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广西军民凭什么力量战胜了日本的钢军,击毙了日本少将并为之立碑

提及广西人,很多人都会想起是西部山区,还有那一份贫穷落后。其实,广西人在中国历史上以英勇顽强、能征善战是出了名。广西士兵在明朝时候就号称“狼兵”,一直都是国家的精锐部队,英勇的血性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近代与民国史上,广西人组成的军队创造了更多的战争奇迹,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现在,就来看看广西士兵在抗战史上,留下令人津津乐道的辉煌战绩。那就是在1939年日军“南宁攻略作战”之中,广西军民在距离南宁东北约50公里的重要关口昆仑关中大战中,几乎全部歼灭了日俄战争中一炮成名的日本“钢军”—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并且也击毙了第五师团21旅团的少将中村正雄。

广西军民凭什么力量战胜了日本的钢军,击毙了日本少将并为之立碑

这个中村正雄来头很大,乃日本赫赫有名的名将。他1892年出生在日本的石川县,早年就读于日本著名的军校预备中学——陆军幼年学校。可以看到,中村正雄在小的时候,就把当职业军人作为自己的梦想。

之后,中村正雄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与蒋介石算是校友,并且与1913年5月毕业,成为陆军少尉。由于才华杰出,去日本陆军大学深造。

要知道,日本陆军大学是培养日本精英军人的学校,目标就是培养高级军官。中村正雄能进这所学校,代表是日本器重的军事人才。之后,中村正雄在1920年11月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

当时的中村正雄还不到三十年,却能早早从一流的军事大学毕业,可以充分证明他能力杰出。中村正雄也不是只待在岛国的乡巴佬,曾经担任过法国、意大利使馆的武馆,也是见过世面喝过洋墨水。

广西军民凭什么力量战胜了日本的钢军,击毙了日本少将并为之立碑

而且,中村正雄一直都是很受日本军部器重。他的军事生涯可谓是一帆风顺,如连续担任步兵第18联队大队长、第12师团的参谋长等职务。在1939年,中村正雄升为陆军少将,担任第五师团第21旅团长。

陆军少将头衔,换在今天中国相当于副部级干部,也就是相当于中央部委局的副职,可谓是日本最高权力机构的人物。而且,第五师团乃是日军的甲种一流师团,甲种师团全国也就是十几个。而且,这个第五师团也是日俄战争中打败俄军的钢军。中村正雄能率领这一支精悍部队,可谓是日本军部器重的高级人才。

而且,当时中村正雄才48岁,日本一直讲究论资排辈,很少有五十岁就担任师团级干部。可以想象如果他不在昆仑关战役中死去,可能还会一路高升,成为日本最顶尖的军官,问鼎日本最高权力中心。

但所谓“魔高一丈,道更高一尺”。这个日本军界冉冉新星的中村正雄,在昆仑关战役中被广西士兵击毙,可充分证明广西士兵更加威风。我们看看,广西士兵凭什么力量,在势单力薄情况下,击毙了日本黄金甲的钢军第五师团,干掉了日本军部大佬呢?

广西军民凭什么力量战胜了日本的钢军,击毙了日本少将并为之立碑

第一,桂南战役的由来

我们先看看,让中村正雄被毙死的昆仑关战役的源来。在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中取胜的日本,凭借着岛国的地盘,却坐稳了东亚与远东地区霸主的地位。日本在1937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目标就是想一统东亚,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

在1939年,日本军部看到,这是因为抗战爆发之后,伴随着中国的东部与中部大片土地沦陷,重庆作为抗战时候国民政府的陪都,只能依赖西南边的越南与缅甸一带运输物质。为了切断中国西南两大补给线,也就是滇越铁路和滇缅铁路的物质补给线,必需占领与越南相邻的广西。

当时,日本作战部长富永恭次狂称发动桂南战役:“这是中国事变的最后一战。”这句话就表明了日军对发动桂南战役的决心。这里“中国事变”就是指侵华战争,“最后一战”就是表明通过这一场战役,把侵华战争结束。可以看到,当时日军就是想借助桂南会战,迅速占领广西,然后切断中国的运输路线,把中国抗战政府与军民都憋死,达到迅速占领中国的目的。

广西军民凭什么力量战胜了日本的钢军,击毙了日本少将并为之立碑

于是,在1939年11月16日日军率先攻占沿海的防城港地区,17日侵占钦州,24日占领南宁。在12月4日,日军以主力精锐第五师团攻占了昆仑关。第五师团在抗战时候也是日军陆军一流精锐部队,参加过侵华战争的平型关、太原、上海、台儿庄、广州等战役,并承担“出头鸟”一类的主攻任务。

昆仑关位于广西南宁市东北50公里的昆仑山和领兵山之间,也就是宾阳县城内。相传昆仑关建于秦汉时期,此关群山环绕、中通隘道、北高南低、地势险要,乃是广西南部通往桂林柳州中北部的咽喉之地,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也知道昆仑关战役胜败对于抗日的重要性。于是,蒋介石也下定了决心,调集二十多万兵力主攻昆仑关,目的就是收复昆仑关,借此收复南宁。

当时,担任主攻昆仑关,就是担任第三十八集团军第五军军长职务的杜聿明。第五军乃率属于蒋介石的中央军,乃蒋介石花血本打造的,抗战时候成立的第一个机械化部队。在第五军下辖第二00师(师长戴安澜)、荣誉第一师(师长、副军长郑洞国)、新编第二十二师(师长邱清泉)及军直属步兵补充团、辎重团。

广西军民凭什么力量战胜了日本的钢军,击毙了日本少将并为之立碑

虽然第五郡是中央军,却由于军部设置在全州县,再加上广西招了很多新兵。这也使这一支军队的下级军官与底层士兵大多是广西人。可以说,这是广西人组成的士兵与日军的对战,也是广西军民在国民党高级军官指挥下与日军的对战。

第二 广西人凭借着团结与英勇,取得战役胜利

我们在看看,昆仑关战役也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役。当时,日军为了守住昆仑关占地,在昆仑关关口与漫山遍野的山岭,都修筑了坚固的碉堡、战壕、掩体等作为据点式的堡垒工事。在昆仑关战役中初期参战兵力为三万多人,后期增加到了七万多人。当时,守住昆仑关不仅是日本精锐部队第五师,武器精良,再配上空军和海军舰队的配合,可谓是作战实力雄厚,气焰嚣张。

当时的广西人,就凭借着同仇敌忾的团结与英勇,战胜了气焰嚣张的日军侵略者。为了援助中国军队抗日,在昆仑关的山间驿道和田间径都是一群群当地民众,无论男女老少,都是挑着大米、蔬菜、鸡蛋、粽粑、甘蔗、茶水,到前线为爱国将士的伙食补给,亲自去慰问爱国将士。

当时,也有中国共产党党员为骨干组成的广西抗日学生军、南宁等地战工团和广西地方建设干校战地服务团的热血青年等等,也纷纷亲自奔赴昆仑关前沿阵地与日军后方,宣传发动广大群众一起抗日。同时,这些学生军也组织各种慰劳队或者运输队,配合国民党正规部队作战。

广西军民凭什么力量战胜了日本的钢军,击毙了日本少将并为之立碑

可以说,当时昆仑关中国军民抗日战斗热情高涨。广西民众对中国军队抗日支持,可以从“火牛阵”例子可以看出。在当时,国军第五军与日寇交战多日,牺牲了不少战士,胜利希望遥遥无期。于是,杜聿明就想到了一个战术,那就是“火牛阵”,需要一百多头牛。

但是,对于农民来说,牛乃农田犁地的工作,也是一家人最大的财产。当时,中国军队高官也觉得实施这一个战术需要老百姓割让自己的资产,是非常困难。可是,没想到,当地宾阳县的农民听到需要征集100多头牛用来攻打日军,纷纷表示主动表示愿意捐牛,给予大力支持。

而且,当一个捐的牛走到半路偷跑回家,牛主人听到了就与家人一起把牛抓回来,并且一起赶送到前线。最后,当地农民一共捐出180头牛用来打日寇,看着民众们的奉献,军长杜聿明也是感动不已。

为了不影响“火牛阵”战术的实施,当时宾阳县村长的乡长组织乡村青年等45人,冒着生命危险配合国军第五军的工兵。这一种配合工作是非常危险的,冒着敌军炸弹被炸死的风险与机枪扫射被牺牲的风险。但这些被征集的青年都是毫无畏惧,勇敢与第五军的将士一起并肩作战。

广西军民凭什么力量战胜了日本的钢军,击毙了日本少将并为之立碑

根据战后的不完全统计,当时仅昆仑关的宾阳地区为了支援抗日,先后有六万余名青壮劳动力与大批车辆投入支援活动,直接参军参战者300余人。其中,牺牲宝贵的生命大约为200余人。民众为了支援抗战,主动为官兵运输弹药无数次,运送伤员上万人次,代购军粮270万斤、捐献各种肉类2100余斤、耕牛数百头、生姜一万余斤、捐款2.5万元、捐粮315斤,这些都体现了广西的民众与官兵共同承担国难的伟大民族精神。

第三 军民合心,击毙了中村正雄

1939年12月18日拂晓,在杜聿明军长的指挥下,国民党第五军向驻扎在昆仑关敌军发起进攻,经过一番猛烈战斗、反复冲杀与短兵相接,终于在傍晚时候国军占领了昆仑关。

当时,坐镇南宁的日军第二十二军第五师团的团长今村津,听到昆仑关失守的消息之后,立即派遣大量飞机增援,派中村正雄率领精锐部队,妄想重新夺回昆仑关。

在12月20日上午10时,中村正雄率领第五师团支援昆仑关。当走到宾阳六塘的时候,遭遇到国军新编二十二师一个团的阻击,两天都不能动弹,处在进退两难之状况。这时候,日军出动多架飞机,轰炸国军夺取的阵地昆仑关。同时,也空投物资给增援的日军。但好在空投的物质,都被国军与当地民众截获,这使得增援的日军处在无粮无物资的尴尬状况。

广西军民凭什么力量战胜了日本的钢军,击毙了日本少将并为之立碑

当时,日军的少将中村正雄为了摆脱尴尬的境遇,率领700多人强行突围,秘密包抄山路从七塘向八塘的方向探索前进,遭遇到国军的袭击。只能在22日凌晨退到七塘北面的高地上,才暂时摆脱国军的追击。

中村正雄遭遇到第一次袭击,就是12月23日上午11时,走到七塘西北面约2公里,遇到国军发射的一枚子弹击伤,面部左颊上受伤。经过行军医做简单手术之后,又继续沿着乡村小路前行。

在12月24日下午,中村正雄在山地草坪上观察地形时候,原处的国军荣誉第一师第三团团长郑庭笈通过望远镜看到公路旁边草坪上有一个日本军官在讲话,就命令机关枪炮都射向这里。

郑庭笈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日本军官,就是中村正雄。由于郑庭笈的枪炮射击,使中村正雄率领的日军受到袭击。有的日军中弹死亡,有的逃跑,中村正雄也在当场中弹负伤。当时,子弹从中村正雄的左胸贯穿到腹部,部分肝脏也露在地上,血顿时倾泻而下。

广西军民凭什么力量战胜了日本的钢军,击毙了日本少将并为之立碑

当时,日军的医护人员送中村正雄到附近街道的房子(原为九塘小学,现在为九塘中学)里做手术与抢救。由于房屋的微弱光亮引起了附近村民的注意力,一些村民也报告给国军军官郑庭笈。郑庭笈在远处观察,估计屋子里是逃藏的日军,又命令炮兵向前开炮。

于是,当炮弹落到屋顶的时候,弄得四周都是瓦片与灰尘,硝烟弥散,这也使军医的手术受到阻碍。由于手术延长时间比较长,以及伤口感染。最终,侵华头子与沾满中国人鲜血的刽子手——中村正雄在1939年12月25日凌晨5时18分停止了呼吸,结束了罪恶可耻的一生。

第四 结尾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正是广西军民的齐心合力,与国民党军官配合,团结一致,共同打败了日俄战争中一战成名的第五师团,击毙了自称“杀遍天下无敌手”的中村正雄。

广西军民凭什么力量战胜了日本的钢军,击毙了日本少将并为之立碑

如中村正雄12月23日晚上在最后一篇战场的日记写道:

“帝国皇军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之所以在日俄战争获得钢军称号,那是因为我们的顽强战胜了俄国人的顽强。但是,在昆仑关,我应该承认,我遇到了一支比俄国更强的军队。”

中村正雄赞许的英勇顽强军队,乃杜聿明率领的国军第五军,下层官兵都来自广西。从作战过程可以看到,正是广西官兵与民众的齐心合力,才创造了比俄军更强大的战斗力,成为日军害怕的虎狼之师。

中村正雄被毙掉之后,削弱了驻守在昆仑关其余地方日军的士气。接下来,我军第五郡一直保持旺盛的战斗热情,在各地方民众的支援下,经过十二天的战斗,在1939年最后一天终于把昆仑关收复了。

在这一场昆仑关战役中,我军一共歼毙敌4000余人,造成了日军除了中村正雄少将之外,整个二十一旅团 85%以上的军官伤亡。为此,国军第五军也付出了伤亡一万人的代价。

广西军民凭什么力量战胜了日本的钢军,击毙了日本少将并为之立碑

1942年,杜聿明军长为昆仑关战役阵亡的第五军将士修建了墓园,撰写了四百多字的碑文。当记者前来采访的时候,杜聿明当时也说:

“这次抗战的胜利,各位在战场上都看到了,请如实宣传,用不着格外夸大。但有一点是需要着重宣传的,那就是要强调本军是民众的武力,民众是本军的父老。所以诸位要是记载这一次胜利,千万要带一笔,本军的胜利,其实也是民众的胜利。”

杜聿明军长总结,这一场战役是民众的胜利,也是对广西民众为抗战做出贡献的高度赞许与肯定。

当时,杜聿明也在昆仑关烈士墓为日军阵亡的少将中村正雄竖立了一块墓碑,上面写着:

“ 昆仑关战役阵亡日本第五师团少将中村正雄之墓。”

这一块墓碑也是日军侵略中国和可耻下场的历史见证。

广西军民凭什么力量战胜了日本的钢军,击毙了日本少将并为之立碑

中村正雄的墓碑

大概是中村正雄家属为中国人的齐心合力团结的精神感染。在建国后,中村正雄的三名家属千里迢迢来到了广西宾阳县的昆仑关,祭拜了此墓,并且对中国人民善待日本战犯的宽仁胸怀表示感激。

可以看到,广西人的英勇,自然创造了昆仑关战役胜利的辉煌,也使日本战犯家属深深愧疚。我们相信,广西人的英勇精神,不仅创造广西人能征善战的传奇,也必然会带给广西人更加美好的发展蓝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