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防线一退再退,叶剑英却亲自传达表彰,少共国际师之邱家隘阻击战

1933年12月的团村战役中,少共国际师师长吴高群在一线受到重伤,最终抢救无效牺牲,这个消息传出后,全师将士们悲痛欲绝。在为师长下葬时,政委萧华带着战士们泣泪高呼:“为师长报仇!为战友报仇!”

很快,上级调红七师代师长曹里怀来到少共国际师任师长,曹里怀是参加湘南起义的老革命,虽然年仅25岁,但工作经验丰富,是中革军委认为能临危受命挑起重担的合适人选。

防线一退再退,叶剑英却亲自传达表彰,少共国际师之邱家隘阻击战

开国中将曹里怀

随后,少共国际师随红五军团一同南下,依托康都、建宁两城构建防线,阻拦国民党大军向中央苏区推进。

根据军团长罗炳辉的部署,少共国际师在建宁北部黄坊乡驻扎,主要起到牵制伺机打击德胜关的敌军翼侧。

这个地点选得非常巧妙,黄坊乡与黎川县交接处高山连绵,地势险要,而且背后有邱家隘、黄家隘、寨头隘等多处隘卡,对于少共国际师来说进可攻退可守,而且扼住了敌军自黎川南下的交通咽喉,构成了保卫中央苏区的第一道防线。

恰逢此时,国民党上将蔡廷锴带着第十九路军发动了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提出了“反蒋抗日”的政治主张。

蒋介石大为震怒,将精力放在了扑灭后院之火上,就这样,中央苏区和红军得到了喘息之机。但这段难得的备战时间并没有多长,不到一个月之内福建事变就被镇压。

防线一退再退,叶剑英却亲自传达表彰,少共国际师之邱家隘阻击战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国旗

1934年1月,蒋介石再次调集25个师,一东一西对中央苏区扑来。1月25日,少共国际师的老对手陈诚再次亲率北路军第三路军主力从福建转回江西,自黎川攻向樟村,意图打通向建宁的进攻通道。

由于敌人来势凶猛,再加上第94师的截击,少共国际师还来不及狙击,敌军就已占领樟村、横村等地。无奈之下,少共国际师只得奉命退守邱家隘、寨头隘等地,与红5军团第13师的三个团沿着邱家隘、竹箕隘、寨头隘、黄家隘一线组建防线。

时值寒冬,四周的山头和防御工事中都已经有了积雪,但少年战士们依然不断地在加固工事,因为曹里怀和萧华判断国民党军这次动作迅猛,一定不会在樟村过多停留。

果然,在占领樟村后,陈诚立刻开始部署攻势,他安排麾下第11、67师攻邱家隘,第79师攻寨头隘,第94师作为总预备队在西城桥、溪源附近机动待命。

67师的先头部队很快逼近邱家隘前沿并进行了试探性进攻。由于少年国际师早有准备,又居高临下占据了地形优势,很快就打退了敌人的冲锋,而敌军也收缩军力等待后续主力。

邱家隘是距建宁县城数十里的一个山头,竹箕隘、黄家隘分部在其两侧,海拔均有7、800米,与上不远的寨头隘连绵一体,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防御阵地。这也是之前所红军在此驻扎进可攻退可守的原因。

1月26日,陈诚所率主力在邱家隘防线集结完毕,很快就向红军的几个阵地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防线一退再退,叶剑英却亲自传达表彰,少共国际师之邱家隘阻击战

邱家隘阻击战地图(红圈处)

寨头隘防守战最早打响,79师以两个团的主力攻向了这里,驻守在此的少共国际师一部利用地形对冲锋的敌军进行了大量的杀伤,抵挡住了上十次冲锋,迟滞了国军的整体攻势。

但这样的战局并没有僵持下去,很快国民党军利用兵力优势分出一支部队,绕后发动攻击,对我军的阵地形成了夹击之势。少共国际师顽强抵抗了数小时,损失很大,终因寡不敌众,无法坚守,只得按战前的方案撤到黄坊防线,让出了寨头隘。

而在当日中午,国军第67师主力也展开了对邱家隘少共国际师和红39团阵地的进攻,在炮火的掩护下冲到了我军修建的堡垒前,红少年们沉着老练地用步枪和手榴弹进行狙击,连续打退了敌军数次冲锋。

而在红军阵地竹箕隘,国军第11师66团的进攻同样进行得不顺利,多次组织的冲击均在我军修建的大量防御工事前溃退。

两路敌军受挫的消息报到陈诚这里后,让他的脸色十分难看。他手中的兵力是红军守军的将近7倍,原计划是势如破竹地攻到建宁城,却在第一道防线就遭到了这么大的阻力。

在他的调动下,11师剩余兵力立刻对邱家隘的国军进行了支援,策应第67师左翼,两师分三个方向对红军阵地进行了猛攻。少共国际师面对数倍之敌,骨子里的悍勇再次被激发出来,而痛失师长的仇恨也支持着他们英勇作战。

战局胶着之时,敌军再次出动了轰炸机,这原本是计划用在建宁攻势中的战略力量,被提前用在了这小小的邱家隘。

在敌机的轰炸之下,少共国际师阵地中的树木燃起了大火,将士们阵型被打乱。而敌军也趁机再次分散,以一到两个营为力量,共分成八个部分向红军阵地突击。

就这样,邱家隘防线在坚守一日后失守,而失去了策应支援的竹箕隘阵地、黄家隘阵地守军四面受敌,也不得不随之撤出战斗,共同退守毛坊、黄坊、溪口圩一线,重新集结。

防线一退再退,叶剑英却亲自传达表彰,少共国际师之邱家隘阻击战

退守至将军殿

因为在邱家隘等处受损较大,国军不得不就地驻扎,进行休整。1月27日,时任闽赣省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建宁守备区司令的叶剑英同志亲自向少共国际师传达了来自少共中央局的嘉奖电。

在电报中,少共中央局称赞了他们在阻击战中的顽强和英勇,并鼓励他们立下更大的战功。同时,闽赣省委书记邵式平也号召建宁守备部队以莫大的决心为守卫中央而战。

防线一退再退,叶剑英却亲自传达表彰,少共国际师之邱家隘阻击战

开国元帅叶剑英

经过短暂地修整后,红军再次组织兵力向邱家隘等地发动了数次反攻,但由于国军兵力强大并且不断地修建碉堡,将第五次围剿稳打稳扎的策略发挥到了极致,他们的并未夺回阵地。

最终,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不再做无意义的消耗,少共国际师及其他部队选择撤离了邱家隘防线,转入将军殿防线的布置。

应该来说少共国际师以及红13师等部队在邱家隘阻击战中,在国军的极大兵力优势及装备优势的攻击下,打出了红军英勇顽强的作风,并且迟滞了敌人对中央苏区的攻势,为红军主力部署防御争取了时间。

防线一退再退,叶剑英却亲自传达表彰,少共国际师之邱家隘阻击战

邱家隘战斗遗址

但从大战略上来看,这其实是在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思想下被迫打的一场对红军十分不利的正面消耗战。经过这一战,少共国际师在兵员上仅存不到五千人,而且弹药也被极大消耗,战斗力锐减。

退守将军殿后,少共国际师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陈诚吸取了教训,对部下一再要求切勿冒进,必须采用“三里一推,五里一进”的战术稳扎稳打,国军的攻势放缓了。

但此时,中央苏区已是腹背受敌,与国民党围剿部队北路军陈诚部一样,东路军汤恩伯部也已经近在咫尺。在这种形势下,包括少共国际师在内的各部红军,不得不连续作战,为中央苏区争得一线生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