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朝鲜战场第一位牺牲的高级将领,年仅34岁,牺牲20天儿子出生

名字是伴随着每个人一生的符号,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而每个名字背后的寓意都不一样,有些是来自于长辈的祝福,有些是为了纪念某件事某个人,有些是为了表现父辈的某种志向……

此外,每个年代的名字,都有着不同的风格,比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很多百姓都为儿子取名为“建国”、“建华”、“建军”,为女儿取名为“兰”、“英”等。

而在近现代史上,有一位爱国英雄,他的儿子名为“忆朝”,这个名字与他一生对祖国的贡献有着很大的渊源,背后是感人的爱国故事!

01

英雄的名字叫胡乾秀,在1916年出生湖北省阳新县,家中经济条件拮据,一家人在常年饱受剥削的环境下,赚取微薄的收入,勉强度日。

虽然,这样的生存环境使得胡乾秀从小吃了不少苦,但也磨砺了他的意志力,使得他能够在恶劣动荡的困局中积极寻找希望,拥有更好的生存能力。

12岁那年,在苦难的磨砺中成长的胡乾秀,早早成为了童子团少年先锋队中的一员,因表现积极,很快成为先锋队大队长。革命的道路风雨交加、生死是个未知数,但小小年纪的胡乾秀却没有畏惧,积极配合队伍宣传爱国思想,并在第二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成为第三师中的一名“红小鬼”,当时年仅13岁。

1931年,他长到了15岁,因早早参与爱国运动,积累下了一定的经验,被批准入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

他是朝鲜战场第一位牺牲的高级将领,年仅34岁,牺牲20天儿子出生

1934年,红军因力量薄弱,无法抗击国军一次又一次的围剿,被迫长征。组织将胡乾秀安排在后方开展游击战,这项任务也充满了艰险,胡乾秀在湘鄂赣地区经过3年艰苦卓越的战斗,经受住了种种考验,为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胡乾秀经过组织的安排,在新四军一支队中担任排长。第二年,这支队伍被改编为新四军第1支队1团,他则奉命担任司务长、连长。

02

在抗日战争中,他带着坚定的救国信念,跟随队伍南征北战,面对敌人魄力十足,毫不畏惧,勇于冲锋陷阵、出生入死,立下累累战功。

解放战争时期,他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四团团长,参加了淮海、渡江等著名战役,其部队是我军取得全面胜利的一股中坚力量。

他是朝鲜战场第一位牺牲的高级将领,年仅34岁,牺牲20天儿子出生

建国后,这位奋发图强的猛将,于1950年到南京军政大学学习。毫无疑问,如果胡乾秀能够继续发展下来,定会在未来的道路上,取得更卓越的成就,可惜他最终为了保家卫国,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

也是他在南京军政学习的这一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党很认可他的能力,派他赴朝参战。对此,他毫无怨言,并在朝鲜战场上英勇抗敌,为了民族利益,不顾自己的安危。而在第二次战役中,胡乾秀所率领的20军和友军在长津湖抗击美军,敌方的这支队伍是王牌军陆战第1师,加上军备远远领先,火力威猛。

他是朝鲜战场第一位牺牲的高级将领,年仅34岁,牺牲20天儿子出生

胡乾秀的队伍因物资匮乏,当时还在冰天雪地里穿着单薄的衣裳,且严重缺乏粮食,这支志愿军在连降大雪的天气里挨饿受冻,作战条件异常艰苦。胡乾秀依靠顽强的意志力,坚决指挥作战,带领172团和174团2营在11月27日行军至长津湖。

03

11月28日,他们歼敌800多人;11月30日突破敌人前沿阵地,击溃敌军;12月8日凌晨,胡乾秀率队抵达荒草岭作战,经过奋勇抗战,夺回了1304高地,173团和174团4个连的战士们在雪地中冻坏了手脚,但他们都没有退缩,严守阵地,前后击退敌人发起的数十次猛烈进攻。

他是朝鲜战场第一位牺牲的高级将领,年仅34岁,牺牲20天儿子出生

为开展作战计划,胡乾秀将指挥所安排在黄草岭西南的一个地窖中,他的行动为美军察觉,因此受到了疯狂轰炸,174团政的所有指挥所人员均壮烈牺牲,胡乾秀则被炸伤了大腿。原本他可以活着回祖国,但因环境恶劣,药品不足,他因动脉大出血无力抢救而牺牲。

胡乾秀牺牲时年仅34岁,而20天后,他的第3个儿子出生,为保家卫国,父子俩擦肩而过,未及谋面便阴阳两隔,令人悲痛。为纪念他,妻子为这个孩子取名为“忆朝”。

这个名字寓意深重,那是英雄无私奉献精神的感人标记与光辉印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