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占领我们购物车的克莱因蓝,竟是色彩界的老网红

很多关注过苹果新品发布的读者都会记得,iPhone12发布后,引起最大争议的竟然是手机的颜色。“iPhone12蓝色被嘲丑出新高度”“蓝色真机测评实丑”“没有人比苹果更懂环保”……一时间,吐槽的声音甚至冲上热搜第一。

被网友夸赞了数十年的苹果设计师或许怎么都不会想到,风靡了半个多世纪的克莱因蓝竟然会在自家产品上翻车。而更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仅仅一年,克莱因蓝又在全球开启了真香模式。

占领我们购物车的克莱因蓝,竟是色彩界的老网红

时尚大牌纷纷推出克莱因蓝单品

先是Off-White、LV、YSL等大牌在内的时尚品牌纷纷推出了克莱因蓝单品,然后是明星站台:蔡徐坤的克莱因蓝封面专辑、黄子韬的克莱因蓝发色、秦岚的克莱因蓝内搭套装,再到李沁的克莱因蓝亮片礼服等。

随着“谁穿谁先美”,“一蓝遮百丑”等口号的流出,克莱因蓝终于迅速占领了广大女孩儿们的购物车。

可很多读者不知道的是,这抹看起来被很多人争议为“高级又显白”和“抹布能成精”的“世间最蓝的蓝”,其实根本就不是没有故事的“天真”蓝。

1

在时尚界爆火的克莱因蓝,到底是什么蓝?

“International Klein Blue”(IKB),是世界上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拥有专利的颜色,RGB比值0:47:167,被誉为世界上最纯粹最难搭配的蓝,也是“理想之蓝”、“绝对之蓝”。在2006年艺术品拍卖中,《IKB 92》更是拍出了17656796美元的天价。

占领我们购物车的克莱因蓝,竟是色彩界的老网红

大杀四方的克莱因蓝

克莱茵蓝到底有何不同,能够在蓝色海洋大杀四方?一切还要从艺术家伊夫·克莱因说起。

克莱因出生于1928年,父母都是画家,因为二者专注的都是形象艺术和抽象艺术,克莱因很早就表现出了他对线条的排斥和对色彩的控制意识。

1955年,克莱因用单色画《橙色》报名沙龙展出,却遭到了拒绝。评委给出的理由是:“这副作品,真的是不太够。如果您能接受至少添上一小道,或者哪怕是一点点别的颜色,我们也说不定会同意展出。但是如果光是一种颜色,不行,不可能的……”

占领我们购物车的克莱因蓝,竟是色彩界的老网红

伊夫·克莱因与克莱因蓝

但克莱因岂能就此屈服,在和化学家合作一年后,克莱因蓝横空出世,而他也开始了用绝对之蓝色征战四方的艺术之旅。1957年,克莱因蓝首次亮相,8幅同样大小、涂满蓝色的作品在米兰画展显得尤为夺人眼球。它们没有框架,没有边缘,可以让人们毫无保留地沉浸在无限、明亮、蓝色的精神世界中。

“意大利的卡夫卡”迪诺·布扎蒂为他在报纸上撰文歌颂,已经跻身于大师行列的冯塔那也对他的画作进行收购,这更是让克莱因的声誉更上一层。同年,在巴黎画廊展出的同样蓝色单色作品时,他还在开幕式上放飞了1001个蓝气球,这标志着他“蓝色时期”的正式开始。

占领我们购物车的克莱因蓝,竟是色彩界的老网红

想象一下这些都是“克莱因蓝”气球

看过《爱,死亡和机器人》的读者,都会对其中的齐马蓝印象深刻。开始齐马蓝只是画面中的一个小方块,但随着艺术家身体的不断改造,他深入极地,脚踏熔岩,历遍宇宙,最终将行星轨道都染成了蓝色。

至于为什么是蓝色,这一灵感来源也与伊夫·克莱因有关。在原著小说《齐马蓝》中,齐马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总有那么一些东西是关于蓝色的。一千年前,伊夫·克莱因就说过:蓝色是色彩的本质,代表其他所有颜色的颜色。”

占领我们购物车的克莱因蓝,竟是色彩界的老网红

克莱因在女性身体上涂抹克莱因蓝作画

作为波普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伊夫·克莱因与安迪·沃霍尔、杜尚和博伊斯并称为20世纪后半叶对世界艺术贡献最大的四位艺术家。在《克莱因与克莱因蓝》中,我们就能直观领略到他只专注于一种颜色的极致魅力。

《克莱因与克莱因蓝》

占领我们购物车的克莱因蓝,竟是色彩界的老网红

因为对“虚空”的关注,克莱因不但用火焰、雨水、风等各种全新的方式作画,更为画布、地球仪、树枝、画廊地板甚至人体也涂上蓝色。直到1962年,他因心脏病去世,进入到了他一直向往的无形虚空之境,他与蓝色的缘分才看似结束,却又以另一种形式刚刚开始。

2

遨游在那片深邃的蓝海之中

自古以来,蓝色都被赋予了很多的文化含义,悲伤、忧郁、平静,在古埃及、古印度和北非的图阿雷格部落,蓝色和蓝色物品甚至都有着特殊地位,这也与蓝色色系的来之不易有关。

在早期岩画中,我们可以窥见红色、黑色、褐色以及不同的赭石颜料,但不会有蓝色、绿色、白色。等到人类掌握最初的染色技术,也是先学会的染红和染黄,很久之后才学会染蓝。

在《色彩列传:蓝色》中,就展现了古人是如何制造人工蓝色颜料,并将它运用在雕塑、绘画和瓷砖中的。自蓝色成为潮流和贵族的颜色后,蓝色地位与其经济价值也发生了本质变化。

《色彩列传:蓝色》

占领我们购物车的克莱因蓝,竟是色彩界的老网红

而蓝色中最常见的,就是靛蓝、群青和普鲁士蓝。在“绝对之蓝”克莱茵蓝面前,《色彩的秘密生活》中又记载了哪些蓝色故事和传奇呢?

《色彩的秘密生活》

占领我们购物车的克莱因蓝,竟是色彩界的老网红

在中世纪以前,蓝色有过一段漫长的被轻视的时期,在一项关于13世纪前基督教作家使用色彩词汇的调查中显示,蓝色是被最少使用的色彩词汇,出场率仅有1%。可随着著名的墨水蓝窗户的出现,玛丽亚也与群青开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群青由天青石制成,是人们梦寐以求了几个世纪的颜料。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画家、《艺匠手册》的作者琴尼诺·琴尼尼曾力赞群青:“卓越、美丽、完美无瑕,力压其他一切颜色。它的品质无可挑剔,也无法被超越。”

还有与群青拥有诸多共性的靛蓝,《色彩的秘密生活》中就写道:“当颜料商和画家辛苦地研磨和揉制群青时,染工们则裸着上半身搅拌着令人作呕的靛蓝缸。两种颜料的价格刺激了一波又一波的欲望和需求的高潮,这样的欲望和需求直到19世纪合成染料的问世才平息。”

占领我们购物车的克莱因蓝,竟是色彩界的老网红

《神奈川冲浪里》中的蓝色巨浪也被看作是“普鲁士蓝”的经典之作

同样深受艺术家与工业文明喜爱的,还有普鲁士蓝。作为毕加索某一时期最喜爱的颜色,普鲁士蓝也被广泛应用在墙纸、墙漆和纺织染料上。不过普鲁士蓝的产生也是源于一次意外,它发生在油漆工人和炼金术士炼制的胭脂虫红色淀中,因为加入了掺杂着动物油的碳酸钾而诞生了我们现在所谓的普鲁士蓝。

蓝色作为一个有魔力的词,呈现的是冷静、平和、不引起震惊也不进行反抗的颜色。它不像热烈的红,也不像稳重或哀恸的黑,但正是这种中立性,让它成为了冷静与和平之蓝,并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与时尚领域。

3

克莱茵蓝们走进大众生活

瓦西里·康定斯基曾在《论艺术中的精神》说过:我们的出发点是研究颜色及其对人的影响。所以在他经典的色块风格创作中,我们都能感受到色彩搭配的装饰感与时尚感。

这也表明颜色不但可以构成图像,更具有强烈的精神指向。而克莱茵蓝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与环境色在视觉上的强烈冲突,让主体之物能够格外体现出自我存在意识,这也让它在时尚与艺术界风靡了半个多世纪。

占领我们购物车的克莱因蓝,竟是色彩界的老网红

克莱因蓝走进家居装潢

2007年,为了纪念克莱因蓝诞生50周年,一系列克莱因单品掀起了一场场的克莱因蓝风暴。它不但捕获了Dior、Givenchy、Burberry等一众大牌的心,更闯入汽车行业,令mini cooper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克莱因蓝的家族成员。不久之后,它更是出现在家居装潢、平面设计等不同领域之中。

随着艺术跨界的不断延展,近年来,不只是克莱茵蓝,莫兰迪色系、提香红、莫奈灰等名词也都纷纷出现在观众视野。这些以艺术家名字命名的颜色为何如此让大众痴迷?

一方面应该确实因为它们所呈现的最直接的视觉语言,是优秀艺术家风格和情感的结晶;而另一方面,或许是出于消费者内在的精神需求,当他们在穿戴或使用那一颜色时,表现的不仅是他们对世界的态度和感知,其间还有着千百年来优秀艺术文化的传承。

继续阅读