在地图上,长长地叹了口气。

这是个有一百多户人家的平原集镇,因两个古老的土堆而得名。第十二兵团司令部只能龟缩在双堆集地区。

高参拆了三个字,胡琏讲了一个故事,都没能挽回黄维兵团的败局

黄维驱车转了一圈,看到各军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特别是十四军士气明显下降。

这些情况让黄维心情极度压抑,他一面命令各部稍事休息,一面等待南京方面的指示,他希望上面能体谅本兵团危局,支持他向固镇靠拢的计划。

一位高参看到黄维满面愁容,笑嘻嘻地说:“司令官,双堆集可是大吉呀!”

黄维望着他,大惑不解。

“司令官,我会拆字。”那高参一副很轻松的样子。

“嗯。”黄维的鼻子冷冷地哼了一声,他是无神论者,对拆字这类把戏不感兴趣。

高参拆了三个字,胡琏讲了一个故事,都没能挽回黄维兵团的败局

那幕僚认真起来:“司令官真的不必焦虑。历来大将出师,无不讲究地理征兆。就凭‘双堆集’这三个字,我们就会逢凶化吉。”

黄维觉得奇怪,有些兴趣地听着。

“你从拆字格来看——‘双堆集’之‘堆’者,十一佳也;‘集’,十八佳也;而双呢,佳又佳也!合起来,就是十一师佳,十八军佳,岂不是上上大吉么?”

陈诚系统发迹于十一师、十八军,时人称为“土木系”。黄维是“土木系”的主要骨干,对这番话自然听起来如浴春风,想起来如饮甘醇。

或许是高参的这番“吉言”激发了黄维的雄心,他觉得部队的战斗力尚在,特别是十八军,基本建制圆满,锐气未衰。

高参拆了三个字,胡琏讲了一个故事,都没能挽回黄维兵团的败局

另一方面,他认为解放军沿路阻击也不过尔尔,只要一鼓作气,拼他一个鱼死网破,没有不可突破的防线。

在迟迟得不到南京方面批复的情况下,黄维狠了狠心,传令各部:休整一日,27日上午全线出击,一举突围。

然而解放军中野各纵早就严阵以待,黄维的前沿突围部队一一被解放军狠狠地击退。

高对拆字时所说的话没有产生任何作用,反倒让黄维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他感到极度的无助,随即向南京发出电报求援。

12月1日,胡琏奉老蒋之命坐飞机赶到双堆集,黄维带着一大批高级将领去迎接。

高参拆了三个字,胡琏讲了一个故事,都没能挽回黄维兵团的败局

没想到胡琏一露面,就对杨伯涛、覃道善等军长大声喝斥起来:“你们这个仗是怎么打的?在南阳我就交待过,和共(军)作战,不能贸然轻进!共(军)两大主力合流,你们明明知道其志不小,为什么还要自投罗网?”

杨伯涛和覃道善等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指向黄维。黄维满脸灰黑,不置一词。

黄维等胡琏发够了脾气,说:“伯玉,回兵团部吧?”

胡琏看见兵团部的挂图上还有黄百韬的七兵团标志,狠狠地用手指头一戳,说道:“早他妈X完蛋了!”

黄维垂下头,长长地吸了口气。如果早知道黄百韬20日就放弃了碾庄,22日全军覆灭,他决不会北渡浍河,决不会强攻南坪集,也不至于落到这步境地啊!

高参拆了三个字,胡琏讲了一个故事,都没能挽回黄维兵团的败局

胡琏等将领们缓过神来,指着地图,复述了一遍各自的位置之后,在挂图前踱了两步,冷冷地说道,“你们知道刺猬吃蛇的故事吗?”

屋子里静如空谷。

“刺猬先把刺缩进体内,任蛇缠绕。等蛇完全绕紧了,得意洋洋的时候,刺猬猛地鼓起竖刺。”他双臂一伸,好像他就是那狡猾的刺狠,“那蛇就被扎成几段,然后被一口一口吞食掉。”

将领们脸上露出钦慕之色。“现在,共(军)这蛇正在缠绕我们,我们呢,只要我们还有刺,就能吃掉这条蛇!”

将领们连连点头,胡琏也被自己讲的这番理论感动得有些飘飘然。

高参拆了三个字,胡琏讲了一个故事,都没能挽回黄维兵团的败局

随后,他瞥了一眼也听得很起劲并颇有赞赏之色的黄维,嘴角挤出一丝轻蔑的冷笑:“刺猬的坚刺天生就有,我十二兵团的战斗力人所共知,主要看我们的将领们如何!”

他又看了一眼似乎已成了属下的黄维,提高嗓门、挥动双拳说道:“什么样的将领带出什么的部队。一只老虎领着一群羊,羊也会变成老虎!反过来,一只羊领着一群老虎,老虎也会变成羊!”

黄维尴尬地偏过头,望着门外。

但无论是高参的拆字吉言还是胡琏的刺猬吃蛇之说,都没能帮助黄维挽回败局。12月15日,十二兵团这支蒋军精锐除胡琏等人逃脱外,整个兵团彻底覆灭,黄维兵败被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