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农村小伙想进省委大院,被岗哨拦下,他拿出封信:我找叔叔黄克诚

全国解放前夕,黄克诚被任命为湖南省委书记、湖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此时黄克诚已经离开老家20多年了,他十分想念家人,但因为工作太忙无法返乡探亲,只得给家里写了一封信,说明了自己的近况,让他们不要挂念。黄克诚出生于湖南永兴县油麻墟下青村一个贫苦之家,黄家四个孩子,黄克诚排行老三,上面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下面有一个弟弟。

农村小伙想进省委大院,被岗哨拦下,他拿出封信:我找叔叔黄克诚

全家六口人,只有几亩薄田,一年辛苦劳作下来,只能勉强糊口。黄克诚后来回忆说:“自幼至19岁,未知过冬穿棉衣是何滋味。”,可见当时的日子有多艰难。由于家境窘迫,黄克诚在亲戚的资助下才得以读书,1922年,黄克诚考入了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报到那天,乡亲们送衣、送物、送钱、送米,由哥哥黄时玑用一个旧木箱挑着,送他去衡阳求学。

在师范学校读书期间,黄克诚开始接受进步思想,并由此走上了革命道路。红军时期,黄克诚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屡立战功。但由于生性耿直,坚持己见,多次被撤职和降职,先由师政委降为团政委,后又降为侦察科长,最后成了普通战士,长征到达陕北后才被重新启用,出任红1军团第4师政委和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黄克诚先是在八路军任职,出任115师344旅政委,和旅长徐海东一起率部在晋东南一带多次和日伪军作战,为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1941年,黄克诚进入新四军工作,出任第三师师长兼政委,在他的领导下,第三师成为新四军绝对的主力,总兵力达到了3万多人,实力比一般的军还要强。

农村小伙想进省委大院,被岗哨拦下,他拿出封信:我找叔叔黄克诚

抗战胜利后,黄克诚敏锐地意识到了东北重要的战略地位,他以个人名义给中央去电,建议立即派部队赴东北,并应尽量多派,“至少应有5万人,能去10万人为最好”,以创建一块大的战略根据地。事后证明,这一建议极具战略眼光。不久后黄克诚亲率第三师赶赴东北,历任西满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和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政委等职,为东北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1月,黄克诚出任天津市委书记。全国解放前夕,调任湖南省委书记。此时黄克诚已经离家多年,他十分想念家人,但工作实在太忙了,根本抽不出时间探亲,只好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们自己的近况,让家人不要挂念。黄克诚的大哥得知弟弟当了省委书记后十分高兴,当时他的儿子黄开衡已经20岁了,却没有工作,还在家里种田。

为了能让儿子有一条好出路,他对黄开衡说:“你去找二叔吧。他在长沙城里做了大官。也许他能帮你找份好工作,找条出路。”就这样黄开衡背着父母为他准备的行囊,带着黄克诚的那封信来到了长沙。黄开衡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来长沙,看什么都新鲜。向路人打听之后,他终于来到了省委大院的门口,背着行囊就往里走。

此时门口执勤的岗哨把黄开衡拦住了,问他是谁,来这里有什么事。黄开衡说自己要找叔叔黄克诚,并拿出了那封信,叔侄二人这才得以见面。黄克诚见到侄子后很高兴,问了家里的情况后又问黄开衡这次来找自己有什么要求。黄开衡说想请二叔帮自己在长沙找一份工作。黄克诚问:“你的文化程度怎么样?”

农村小伙想进省委大院,被岗哨拦下,他拿出封信:我找叔叔黄克诚

得知侄子只读过一年书后,黄克诚语重心长地对黄开衡说:“大哥大嫂对我有恩,我真的好想念他们。可是,你文化这么低,干什么工作合适呢?依我看,你还是去煤矿挖煤吧。怎么样?”1928年湘南暴动后,黄克诚被敌人悬赏通缉,为了躲避敌人追捕,他和两个战友来到家乡附近的太平山上打游击。这期间,他的大哥黄时玑和大嫂刘德姬冒着生命危险给他们送饭送情报,并多次掩护黄克诚脱险。所以黄克诚才说大哥大嫂对自己有恩。

以黄克诚当时的职务,完全可以给侄子黄开衡安排一个轻松又体面的工作,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建议侄子去煤矿挖煤。黄开衡听后连连摇头:“我不去挖煤。我要去读书。”黄克诚说:“读书?好!就去考湖南革命大学吧。”第二天,黄开衡去参加考试,但由于只读过一年书,因此没有考过。黄克诚当时正兼任湖南革命大学的校长,却并没有为侄子开绿灯。

考试没通过,黄克诚对侄儿说:“我看,你去衡阳铁路当个工人吧,当个信号工。怎么样?”但黄开衡还是坚持要去读书。见侄儿决心这么大,黄克诚就把他送到了长郡中学,临行前,他对侄儿说:“我只能给你指一条明路,至于怎么走,就靠你自己了。”由于基础差,刚开始黄开衡学习很吃力,成绩也不好,但他十分用功,不懂就问,成绩慢慢赶了上来,不仅顺利读完了初中和高中,还考入了中南政法学院,毕业后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不光对侄子,对自己的子女,黄克诚的要求同样严格,他曾对子女们立过许多家规,并反复叮嘱“你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成才,不要靠我的什么‘关系’‘后门’,我黄克诚是没有什么后门可走的。”黄克诚的小女儿黄梅回忆说:“我们兄妹小时候穿的衣服多由外婆亲手缝制,公家给父亲配备的小车,孩子们是极少能坐的。我年幼时多病,常常是叫辆三轮车去看病。我还记得雨天里发着烧,坐在挂着油帘子的三轮车里往医院赶的情景。”

农村小伙想进省委大院,被岗哨拦下,他拿出封信:我找叔叔黄克诚

在黄克诚的严格要求下,他的四个孩子都很有出息,大女儿黄楠北大毕业后,在高能物理研究所担任研究人员;大儿子黄熙清华大学毕业后,担任工程师;小儿子黄晴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在人民日报社工作;小女儿黄梅是中国科学院外文研究人员。1986年,黄克诚大将病逝,享年84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