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5月28日,志愿军第二十军八十七师一七二团三营八连经过异常激烈的拼杀,终于攻克了敌人坚守的296.4高地。
要知道,在华川新邑里以北的敌军防线上,296.4高地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制高点,占据它可以对敌人造成极大的威胁。
然而,这一仗结束时正是深夜,山势陡峭、地形复杂,再加上这时候视线太差,以至于有将近一个连的敌人躲藏在山腰一片隐秘的树林中,未被志愿军及时发现。
到了天快亮时,这股敌人悄然摸到山顶,对驻守在那里的志愿军发起了凶猛的反扑。
八连指战员突然遭到袭击,局面非常不利,不但被敌人将296.4高地重新夺去,而且全连都被打了下去,只能暂时栖身于一个山凹里。

可是敌人的攻击并未停止,他们把重机枪架起来,对准八连所在的地方疯狂扫射,将他们牢牢压制在那里。
虽然八连指战员多次发起仰攻,著名射手郭孝举也带领一个机枪小组顽强反击,却无法从根本上扭转颓势
可以说,这是八连将士入朝作战以来最困难的一仗,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化解敌人的攻势,全连都有可能被敌人“一锅端”,形势万分危急!
九班班长名叫裴景善,他看到全连打得这么被动,心中万分焦灼,一边观察着周围的地形,一边苦苦思索着破敌之策。
战斗越来越激烈了,裴景善忽然眼前一亮,兴奋地跑到指导员身边说:“我有办法了!”随后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指导员。
“很好!你马上行动吧!”指导员说。
原来,他们所在的山凹西侧是一面极为陡峭的悬崖,但在崖壁上也有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坑坑洼洼。裴景善从小喜欢爬山上树,练就了一身不错的攀爬绝技,他在观察这堵崖壁时,就几乎已经设计好了往上攀爬的路线。
凭借自己精通的攀爬绝技悄悄攀上悬崖,看能不能找到偷袭敌人的机会,这正是裴景善想到的破敌之策。
好在崖壁上有一个敌人看不到的盲区,裴景善从这里慢慢往上爬。
这堵悬崖犹如被斧劈刀削过一般,如果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再加上过硬的攀爬技术,根本没有胆量往上爬,即使硬着头皮爬了也无法排除跌下悬崖粉身碎骨的可能。
然而对于此时的裴景善来说,早已将危险置之度外,全连正处在生死攸关的艰难时刻,迫切需要有人挺身而来,破解眼前的困局!
至于自己能不能成功,裴景善也没有考虑太多,他此刻只有一个念头:爬!拼命往上爬!
因为他明白:敌人的进攻越来越疯狂,全连的形势越来越危急!时间就是生命,每一秒钟都很重要!
幸运的是,裴景善没有浪费这个解救全连的唯一机会,他冒着生命危险,使出浑身解数,终于攀上崖顶,又悄然出现到敌人的身后。
此时,敌人仍在用两挺重机枪,对准山凹里的八连藏身之处猛烈扫射,这正是战况最危急的时刻!
其余的敌人见志愿军毫无还手之力,正在得意忘形地哈哈大笑,甚至把武器都丢在堑壕边,自顾自地抽烟、休息或聊天。
敌人万万没想到,就在此时已经有一名志愿军战士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他们身后!
裴景善如同天降神兵,端起汤姆枪对准两挺机枪一通猛扫,将枪手和弹药手先后击毙,解决了一直压制着山腰志愿军的两个最强火力点。随后他冲着敌人密集处进行猛烈射击。
没有人能想到,裴景善竟在战况最危急时,以一人之力扭转了八连将士在此之前一直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
因为几乎就在他打得敌人嗷嗷乱叫时,正密切关注着山上情况的指导员已经迅速向全连发出了攻击信号,带领他们向山上猛冲!
敌人猝不及防,遭到裴景善的迎头痛击,顿时惊惶失措。一时之间他们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防御,又有更多人被裴景善和冲上来的志愿军打死打伤。
可是裴景善毕竟是单枪匹马深入虎穴,当敌人回过神来之后,便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在这场乱战之中,裴景善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击中颈部,顿时血流不止,随后跌倒在地。
值得庆幸的是,这一枪并未造成致命伤,裴景善紧咬牙关,强忍疼痛,从腰间掏出一枚手雷扔到敌人的工事里。借着手雷爆炸对敌群造成的干扰,他抱着枪滚下了山头。
敌人想要紧追裴景善,却被冲上来的志愿军截住,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虽然敌人仍在兵力和武器装备上占据优势,但他们被裴景善猝然一击之后,早已军心大乱,再也没办法跟拼尽全力要报夺取阵地之仇的志愿军抗衡,最终全部从296.4高地溃退了。
八连将士哪肯错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当即居高临下发起追击,将这个连的敌人大部分歼灭,只有极少数侥幸逃脱。
这一仗结束后,全连指战员无不对裴景善赞不绝口,认为他凭借过人的攀爬绝技,在危急时刻大显身手,以一人之力扭转了战局,对这次胜利居功至伟。
裴景善虽然负了伤,但经过紧急救治后并无大碍,休养了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回到连队战斗。
没过多久,志愿军第二十军军部报请志司批准后,为裴景善荣记一等功,并授予他“二级战斗英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