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种类,棕色脂肪比例是关键指标

大家都知道,肥胖会导致代谢紊乱,增加罹患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但是,人们或许想不到,健康的胖子,的确是1种真实的存在。最近20多年来,科学研究发现,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脂肪种类,棕色脂肪的比例是关键指标。最新的研究发现,棕色脂肪不仅有利于燃烧能量,而且,还可以帮助机体预防多种慢性疾病。那么,棕色脂肪是何方神圣?怎样知道自己体内的棕色脂肪含量呢?有什么办法增加棕色脂肪的比例吗?咱们现在就来为大家解疑释惑。

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种类,棕色脂肪比例是关键指标

先从基础信息说起。咱们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身体内的脂肪细胞,分为3种类型,白色、米色、棕色。白色脂肪细胞,具有较大的脂滴,周围是少量的细胞质,细胞核分散。棕色脂肪细胞,呈多角形,具有多个小脂滴,细胞核集中。米色脂肪细胞,则位于白色脂肪组织中,但是,在特定的刺激条件下,会获得棕色脂肪那样的表型。白色脂肪细胞,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能量。棕色脂肪细胞,富含线粒体,可以在体温下降的时候,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种类,棕色脂肪比例是关键指标

以往,科学界曾经认为,棕色脂肪只存在于婴儿时期,主要作用是参与体温调节。但是,2009年时,大家的观点开始转变。当时,有学者通过小规模的研究发现,成年人的颈部和肩部,存在着活跃的棕色脂肪,年龄较小、身体质量指数BMI较低、女性,或者经常处于较冷的环境、葡萄糖的水平降低等,都是棕色脂肪活跃的相关因素,成年人的棕色脂肪组织,可以在寒冷的时候,燃烧热量,维持体温。

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种类,棕色脂肪比例是关键指标

学术界对于棕色脂肪的重视,始于2014年。当时,德国学者通过特异性表面标记技术发现,促胰液素激活的棕色脂肪组织,可以通过进食产生热量的过程,对饱腹感进行调控。具体过程,是下丘脑的温度感受器,接受棕色脂肪的信息,引起厌食类神经肽的表达,产生饱腹感。学者们认为,既然棕色脂肪能够通过大脑神经通路调节摄食行为,那么,就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开发终极减肥方法。

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种类,棕色脂肪比例是关键指标

2021年1月,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自然》系列的《医学》分册上发表了1篇论文。通过分析52487名参与者的13万次PET-CT扫描记录后发现,近10%的人存在棕色脂肪,这些脂肪主要分布在颈部和锁骨上方,其中,具有棕色脂肪的女性占比为13.8%,男性占比为4.9%。研究发现,具有棕色脂肪的人,慢性疾病的发病率较低,比如,患2型糖尿病的比例为4.6%,胆固醇异常的比例为18.9%,而没有棕色脂肪的人,患2型糖尿病及胆固醇异常的比例,分别是9.5%与22.2%。

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种类,棕色脂肪比例是关键指标

研究发现,棕色脂肪可以减少肥胖对健康的负面影响,换句话说,代谢健康性的胖子,的确是存在的。虽然肥胖会导致棕色脂肪功能下降,但是,棕色脂肪的存在,仍然可以减少白色脂肪的不利影响。目前,对于棕色脂肪改善健康的机制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学者们认为,可能原因是棕色脂肪的存在,影响白色脂肪分布,减少了内脏或皮下脂肪的相对含量,同时,棕色脂肪消耗能量,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此外,棕色脂肪可能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可以向靶器官传递激素信号,从而控制血压。

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种类,棕色脂肪比例是关键指标

由于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的饱和脂肪酸及水含量不同,而且,棕色脂肪毛细血管密集,具有丰富的血液及氧气供应,同时,富含线粒体,因此,利用这些生理特性,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方法定位棕色脂肪,并且估测棕色脂肪含量及活性。近年来,科学家也在积极寻找可靠方法,将白色脂肪转化为棕色脂肪。哥伦比亚大学与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学者,已经开发了1种皮肤微针,将药物包裹在纳米颗粒中,在小鼠实验中,成功地提升了新陈代谢水平,这种技术有望成为终极的减肥方法,并且在2型糖尿病预防和治疗中发挥作用。也许在未来的某1天,咱们会到医院向大夫求助,使用几张微针贴片,就可以将身体内的多余白色脂肪转化为棕色脂肪,减肥、抗冻、预防糖尿病,一举多得,真棒。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快报、细节、提醒、释疑、观察、观点、史话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