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甘岭危急,王近山派爱将出任前线总指挥,他的成就比秦基伟还高

1952年10月14日,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打响,白天敌人以猛烈的炮火疯狂进攻,夜晚我45师再以小股部队多路反击,恢复白天丢失的阵地。在反复的拉锯中,敌我双方都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代价。时任45师师长的崔建功后来回忆说:“打到17号时前边没兵啦,我给秦基伟打电话说,军长,我可以守,再攻就攻不动了。当时我只剩下6个机动连队了,其他逐步投入的15个连队都打残了,最少的只剩下几个人。”

上甘岭危急,王近山派爱将出任前线总指挥,他的成就比秦基伟还高

10月18日,敌人又以两个团的兵力对597.9高地和537.7高地发动了连续猛攻,经过一天激战,我前沿部队终因伤亡过重被迫退入了坑道,上甘岭表面阵地第一次全部失守。第三兵团代司令员王近山得知这个情况后,亲自给15军军长秦基伟打电话:“秦基伟你听好,今晚不把那两个山头夺回来,你干脆回家放牛去!”

秦基伟也是个急脾气,很快就把同样的电话打给了崔建功:“告诉你崔建功,夺不回阵地,你就别回来见我!”接到死命令的崔建功,拿出了四个连,于10月19日晚间,在炮火的掩护下向敌人实施凶狠地反击,经过一夜苦战,将丢失的表面阵地恢复了。范弗里特不甘心失败,不断调兵同我军争夺,经过七个昼夜的苦战,上甘岭表面阵地第二次全部失守,45师守备部队再次退入了坑道。

上甘岭危急,王近山派爱将出任前线总指挥,他的成就比秦基伟还高

此时秦基伟手中已再无机动兵力可用,他的警卫连和军部机关勤杂人员都已经派到了上甘岭前线,再也抽不出多余的人员支援崔建功了。也许有人会说15军不是还有两个师吗?干嘛不往上甘岭方向调呢?这是因为44师和29师都在平康谷地驻防,这里的战略地位和上甘岭同样重要,如果被美军突破,敌人就会绕过五圣山攻击我军侧背。因此尽管上甘岭方向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但秦基伟却不敢调动平康谷地的两个师。

这个情况,第三兵团代司令员王近山心知肚明,他知道在美军如此凶猛的火力覆盖下,单靠45师要想守住上甘岭是十分困难的。他决心把自己的嫡系第12军投入战场,和范弗里特硬拼到底。10月26日,12军副军长李德生亲自赶到第三兵团司令部接受任务。王近山开门见山地对爱将说:“15军能投入的机动兵力已全部用上,但敌人的攻势仍未减弱,我们的决心是坚决守住上甘岭,寸土不让!”

上甘岭危急,王近山派爱将出任前线总指挥,他的成就比秦基伟还高

“兵团决定在15军统一指挥下,成立五圣山战斗指挥所,由你负责统一指挥在上甘岭前线作战的12军、15军所属部队,炮兵由炮7师师长颜伏负责指挥。你们要注意协同。”王近山接着又叮嘱李德生:“战斗情况既要报兵团,也要报15军军长秦基伟,仗是在他们阵地上打的,要听从他们统筹调动指挥,相互搞好团结。”

李德生和尤太忠、肖永银并称为王近山手下的三剑客,解放战争中一直在王近山的指挥下作战,是他最为倚重的爱将之一。这次接受支援上甘岭的任务后,李德生率领从12军抽调的4个主力团紧急出发,赶往前线。来到前线后,李德生才发现,情况要比他想象的严重得多。志愿军前沿阵地已被打成一片松土,表面工事全部被摧毁,在敌人严密的炮火封锁下,我前线部队缺弹、缺粮和缺水情况十分普遍。

上甘岭危急,王近山派爱将出任前线总指挥,他的成就比秦基伟还高

当时为了阻断我军对上甘岭的支援,美军用绵密的炮火构筑了十几道封锁线。前沿没有公路,补给只能靠肩扛手提,有的战士累得吐血,到了前沿,连跑步通过封锁线的力气都没有了,造成很大伤亡。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李德生想出了分段运输的办法:汽车运到五圣山后,前沿就没有公路了,这时从团后勤到营到连,每50米为一段,分几个人专门负责,沿途挖猫儿洞,藏放弹药,利用敌人炮火暂停的间隙,快步往前运送。

这个办法实行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运输人员的伤亡比例大大减少,前线也有了充足的弹药。但此时李德生又遇到了新的难题,上甘岭前沿阵地狭小,敌人的炮火又十分凶猛,上去的人越多伤亡就越大,但人少了又守不住阵地。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李德生集思广益,想到了“小兵群战术”。从五圣山到最前沿,部队排成了若干个梯队,师和团都掌握了充足的预备队,以对付敌人的持续进攻。

上甘岭危急,王近山派爱将出任前线总指挥,他的成就比秦基伟还高

“小兵群战术”取得了极佳的效果:敌人炮火急袭的时候,我阵地上人员稀少,大大减少了敌人炮火带来的杀伤;敌人地面部队冲锋时,我军的炮火、轻重机枪、手榴弹、手雷和爆破筒又可以给敌人造成重大杀伤。11月2日7时左右,敌人对597.9高地展开了猛烈的攻击,战斗中,坚守在最前沿东侧9号阵地的志愿军91团1个班,利用小兵群战术,一天打退敌人7次连、营级进攻,歼敌400余人,自身仅轻伤3人。

上甘岭危急,王近山派爱将出任前线总指挥,他的成就比秦基伟还高

在李德生的指挥下,12军参战部队和15军第45师一起,打退了敌人数百次冲锋,牢牢守住了阵地,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伟大胜利。对于12军在上甘岭战役中的作用,秦基伟给出了充分的肯定,他说:“12军是取得上甘岭作战全部胜利的保证。12军是在什么样情况下投入战斗的呢?是当战斗最紧张、最艰苦,军二梯队已无法战斗时,赶来参战的”。从朝鲜回国后,秦基伟和李德生都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秦基伟出任过国防部长,李德生的成就则更高,官至正国级。

如果想要了解上甘岭战役的前因后果及详细经过,就不能不读著名作家李峰所著的《决战朝鲜》一书。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翔实的史料全面揭开了朝鲜战争台前幕后的诸多历史真相,破除了有关朝鲜战争的种种迷思与误解,非常真实出彩。是一本不能不读的好书。

白金珍藏插画版现价只要68元,点击【去看看】就可以购买。

); }

决战朝鲜套装2册决战朝鲜上下册再现朝鲜战争历史风云的经典作品

¥68

购买

购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